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智享出行——從2023年服貿會看未來生活新趨勢

發稿時間:2023-09-06 14:01:23   來源:新華社   作者:記者朱舜、王乃水

  初秋的北京,服貿會(hui) 如約而至,2400餘(yu) 家企業(ye) 線下參展,聚焦服務貿易領域熱點趨勢,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新動力。

  AI智能學情分析係統、空中造樓機、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一係列教育、建築、交通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在本屆服貿會(hui) 上集中亮相,為(wei) 我們(men) 勾勒出未來生活智能化的新圖景。

  智慧教育:科教融合激發教育活力

  走進位於(yu) 首鋼園的服貿會(hui) 教育服務專(zhuan) 題展區,彩色的“智慧樹”映入眼簾。智能作業(ye) 批改係統、智慧紙筆、AI寫(xie) 作機器人……展區教育數字化特點突出,體(ti) 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yu) 教育深度融合,教育領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位於(yu) 首鋼園的服貿會(hui) 教育服務專(zhuan) 題展區一角。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老師通過係統智能化布置作業(ye) ,學生完成的作業(ye) 可通過機器自動批改,AI智能診斷學情,據此為(wei) 學生定製個(ge) 性化作業(ye) 。”教育企業(ye) 飛象星球展台科技感十足,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介紹一款智能作業(ye) 係統,“產(chan) 品能夠實現‘因人推題’而非‘因題推題’,輔助教師為(wei) 學生推送個(ge) 性化的學習(xi) 方案。”

  “三點半”課後服務時間怎麽(me) 安排,是很多學校正在積極探索的內(nei) 容。展台一側(ce) ,針對此時間段設計的一款素質教育課後服務平台,力求降低學校課後服務的實施門檻。遊戲化教學、組織模擬實驗、線上線下“雙師”聯動,豐(feng) 富的素質教育課程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

  “寫(xie) 一篇故宮的遊記”“植物需要睡眠嗎”“恒星有哪些特點”……麵對現場觀眾(zhong) 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展會(hui) 上最新發布的新款教育模型能夠快速回答。

  人工智能企業(ye) 科大訊飛北京大區總經理朱鵬認為(wei) ,智慧教育的解決(jue) 方案能夠助力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為(wei) 學生、教師和各級教育管理者提供精準、便捷的服務。

  智能建造:科技賦能“中國建造”

  “基建狂魔”有多強?來首鋼園裏的工程谘詢與(yu) 建築服務專(zhuan) 題展區看一看!空中造樓機、新一代智能建築機器人、5G智能生產(chan) 線……智能建造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加速推動建築業(ye) 轉型升級。

  在中建三局展台,三款“黑科技”吸引參觀者駐足,它們(men) 是5G室內(nei) 遠程控製塔機、空中造樓機、住宅造樓機。

  “通過遠程控製塔機,在北京能夠控製1000公裏外武漢的塔機。”中建三局工作人員介紹,係統利用5G通信實現塔機側(ce) 和地麵控製中心之間的信息交互,操作延遲可控製在40毫秒之內(nei) 。通過集成多視頻、多傳(chuan) 感器的現場信息采集係統,塔機操作人員和控製係統能全方位地感知現場塔機的工況,實現遠程集中操控。

  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空中造樓機,全稱為(wei) “超高層建築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台”。據介紹,它可以運用在300米以上的超高層項目,猶如一個(ge) 設在空中的建築工廠,可實現最快3天一個(ge) 結構層的施工速度,縮短約20%的施工工期,提升建築施工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住宅造樓機則融合了空中造樓機的一部分功能,同時具有結構輕巧、適用性廣等特點,實現了由重型造樓機向輕型造樓機、由摩天大樓向普通高層住宅的轉變。

  在工程谘詢與(yu) 建築服務專(zhuan) 題展區,多款智能裝備亮相。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安全是建築施工中一切的前提。在中建一局展台,工地巡檢機器人、建築變形監測雷達、機電管線智能安裝機器人等多款智能裝備能夠替代“危、繁、髒、重”施工作業(ye) ,有效提升施工的智能化水平,增強施工的安全性。

  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執行總經理張乃峰說,數智建造驅動產(chan) 業(ye) 轉型,智能建造產(chan) 品能夠提升施工方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麵的管控能力。

  智享出行:“智行+低碳”助力交通出行升級

  環境服務專(zhuan) 題展是今年服貿會(hui) 的一大亮點,特別設置低碳科技出行展區,從(cong) 中可以窺見未來交通出行的兩(liang) 大關(guan) 鍵詞——自動駕駛和綠色低碳。

  在首鋼園的低碳科技出行展區,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受到參觀者關(guan) 注。這輛車由江鈴汽車與(yu) 文遠知行合作,專(zhuan) 為(wei) 城市開放道路開發,全車擁有12個(ge) 攝像頭,6個(ge) 激光雷達,擁有360度無盲區感知能力和領先的智駕係統,可支持全天時、全天候、全場景運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及相關(guan) 服務產(chan) 業(ye) 的發展。然而在“五一”“十一”假期,高速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前常常排著長隊。能源物聯網企業(ye) 能鏈智電,在此次服貿會(hui) 上推出了其最新研發的智能充電機器人。

  交通出行向清潔低碳轉型,氫能零碳交通也值得關(guan) 注。在國家會(hui) 議中心裏的服貿會(hui) 綜合展年度主題專(zhuan) 區,國家電投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實現規模化社會(hui) 化運營,應用場景包括城市客運、物流配送、市政環衛等。除了氫能產(chan) 業(ye) ,布局以換電重卡為(wei) 代表的電能替代,也是國家電投打造“綠電交通”的措施。

  氫能汽車具有高安全性、加氫速度快、加速性啟動性快等優(you) 勢。國家電投集團首席科學家柴茂榮認為(wei) ,我國交通前景將以重卡、公交為(wei) 突破口,建立“柴”改“氫”的工業(ye) 示範,布局加氫站,擴大氫能的利用規模,逐步拓展到乘用車領域。

  江鈴汽車副總裁吳曉軍(jun) 說,網聯化、數字化進程加速了物流需求形態的變化,特別是人們(men) 對運輸車輛合規和綠色低碳的需求會(hui) 更加強烈。

  9月1日拍攝的國家會(hui) 議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朱舜 攝

  激發服貿動能,共創美好生活。

  教育、建造、出行等領域的新變化新趨勢隻是一個(ge) 縮影,透過它們(men) ,我們(men) 看到科技創新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men) 的生活,驅動社會(hui) 不斷向前發展。未來美好生活圖景,值得你我期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