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體係

發稿時間:2023-07-24 15:31:33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作者:張宇燕

  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yi) ,國際製裁指的是由特定行為(wei) 體(ti) ,通過讓其他特定行為(wei) 體(ti) 遭受損失和損害來迫使後者按照自身意誌行事而主動采取的行動,這些行動是非暴力、非合作的懲罰性或警示性行動。自2022年2月烏(wu) 克蘭(lan) 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夥(huo) 伴對俄羅斯實施了嚴(yan) 厲製裁,製裁的範圍、力度、頻率均史無前例,製裁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可以說,製裁尤其是經濟製裁業(ye) 已成為(wei) 美國維護其全球霸權的基本手段之一。為(wei) 了深化對製裁目標形成和實施過程以及效果的理解,有必要對形式多樣的製裁手段進行分類。概言之,製裁特別是直接或間接與(yu) 經濟有關(guan) 的製裁,大致可以被歸納為(wei) 以下八類手段或途徑。

  一是從(cong) 價(jia) 製裁。凡是直接對國際貿易投資在價(jia) 格或成本收益上產(chan) 生影響的製裁手段,均可歸屬於(yu) 從(cong) 價(jia) 製裁,如提高關(guan) 稅稅率、控製或限定貿易品價(jia) 格、操縱或影響匯率等。以美國為(wei) 首的發達國家對俄羅斯出口石油進行限價(jia) ,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二是從(cong) 量製裁。凡是對貿易投資在數量上產(chan) 生直接影響的製裁手段,即為(wei) 從(cong) 量製裁,例如,對進出口商品與(yu) 服務實施配額甚至禁運或進口抵製,通過限製高端設備出口進行技術封鎖等。相關(guan) 案例是,2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爭(zheng) 端後日本被迫采取自動出口限製;近期歐盟宣布在2027年前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

  三是從(cong) 員製裁。製裁對象凡是涉及具體(ti) 人或特定機構的製裁,均可歸入此類,如驅逐外交官、限製甚至全麵封殺科技文化人員往來、實施歧視性移民與(yu) 難民政策等。美國公布俄羅斯官員或工商界人士製裁名單、炮製中國企業(ye) “黑名單”、拒斥中國籍學生就讀美國大學尖端理工學科,均可被視為(wei) 從(cong) 員製裁。

  四是從(cong) 資製裁。凡與(yu) 資金往來有關(guan) 的製裁都可列入從(cong) 資製裁,如停止、撤回或限製投資或出資,阻斷融資渠道,降低金融機構評級,罰款,凍結境外資產(chan) 甚至外匯儲(chu) 備,減少或取消貸款與(yu) 援助等。相關(guan) 事例一是世界銀行暫停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建項目撥款和開展新項目,二是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向美國證交會(hui) 申請登記發行美元全球債(zhai) 最終未獲批準。

  五是從(cong) 網製裁。將某國、某實體(ti) 、某個(ge) 人部分或全部逐出特定數字網絡或係統,即為(wei) 從(cong) 網製裁,比如切斷互聯網接入或取消入網資格等。烏(wu) 克蘭(lan) 危機發生後,相關(guan) 事例首推美歐聯手將俄羅斯眾(zhong) 多金融機構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hui) (SWIFT),以及美歐多家互聯網供應商切斷與(yu) 俄羅斯供應商聯係或停止向俄羅斯人辦理運營證書(shu) 。

  六是從(cong) 盟製裁。運用聯合、說服、拉攏、威脅等手段形成多國集體(ti) 行動的做法,當屬從(cong) 盟製裁,比如製裁國發起創立針對競爭(zheng) 對手的區域性集團組織,或集體(ti) 拒斥由對手操辦的重大國際活動。美歐設立貿易技術委員會(hui) (TTC)和以美為(wei) 首創建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其矛頭均指向中國。冷戰期間美蘇兩(liang) 大陣營相互抵製莫斯科和洛杉磯奧運會(hui) ,其景曆曆在目。

  七是從(cong) 名製裁。占據“道義(yi) ”製高點、利用國際話語權以求“名正言順”地貶損和羞辱對象國,乃從(cong) 名製裁的基本特征,比如將某些國家列入黑名單或貼上侮辱性標簽。20世紀70年代美國就曾將蘇聯定義(yi) 為(wei) “邪惡帝國”,21世紀之初又將伊朗和朝鮮等國定義(yi) 為(wei) “流氓國家”。通過各種指標體(ti) 係對各國進行排名,也是一種將對手汙名化的常用手段。

  八是從(cong) 規製裁。“規”在此指包括標準在內(nei) 的規則或製度。凡是與(yu) 規則設立和執行相關(guan) 的製裁就是從(cong) 規製裁,如推動設立非中性的多邊或區域規則,創立或修改本國法律,製定加大對手成本的歧視性標準。世人已經見識了美歐推行所謂“友岸外包”標準以替代基於(yu) 效率原則的國際分工,以及美國將國內(nei) 法外推,通過所謂“長臂管轄”打壓競爭(zheng) 對手。

  以上八類製裁手段或途徑雖說是依次列出,但並非處於(yu) 同一個(ge) 維度。在一定意義(yi) 上講,從(cong) 規製裁、從(cong) 名製裁和從(cong) 盟製裁比前五類製裁要高一維度。因為(wei) 非中性規則的確立與(yu) 執行通常體(ti) 現在其他各類製裁實踐之中,將對手釘在道義(yi) 恥辱柱上無疑有助於(yu) 提升其他各種製裁的“合法性”,與(yu) 盟國和夥(huo) 伴結成統一戰線顯然能夠加大其他製裁的有效性。在具體(ti) 製裁實踐中,發起國通常會(hui) 根據特定目標單獨或混合使用上述各種製裁手段。總體(ti) 而言,製裁是發起國通盤考慮其絕對或相對損益得失的行為(wei) ,而目標國是否屈服於(yu) 發起國要求,主要取決(jue) 於(yu) 其經濟或安全對外依賴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曆史地看,製裁成功與(yu) 失敗的案例都有不少。眼下,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製裁俄羅斯的確使後者經濟遇到了困難,但困難程度又遠低於(yu) 製裁初期人們(men) 的普遍估計。製裁的長期持續會(hui) 在俄羅斯造成何種後果,又會(hui) 給西方國家帶來哪些事與(yu) 願違的局麵,目前看還都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所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