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浸潤多少江南文化符號
發稿時間:2023-09-27 14:53:33 來源:《半月談》 作者: 孫文豪 馮(feng) 源
從(cong) 杭州西湖湧金廣場出發,一路途經湖濱路、西泠橋,最後來到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全長5.2公裏。這是亞(ya) 運火炬傳(chuan) 遞杭州路線,也被人們(men) 稱作“錦繡繁華新天堂線”。
美麗(li) 與(yu) 財富兼具,自然與(yu) 人文共生。進入金秋亞(ya) 運會(hui) 時光,杭州這座“人間天堂”愈發光彩照人,自信地站在全亞(ya) 洲的聚光燈下,把屬於(yu) 江南的文化符號傳(chuan) 遞到更遠的地方。
以水為(wei) 媒,湖光潮聲兩(liang) 相宜
“對於(yu) 杭州來說,水是不可或缺的意象。”杭州亞(ya) 運會(hui) 獎牌“湖山”設計者、中國美術學院工業(ye) 設計係主任章俊傑在接受半月談記者專(zhuan) 訪時說,南宋繪畫大師、杭州人馬遠從(cong) 水紋入手,繪就《十二水圖》,水的靜謐、靈動躍然紙上,給了章俊傑豐(feng) 富的靈感。
章俊傑認為(wei) ,水和水承載的故事,最能反映江南的人文氣質。“從(cong) ‘湖山’獎牌,到取意於(yu) 西湖水麵的頒獎托盤,水所蘊含的曲線美富於(yu) 表現力,這也是我追求的藝術審美。”
杭州不僅(jin) 有晴好雨奇的西子湖,還有浪奔潮湧的錢塘江。金秋時節,亞(ya) 運會(hui) 在錢塘江畔盛大開幕,會(hui) 徽“潮湧”借來一江秋水、萬(wan) 馬濤聲。負責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袁由敏告訴半月談記者,錢塘江和錢江潮頭是會(hui) 徽的形象核心,可以傳(chuan) 遞出浙江兒(er) 女勇立潮頭的精神內(nei) 核。
向杭州郊區富陽區行進,600多年前,畫家黃公望結廬隱居富春江畔,留下傳(chuan) 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如今,當地借由山水的形韻,打造富陽水上運動中心,這裏一躍成為(wei) 運動健兒(er) 奮力劃槳的賽場。同樣,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畔的自行車館將“漁文化”與(yu) 動感的體(ti) 育項目有機融合,從(cong) 遠處看,場地猶如魚躍水麵濺起的一滴水花。
9月23日,以“潮起亞(ya) 細亞(ya) ”為(wei) 主題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開幕式在亞(ya) 運主會(hui) 場“大蓮花”舉(ju) 行。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介紹,“水”是貫穿開幕式全場的核心元素。主會(hui) 場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構成,宛若一朵綻放在錢塘江畔的“蓮花”,建築體(ti) 態則模擬錢塘江水的動態。擁江納湖的杭州,正等待亞(ya) 洲健兒(er) 們(men) 弄潮踏浪。
以文化人,文化遺產(chan) 活化賦美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亞(ya) 運會(hui) 吉祥物共有3個(ge) 形象,合稱“江南憶”,它們(men) 出現在杭州的地標建築、大小街巷乃至紅綠燈上。3個(ge) 形象分別名為(wei) “宸宸”“琮琮”“蓮蓮”,代表著杭州3處世界文化遺產(chan) :京杭大運河、良渚遺址和西湖。
以亞(ya) 運火炬“薪火”為(wei) 例,設計指導、中國美術學院工業(ye) 設計研究院院長王昀表示,炬冠正是從(cong) 良渚文化的代表禮器玉琮的形象特征提煉生成。
一係列極具識別度的“亞(ya) 運設計”,均由中國美院的設計師們(men) 擔綱完成。中國美院副院長韓緒教授表示:“我們(men) 在進行視覺藝術設計時,更多地體(ti) 現出江南的文化底蘊,突出江南的杭州悠閑和浪漫的氣質。”
大型體(ti) 育活動是展現主辦國和主辦城市文化麵貌的絕佳平台。在主辦方和設計團隊看來,杭州亞(ya) 運會(hui) 不僅(jin) 僅(jin) 是一次體(ti) 育盛會(hui) ,也是一場文化交流的盛會(hui) 。
進入亞(ya) 運時間,各類文化展覽美不勝收。浙江非遺館的古戲台輪番展演越劇、昆曲等傳(chuan) 統戲劇折子戲,浙江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的《富春山居圖》,中國絲(si) 綢博物館展出“五彩亞(ya) 細亞(ya) -亞(ya) 洲服飾展”,浙江圖書(shu) 館推出亞(ya) 運之城百年影像主題展,浙江美術館陸續推出“意造大觀:宋代書(shu) 法及影響特展”……
在位於(yu) 西湖龍井茶核心產(chan) 區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半月談記者看到,“茶中日月長——亞(ya) 洲茶文化展”中的上百件展品琳琅滿目,生動講述著中華茶文化與(yu) 亞(ya) 洲茶文化的美美與(yu) 共。
浙江大學教授黃健曾經參加過廣州亞(ya) 運會(hui) 的對外傳(chuan) 播工作。他認為(wei) ,中國文化多姿多彩,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湖湘文化、嶺南文化、江南文化等多種類型。當年的廣州亞(ya) 運會(hui) 主打嶺南文化,前不久的成都大運會(hui) 側(ce) 重巴蜀文化,而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重點當然是江南文化。“本屆亞(ya) 運會(hui) 可以充分呈現出江南文化中精致、典雅、細致、精美的特性。”
以人為(wei) 本,讓“美麗(li) 的發展”人人共享
在章俊傑眼中,開放包容、經濟興(xing) 旺,山水秀麗(li) 、人文薈萃的杭州是一座“趨近理想化的中國城市”。因而,廣大市民由衷熱愛這座城市,並積極參與(yu) 到城市的共建共享中。
在錢塘江南岸的錢江世紀公園,一顆碩大的“鬆果”特別引人駐足。這是亞(ya) 洲花卉主題園的種子廣場,一葉葉由浙江安吉竹子編織而成的鱗片聚攏,既象征著“亞(ya) 洲大團結”,又詮釋了綠色亞(ya) 運的理念。
“亞(ya) 洲花卉主題園源於(yu) 杭州市民的樸素願望。”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局長高小輝說,今年2月收到市民建議後,園文部門聯合浙江大學、中國美院、杭州植物園等團隊,共同謀劃建設了這一匯聚亞(ya) 洲各地特色植物、融合杭州宋韻文化的花卉主題展園。
亞(ya) 運臨(lin) 近,群眾(zhong) 參與(yu) 城市公共活動熱情持續升溫。8月底開始,為(wei) 期65天的“文藝秀全城·賦美迎亞(ya) 運”集中展演活動拉開序幕。戲曲清唱、民樂(le) 演奏、歌舞表演……由全市文藝誌願者隊伍參與(yu) 的約千場即興(xing) 演出,讓杭州街頭亮點紛呈。對此,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江山舞表示:“我們(men) 既要展現出杭州的悠久曆史人文傳(chuan) 統,也要體(ti) 現出城市的創新活力和民眾(zhong) 的參與(yu) 感、獲得感。”
在亞(ya) 運村文化屋,近6米的“千裏江山”銅雕、杭州刺繡、西湖綢傘(san) 等非遺工藝作品獨具匠心,觀者絡繹不絕。在文化屋西泠文化學堂,展示著由西泠印社當代社員創作的金石篆刻作品,“百印牆”成為(wei) 亞(ya) 運村的一處熱門打卡地。
體(ti) 育是城市的“邀請函”,而文化是八方來客心心相通的“通行證”。透過亞(ya) 運窗口,杭州市民和各地遊客、各國健兒(er) 在這裏看到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可能性和生命力,共同分享“第二個(ge) 結合”的驚豔成果。
“杭州最讓人驕傲之處,是我們(men) 的經濟發展與(yu) 文化保護、繁榮同步提升,杭州的發展步伐從(cong) 來沒有丟(diu) 掉文化的靈魂。”杭州市委書(shu) 記劉捷認為(wei) ,新時代杭州的發展是獨具杭州特色的一種美麗(li) 的發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