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配置需統籌發展和安全
發稿時間:2023-06-16 09:48: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高培勇
習(xi) 近平經濟思想體(ti) 係嚴(yan) 整、內(nei) 涵豐(feng) 富、博大精深。其中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就是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要貫穿於(yu) 經濟工作各領域和全過程,宏觀政策配置也不例外。麵對當前嚴(yan) 峻複雜的經濟發展環境,我們(men) 要堅持係統觀念,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恰當地配置好宏觀政策,回答好三個(ge) 互為(wei) 關(guan) 聯的涉及宏觀政策配置的基本問題。
宏觀政策配置需要做成本效益分析。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過去一些宏觀政策的分析報告,通常關(guan) 注的主要是政策效益,而很少關(guan) 注政策成本。實際上,經濟活動中的任何措施,都應當使“得者的所得多於(yu) 失者的所失”,或者從(cong) 全社會(hui) 看,“宏觀上的所得要大於(yu) 宏觀上的所失”。舉(ju) 凡政策實施,總要付出相應代價(jia) 去實現政策目標。其原則和底線,無論就全局還是局部而論,政策效益終歸要大於(yu) 政策成本。因此,有關(guan) 宏觀政策的抉擇應當做成本效益分析,把所有相關(guan) 的成本和效益計算清楚。我們(men) 必須完整、準確、全麵地評估政策得失,以此為(wei) 基礎,確定該做什麽(me) 、該做到什麽(me) 程度。
宏觀政策配置需要設成本底線。國家安全是民族複興(xing) 的根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宏觀政策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外部環境更加不穩定不確定,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環境,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各種風險呈現點多麵廣、關(guan) 聯性聯動性強、處置應對窗口期短、臨(lin) 機決(jue) 斷要求高、分寸火候拿捏難等特點。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不斷增強防範化解風險的本領。所謂堅持底線思維,是不能以犧牲安全為(wei) 代價(jia) 換取政策目標實現,特別是要把財政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我們(men) 所麵臨(lin) 的所有安全事項中,財政安全是最具底線意義(yi) 的安全。要在著力做好宏觀調控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守護好財政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具體(ti) 來說,一方麵,要確保2023年第一季度財政政策力度同2022年第四季度銜接,不大起大落;另一方麵,要跳出當期看長遠,從(cong) 最壞處著眼,為(wei) 應對未來的突發事件和可能的困難預留足夠的財政空間。總體(ti) 上看,對財政赤字應當心存敬畏,對財政風險必須高度戒備,以不危及安全為(wei) 底線,把財政安全、金融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宏觀政策配置不能包打天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周期性、結構性、體(ti) 製性問題交織,解決(jue) 問題既要靠政策安排,又要靠製度變革。宏觀政策不是萬(wan) 應靈藥。麵對國內(nei)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要堅持改革行動和政策安排並重,以改革為(wei) 主。要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這來源於(yu)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攻堅克難、勇毅前行、衰而能興(xing) 的精神品質和文化基因,來源於(yu) 人民群眾(zhong) 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jia) 值觀念,而要把韌性和潛力轉化為(wei) 現實,則依賴於(yu) 改革行動。因此,當前特別要注意不能以財政政策包打天下,要堅持政策的歸政策、改革的歸改革,對症下藥、精準施策。
總之,宏觀政策配置需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men) 要堅持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通過適當的宏觀政策配置熨平宏觀經濟波動,為(wei) 發展創造穩定、安全、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形成全麵可靠的發展安全保障體(ti) 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