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動態

文章

壽光市基層改革創新多點開花

發稿時間:2023-09-20 14:48:39   來源:壽光市委改革辦  

  今年以來,壽光市紮實落實上級改革部署,注重調動各方麵積極性,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激活基層發展內(nei) 生動力。

  上口鎮加快構建遮陽窗飾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上口鎮以係統觀念進行改革設計,打造緊盯前沿、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chan) 業(ye) 協同生態圈,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對外出口,構建起遮陽窗飾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注重頂層設計,重塑體(ti) 製機製。製定《遮陽窗飾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組織成立壽光市遮陽行業(ye) 協會(hui) ,聯合研發窗飾印花係列等先進技術,擁有版權專(zhuan) 利過千項,最新定型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遮陽麵料織造領域的空白。建立培育骨幹企業(ye) 、做強冠軍(jun) 企業(ye) 、提升中小企業(ye) 等梯度培育體(ti) 係,推動窗簾產(chan) 值向百億(yi) 級躍升。突出集約導向,創新產(chan) 業(ye) 布局。南部區域,依托恒澤建築遮陽節能新材料產(chan) 業(ye) 項目,規劃打造18萬(wan) 平方米遮陽產(chan) 業(ye) 園,為(wei) 企業(ye) 集聚提供園區載體(ti) ;北部區域,以華昱紡織品等加工項目為(wei) 支撐,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躍升;中部區域,利用聖恒新材料電商直播基地等項目引才育才,集聚發展金融、文創、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南北中區域貫通的產(chan) 業(ye) 協同格局全麵拉開。錨定技術革新,推動數智轉型。在天成窗飾、昂斯新材料等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試點,引進德國生產(chan) 設備160餘(yu) 台(套),實現生產(chan) 周期縮短13%,管理和生產(chan) 成本降低23%,持續提升產(chan) 品核心競爭(zheng) 力。當前,全鎮鋁製品配件供應達到全國份額40%以上。

  紀台鎮探索農(nong) 業(ye) 種植模式打造“蔬菜工廠”

  為(wei) 給沙漠、高原等條件特殊地區提供種菜便利,紀台鎮通過研發全自動種植管理係統,創新打造了智能“蔬菜工廠”,探索出了農(nong) 業(ye) 種植新模式。目前,“蔬菜工廠”已經銷售到荷蘭(lan) 、阿聯酋等13個(ge) 海外國家和地區,經驗先後被央視、新華社等主流媒體(ti) 刊發推介。一是創新種植模式。將廣泛土地種植變為(wei) 大小可調節的集中箱種植,通過研發智慧農(nong) 業(ye) 物聯網管理平台,實現溫濕管控、灌溉施肥等12項技術自動管控,並配套研發AI管理係統,24小時監管蔬菜長勢及病害情況,培育出安全性高、營養(yang) 價(jia) 值高的優(you) 質蔬菜。二是創新銷售渠道。通過打造集裝箱、陽台式“蔬菜工廠”,實現“銷售蔬菜”到“輸出技術”轉變,目前陽台式“蔬菜工廠”已在上海、杭州等7個(ge) 一線城市布局推廣;瞄準“直播帶貨”“電商平台”,構建與(yu) 新疆、西藏等國內(nei) 偏遠地區以及阿聯酋等海外自然條件惡劣國家的“銷售直通車”,目前線上合作成員已突破100個(ge) ,實現銷售額近5000萬(wan) 元。三是創新服務機製。探索實行“手把手”服務,采用現場教學方式,將不同品種蔬菜的種植技術操作、規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全部教授給購買(mai) 方,同時提供24小時線上技術指導服務,通過視頻演示操作、遠程技術控製等,全方位解決(jue) 好售後技術問題。目前,已提供技術員現場指導服務350餘(yu) 次,遠程技術操控1100餘(yu) 次。

  田柳鎮創新“三項機製”推動經濟躍升蝶變

  田柳鎮把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為(wei) 拉升工業(ye) 發展質效的核心抓手,創新項目推動、企業(ye) 培育、企業(ye) 幫扶“三項機製”持續激發改革動能,以確定性改革之力催生跨越性發展之變。一是強化產(chan) 業(ye) 帶動,創新項目推動機製。建立“項目周調度、問題周論證、進度周公示”機製,由鎮主要負責同誌牽頭,每周五組織各專(zhuan) 班組長對項目進度、存在問題進行現場調度、集中研判,形成項目“開工一批、建設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局麵。1-7月份,新招引內(nei) 資項目5個(ge) ,落地過億(yi) 元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5個(ge) ,開工項目11個(ge) ,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4.6億(yi) 元,同比增長37.1%。二是突出轉型升級,創新企業(ye) 培育機製。把產(chan) 業(ye) 鏈條拉伸作為(wei) 工業(ye) 提質增速的主要突破口,探索實施“頭雁”領航、“中小企業(ye) 培育”兩(liang) 大工程,持續推動鏈主龍頭企業(ye) “建鏈”“延鏈”做大產(chan) 業(ye) 集群。1-6月份,完成技改投資4.3億(yi) 元,同比增長137.1%,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入庫11家,祥生新材料上市材料被北交所受理。三是健全要素供給,創新企業(ye) 幫扶機製。成立優(you) 化營商環境專(zhuan) 班,建立“一把手”直通車服務機製,在配足服務企業(ye) 專(zhuan) 員基礎上專(zhuan) 門設立助企聯絡員,打通服務企業(ye) “最後一米”。目前,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政策、用工、資金等各類問題610餘(yu) 項,為(wei) 4家企業(ye) 申報助企貸款660萬(wan) 元,有效幫助企業(ye) 實現達產(chan) 達效。

  雙王城創新文旅融合機製

  雙王城生態經濟發展中心深入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理念,係統化、集成式推進文旅企業(ye) 謀創新、破難題,探索出了一條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用“旅遊+文化”拓展能級。堅持“一點兩(liang) 館一學院”全域化布局,打造以巨澱湖景區為(wei) 基點,馬保三故居、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yi) 陳列館兩(liang) 館為(wei) 支撐,濰坊農(nong) 村幹部教育實踐中心為(wei) 院點的發展格局,形成全長35公裏的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yi) 陳列館等紅色旅遊帶,今年1-8月份參觀培訓人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2%。用“旅遊+生態”叫響品牌。整合優(you) 勢生態資源,以融合“海鹽”資源為(wei) 主線,由北向南整合了林海生態博覽園、巨澱湖風景區等,提檔升級巨澱湖冬捕節等5種傳(chuan) 統文化節日,成為(wei) 首批國家濕地旅遊示範基地、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單位和休閑農(nong) 業(ye) 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點。用“旅遊+農(nong) 業(ye) ”延伸鏈條。深挖地域生態優(you) 勢,開發了以“巨澱湖鴨蛋”“巨澱湖泥鰍”等為(wei) 代表的國家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打造了臥鋪小米、雙橋無土栽培西紅柿等10餘(yu) 種名牌產(chan) 品、20餘(yu) 種伴手禮,鼓勵牛頭鎮村等周邊8個(ge) 村發展漁家樂(le) 、休閑垂釣、觀景藕池等特色旅遊項目,形成壽北特色農(nong) 家樂(le) 30餘(yu) 家,帶動戶均增收1萬(wan) 餘(yu) 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