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文精神

文章

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看世界格局轉變
—— 訪德國不萊梅大學教授沃爾夫拉姆·埃爾斯納

發稿時間:2023-11-01 14:46:39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   作者:王婀娜

  近年來,有關(guan) “東(dong) 升西降”的討論在西方學界愈加熱烈。德國不萊梅大學經濟學教授沃爾夫拉姆·埃爾斯納(Wolfram Elsner)在其新書(shu) 《中國與(yu) 西方——東(dong) 升西降:從(cong) 古老的中國到現在的衝(chong) 突》中論述了這一格局出現的原因,並表明這一新的格局將會(hui) 持續多年。筆者基於(yu) 書(shu) 中對古代絲(si) 綢之路和延綿至今的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研讀,圍繞中國的複興(xing) 、世界格局的轉變等話題采訪了埃爾斯納。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複興(xing) 之路

  王婀娜:目前西方學界有很多學者都在討論“東(dong) 升西降”的原因,您是否也有這樣的思考?您認為(wei)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複興(xing) 的原因何在?

  埃爾斯納:中國的複興(xing) 絕非偶然,而是全國性的力量動員能力和社會(hui) 穩定的必然結果。中國從(cong) 薄弱的基礎開始,逐步擺脫了對西方的依賴,這樣的進步是驚人的。曆史上的中國,曾以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先進的生產(chan) 技術和科學知識聞名於(yu) 世,幾千年後的中國再次達到了文明新高度。那些典型的依賴西方的國家,始終扮演著西方生產(chan) 外包的“老工業(ye) 區”,以及原材料庫和西方垃圾場的角色,對於(yu) 他們(men) 而言,由此產(chan) 生的結構上的依賴問題可能永遠無法解決(jue) 。盡管在過去近兩(liang) 個(ge) 世紀的曆史裏,中國也曾經曆了世所罕見的苦難,但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最終走上了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這是因為(wei) 中國人擁有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自主發展的渴望和信心,這是由中國人所具有的變革能力和創造性決(jue) 定的。

  王婀娜:在您看來,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反應過於(yu) 猛烈和激進的原因何在?

  埃爾斯納: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崛起的反應遠不及今天這般猛烈和激進。那時西方國家還幻想根據“華盛頓共識”,通過全麵的“自由化”將中國作為(wei) 西方擴展的工作台和“垃圾桶”對中國進行控製。但是,中國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xi) 和國力提升,打破了西方的幻想,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成功實現了經濟的追趕和國家的崛起,因此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的反應才變得如此猛烈和激進。

  王婀娜: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仍在持續,並且表現出了更多的韌性。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埃爾斯納:中國取得諸多成就的關(guan) 鍵在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擁有強大的應對危機的執政能力,中國社會(hui) 發展所展現出的穩定性和可調整性,以及中國所擁有的眾(zhong) 多國際技術、國際標準對社會(hui) 福利所產(chan) 生的杠杆作用。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實現了生產(chan) 力大幅提升、經濟飛速發展。中國的這條道路是一種新型的、不以歐洲為(wei) 中心而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的路徑,並逐步將生產(chan) 力提高到先進資本主義(yi) 國家的水平,而且不屈服於(yu) 新自由主義(yi) 的統治製度。

  世界格局的新轉折點

  王婀娜:您的新書(shu) 中提到了一個(ge) 觀點:世界史呈現給我們(men) 的是一個(ge) 長期性的大陸文明的增長周期,是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一部興(xing) 衰史。在您看來,世界格局是由哪些特定的地緣結構所構成的?

  埃爾斯納:過去的二三十年間,有關(guan) 國家“崛起”“衰落”或“失敗”的話題在文獻中出現的比例越來越高。無論是曆史學還是人類學,以及在全球曆史“世界體(ti) 係論”中,國家在曆史的長河中都經曆了長期的、大規模的興(xing) 衰過程。大陸板塊上的各個(ge) 民族和國家在如下方麵表現出特定的格局:物理學條件,即地理和氣候條件;族群;空間和聚落結構;社會(hui) 結構,經濟形式和經濟結構;社會(hui) 行為(wei) 和他們(men) 的日常意識;技術,尤其是軍(jun) 事技術及其相關(guan) 技術以及政治權力和暴力結構(政治領導結構、國家行政形式、軍(jun) 隊的重要性等)。

  這種“格局”通常是係統性的,因為(wei) 它們(men) 不能隨意組合。相應的因素特征通過正反饋和相互作用會(hui) 在更長的階段內(nei) 產(chan) 生相互影響。例如,在中國的曆史上,農(nong) 民從(cong) 來都不是奴隸或農(nong) 奴,也從(cong) 來不是“商品”,是作為(wei) 人而存在的。事實上,中國一直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早期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農(nong) 業(ye) 大國,其大規模灌溉係統(“水利”)得以高度發展。中國用相對較小的耕地麵積養(yang) 活相對較多的人口,這個(ge) 比例幾乎是美國不可比擬的。這也為(wei) 中國帶來了早期的集體(ti) 意識、合作文化和技術進步。此外,中國儒家哲學思想非常重視“整體(ti) ”、社會(hui) 平衡和社會(hui) 和諧。正是基於(yu) 此,中國即便在漢朝時期已經擁有遠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的船隊,但並未對異族發動殲滅性戰爭(zheng) 。

  王婀娜:您認為(wei) 霸權興(xing) 衰的原因何在?世界格局在21世紀的新轉折點是怎樣的?

  埃爾斯納:曆史學家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利用1500—2000年間霸權的興(xing) 衰證明了,經濟和軍(jun) 事中的典型因素最初會(hui)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產(chan) 生協同效果,加速霸權的形成,但隨著霸權的出現,同樣的安全成本會(hui) 呈現內(nei) 在增長的趨勢,以至於(yu) 每個(ge) 霸權最終都會(hui) 因“過度擴張”並耗盡精力,最後不得不衰落。21世紀的新轉折點體(ti) 現在:人們(men) 對“中國和美國—東(dong) 升西降”的感知。無論是從(cong) 美國的衰落表象來看,抑或是從(cong) 曆史上興(xing) 衰格局的發展過程來看,都是這一感知出現的原因和背景。

  王婀娜:21世紀美國表現出的日益衰落的症狀主要體(ti) 現在哪些方麵?

  埃爾斯納:美國經濟學家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將國家的“失敗”歸咎於(yu) “非包容性的”或“排他性的”(“榨取式”或剝削性)社會(hui) 製度。美國衰落的症狀主要表現在,第一,經濟計劃不穩定,氣候救援計劃無法落地。第二,充滿暴力與(yu) 恐懼的議會(hui) 製已處於(yu) 臨(lin) 界點。第三,美國國家機器的功能失調,“企業(ye) 富豪”代表著美國1%的人口,他們(men) 卻擁有美國43%的金融財富,且每年賺取20%的生產(chan) 總值。第四,美國的軍(jun) 國主義(yi) 和軍(jun) 事活動外強內(nei) 軟。第五,美國社會(hui) 存在嚴(yan) 重的內(nei) 部問題,但卻向美國以外的國家訴諸武力。

  “舊曆史常態的新形式”

  王婀娜:您在新書(shu) 中提到這樣一個(ge) 觀點:中國重返世界第一是舊曆史常態的新形式。在您眼中,中國的“舊常態”是怎樣的?

  埃爾斯納:中國的國家、民族、社會(hui) 和經濟的特點是它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在過去五千多年的時間裏,中國經曆了許多朝代和幾個(ge) 由漢民族之外的民族統治的曆史階段,也經曆過分裂和統一,此後,形成了一個(ge) 以多民族為(wei) 特征的“中華民族”,它擁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且注重道德觀念。古老的中國成為(wei) 世界中心的原因在於(yu) 如下幾個(ge) 曆史文化特征。

  第一,中國是一個(ge) 多民族國家。這裏應該解釋一下“民族”“少數民族”和“中華民族”的概念。在今天的中國,有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省級自治地位,大多數采取的是地方自治形式,也就是為(wei) 少數民族代表設立政治—行政職位和其他特定權利。中國官方的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被聯合國相關(guan) 機構譽為(wei) 典範。今天中國的身份,恰恰是一個(ge) 多民族國家。第二,漢字是中華民族認同的穩定器和締造者。漢字作為(wei) 一種“標誌性”字體(ti) ,也是“人類創造的最複雜的形式係統”和“中國文化的獨有特點”。第三,中國政治哲學話語的發展。文化的發展絕不是一個(ge) 單調上升的過程,儒家思想也並非始終占主導地位,其對國家和朝代政治哲學的影響也並非始終如一。第四,中國的科技進步。古代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麵的全麵發展比歐洲早了幾個(ge) 世紀,在鐵犁的發明、十進製係統、運輸通道等方麵,中國領先西方2000多年。第五,造船和導航技術作為(wei) 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領域,使得中國領先於(yu) 世界其他地區數百年。第六,沒有殖民主義(yi) 。中國的國際關(guan) 係史表現出來的一個(ge) 現象是,明代鄭和帶領船隊進行的遠征與(yu) 歐洲殖民者的剝削式遠征存在本質區別。

  王婀娜:我們(men) 該如何理解您所說的“舊曆史常態的新形式”呢?

  埃爾斯納:美國將這種“新常態”視為(wei) 所謂的“對國家安全的生存威脅”,從(cong) 曆史的角度來看是完全錯誤的。這同樣適用於(yu) 指責中國是一個(ge) “修正主義(yi) ”大國,因為(wei) 中國對其“永遠有效”和據稱“以規則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提出了質疑,但這種指責卻無法阻擋曆史的車輪。這種指責不僅(jin) 是荒謬的,也是可笑的。這隻是美國從(cong) 權力和統治幻想的角度來思考,認為(wei) 人們(men) 之間存在所謂的“生存鬥爭(zheng) ”,其背後隱藏的實際上是對衰落的未知和恐懼。

  在這樣的“舊曆史常態的新形式”背景下,我們(men) 看到今天的中國實現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中國在全球環境和衛生係統、發展援助和國際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麵已經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的複興(xing) 勢不可當

  王婀娜:在您看來,目前世界各國是如何看待中國的複興(xing) 的?西方社會(hui) 扭曲報道中國的深層原因何在?

  埃爾斯納:目前我們(men) 正處在邁向21世紀的第三個(ge) 十年的旅途中,處在一場日趨加劇的經濟、政治、媒體(ti) 和意識形態的混合戰爭(zheng) 中。但是,曆史經驗告訴我們(men) ,沒有什麽(me) 能阻止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的複興(xing) 。引導一個(ge) 國家、一個(ge) 地區或一個(ge) 民族走上複興(xing) 道路的眾(zhong) 多因素具有這樣一個(ge) 特點,即它們(men) 通常相互影響,其積極成果在較長時期內(nei) 相互累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踢梯子”方式對中國已經不起作用,而且隨著中國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影響力的提升,這種方式所起到的效果顯然會(hui) 越來越小。

  今天的西方媒體(ti) 每天都在改變其敘事的內(nei) 容和方式,他們(men) 造謠中國在經濟、技術、社會(hui) 、生態等方麵的發展,是為(wei) 了侵略性地“統治世界”。這是一個(ge) 將自己的罪行和自己未來的幻想和意圖投射到“他者”身上的經典心理投射案例。正如新加坡學者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和新加坡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所解釋的那樣,中國隻想最終結束由歐洲的盎格魯-撒克遜殖民主義(yi) 和帝國主義(yi) 造成的長期屈辱、徹底貧困並贏得尊重。上述兩(liang) 位學者一直試圖向西方國家解釋:中國既沒有在當時(前資本主義(yi) 時代)、也不會(hui) 在今天(後資本主義(yi) 時代)接管世界並成為(wei) 新的霸主,但中國也不願屈服於(yu) 任何財閥霸主。

  (作者係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