在更加開放中發揮後發優勢
發稿時間:2023-11-13 20:43:51 作者:樊綱
10月28-29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日報社、中國公共外交協會(hui) 聯合主辦的“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國與(yu) 世界——第89次kaiyun官方地址國際論壇”在海口舉(ju) 辦。在全體(ti) 大會(hui) “高水平開放與(yu) 構建高水平市場經濟體(ti) 製”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演講。以下為(wei) 發言主要內(nei) 容。
我們(men) 的主題是改革與(yu) 開放,在海南自貿港也涉及到開放。剛才諸位講了很多關(guan) 於(yu) 開放的話題,從(cong) 不同的視角講。我選擇另外的視角,用發展經濟學的理論看看這些年我們(men) 的發展,為(wei) 什麽(me) 得益於(yu) 開放,我們(men) 今後的發展為(wei) 什麽(me) 仍然會(hui) 得益於(yu) 更高水平的開放。
發展經濟學是研究落後國家的經濟增長的理論,“發展”這個(ge) 詞,在英文的語言環境當中,指的是落後國家的發展。落後國家發展是多麽(me) 的艱難,落後國家的特點是沒有高級的增長要素,沒有資本、沒有技術、沒有熟練的勞動力,沒有好的教育,再加上經濟體(ti) 製、管理體(ti) 製有很多缺陷,我們(men) 有的隻是一些初級要素,自然資源、礦產(chan) 或者是工資水平很低的勞動力。怎麽(me) 發展?要想發展,第一,是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要素,第二,是想方設法能夠培養(yang) 更多的高級要素。
因此,就必須發揮兩(liang) 個(ge) 我們(men) 稱作發展經濟學的相對優(you) 勢,一個(ge) 是所謂的比較優(you) 勢。比較優(you) 勢是在沒有高級要素的情況下,隻利用初級要素,讓初級要素發揮出它的比較優(you) 勢,在某些領域、某些產(chan) 業(ye) 可以降低成本獲得利益,比如說我們(men) 有廉價(jia) 勞動力就多發展勞動密集型,把它利用起來,產(chan) 生一些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可以得到初步的發展。這就是我國初期開放的一個(ge) 重要因素,通過貿易、引進外資發展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但是,這個(ge) 比較要素到了一定的時候,特別是到了經濟增長、收入有所提高時,到了所謂的中等水平時,這個(ge) 優(you) 勢就會(hui) 衰減,甚至會(hui) 逐步消失,最近這些年我們(men) 中國出現勞動力成本開始提升了。當工資勞動成本上升到比他們(men) 的勞動成本高時,比較優(you) 勢就衰減了。有些學者和重視比較優(you) 勢,反複強調比較優(you) 勢有多麽(me) 重要,比較優(you) 勢在最初相對來說重要一點,隨著經濟的增長,這個(ge) 相對優(you) 勢相對消失了。這個(ge) 時候落後國家怎麽(me) 才能繼續增長,取決(jue) 於(yu) 能不能盡快獲得一些優(you) 質的要素,包括加強教育、發展科研、搞基礎設施等等。這些落後國家都在做,但是,這個(ge) 時候仍然不足以使你獲得更多的更好的優(you) 質要素,保證持續的增長。
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就要關(guan) 注另一個(ge) 相對優(you) 勢叫做後發優(you) 勢。落後怎麽(me) 能成為(wei) 一個(ge) 相對優(you) 勢呢,可以通過學習(xi) 引進消化吸收,減少節約研發成本,可以通過更快的速度、在更廣的範圍內(nei) 通過技術轉讓、知識的轉移。現在一個(ge) 新的重要的基礎理論是新發展經濟學裏的一個(ge) 概念——知識外溢,傳(chuan) 導到這裏,可以獲得更多自身所缺乏的優(you) 質要素,特別是知識、技術、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等,這些是落後國家最缺乏的。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說如果隻有最初的優(you) 勢,沒有獲得後來新的要素,增長可能會(hui) 停滯。我們(men) 這些年強調,從(cong) 一開始,包括發揮比較優(you) 勢時,我們(men) 引進勞動力密集型企業(ye) ,本身也有技術轉移,我們(men) 引進紡織業(ye) 那些技術設備,那不是兩(liang) 百年前重新搞的,是經過兩(liang) 百年的發展,發達國家已經發展起來的技術設備。然後一步一步的,通過不斷學習(xi) 、掌握,在交流、學習(xi) 、引進中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我們(men) 的高級要素就成長起來。一個(ge) 一個(ge) 的產(chan) 業(ye) 能夠接近前沿,我們(men) 可以實現快速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得我們(men) 接近前沿的速度加快,這就是中國這幾十年發生的事情。反過來也是東(dong) 亞(ya) 一些國家的發展,不僅(jin) 是最開始的比較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怎麽(me) 發揮後發優(you) 勢。
這裏麵有很多渠道,包括引進外資,外資不僅(jin) 帶來了資本,來帶來了大量的知識和技術,包括管理的技術,留學、科學家的交流也好,通過貿易、投資學到了很多做生意的辦法,學到了各種法律的支持、各種製度的建設。這些就是中國這些年通過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才能得益於(yu) 後發優(you) 勢,才能得益於(yu) 知識的轉移、技術的轉讓,技術的擴散。然後,到了新階段,就是要逐步發展自身的研發能力,包括投資、教育能力等,逐步的發展起來。
這是怎麽(me)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是,當我們(men) 逐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時,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大國,引發了新型大國另一個(ge) 陷阱,就是修昔底德陷阱,引發了地緣衝(chong) 突,引發了大國博弈、大國競爭(zheng) 。這個(ge) 時候出現了什麽(me) 情況,想想美國的遏製措施,脫鉤、斷供、停止交流、留學生受限等一係列的舉(ju) 措,針對的是什麽(me) 呢?針對的不是比較優(you) 勢,勞動密集型不在競爭(zheng) 的範圍裏,針對的都是後發優(you) 勢,美國的這種遏製,而且不是用市場的辦法、行政手段的遏製提醒我們(men) 後發優(you) 勢多麽(me) 重要,學習(xi) 引進消化吸收多重要,一切手段都是卡斷知識外溢的手段。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進一步看到了開放的重要性,開放對於(yu) 發展的重要性,這可能是中國的發展能夠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後國家能夠提供的發展的經驗非常重要的一條。
怎麽(me) 辦?一方麵,我們(men) 要加大自我研發,因為(wei) 斷供、脫鉤,導致一些卡脖子的技術,需要我們(men) 自己研發,解決(jue) 瓶頸問題。當然,還要加強自主創新的力度,確實,遏製也激發了我們(men) 自主創新的活力。但是,要注意到一個(ge) 問題,盡管我們(men) 要自主研發,這是大家希望的事情,也是最終能夠成長為(wei) 發達國家的希望,但在這個(ge) 階段,當我們(men) 還是一個(ge) 落後國家時,自主研發不是最優(you) 選擇,是在新的地緣政治環境博弈下不得不采取的最優(you) 選擇,但是整個(ge) 發展的階段,比起後發優(you) 勢可能才是次優(you) 選擇,因為(wei) 成本更高、難度更大、時間更長。
這種最優(you) 選擇可能帶來的一個(ge) 結果是成本高,難度比較大,過去我們(men) 成本比較低,後發優(you) 勢是能夠享受獲得知識和技術的過程中,通過學習(xi) 引進、消化吸收成本更低,現在可能成本更高。第一,增長率就會(hui) 有所下降,第二,會(hui) 看到一些成本現象,比如說,我們(men) 這幾年議論的所謂科技爛尾樓的事情,這都是成本提升的一種表象。在這種情況下怎麽(me) 辦?盡管現在我們(men) 說中國一些領域,包括AI、新能源技術等某些領域裏有領先的地位,但是,絕大多數的產(chan) 業(ye) 都是相對落後的,這個(ge) 落後的程度可能逐步在改進,我們(men) 經常問一些專(zhuan) 家,你這個(ge) 產(chan) 業(ye) 離最先進的國家大概處在什麽(me) 位置,通常給我們(men) 的回答,前些年是50%、60%,最近這些年增長比較快,現在大概是60%-70%,甚至有一些是80%,多數產(chan) 業(ye) 的情況下,我們(men) 要繼續開放,繼續更大程度的開放,向更多的人開放,向更多的企業(ye) 開放.通過這種開放,我們(men) 向所有的人學習(xi) ,而且知識的擴散,不是直接的一個(ge) 路徑,可能通過其他的一些市場的路徑,也可以學習(xi) 到新的知識、新的路徑。
所以,不能封閉自己,不能因為(wei) 遏製就封閉自己,相反我們(men) 要更加開放。就像華為(wei) 說的,我們(men) 要向所有比我們(men) 先進的人學習(xi) ,不要被一些情緒所幹擾。正是在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現在研究進一步的開放,包括最近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對所有的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已經取消產(chan) 權比例限製等,自貿區、自貿港等建設,都是使得我們(men) 更加開放,繼續在開放的過程中發揮後發優(you) 勢,使得增長依靠更多的高級要素,包括人力資本、創新能力、製度結構、管理模式等,能夠使中國持續的增長,做好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再有10年、20年、30年持續的正常增長,我們(men) 將在世界上會(hui) 處於(yu) 不同的位置。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