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正走向豐饒與寬廣
發稿時間:2023-06-20 13:52:0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徐迪南
近年來,中國童書(shu) 出版市場急速擴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童書(shu) 零售市場監控銷售碼洋為(wei) 19.36億(yi) 元,2022年已增至218億(yi) 元。童書(shu) 各個(ge) 細分門類中,兒(er) 童文學類圖書(shu) 的銷量長期獨占鼇頭,2022年監控銷售碼洋為(wei) 45.7億(yi) 元。
如同一座城市的成長高度,不僅(jin) 僅(jin) 是由摩天大樓決(jue) 定一樣,我們(men) 自然也不能簡單地用產(chan) 業(ye) 數據來作為(wei) 衡量兒(er) 童文學創作與(yu) 出版的唯一尺度。不過,21世紀以來,中國兒(er) 童文學創作與(yu) 出版確實在彼此依存、頻繁互動中取得了各自的發展。一方麵,兒(er) 童文學出版高速產(chan) 業(ye) 化的進程,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兒(er) 童文學作品在20世紀末所麵臨(lin) 的小讀者“大規模逃逸,無人喝彩”的尷尬局麵,讀者和市場所迸發的巨大熱情為(wei) 兒(er) 童文學提供了廣闊的生長空間,童年主體(ti) 意識在創作中不斷得到強化。另一方麵,產(chan) 業(ye) 利潤的誘惑也曾讓兒(er) 童文學創作在一段時間內(nei) ,過度流連於(yu) 校園幽默小說、探秘小說、玄幻小說等類型化寫(xie) 作,部分作品同質化傾(qing) 向嚴(yan) 重。新時代以來,兒(er) 童文學創作和出版界對兒(er) 童文學的使命價(jia) 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開啟了新的拓展與(yu) 探索。當下,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現少年兒(er) 童成長的新現實、建構少年兒(er) 童精神的新內(nei) 涵、呈現更高遠的文學新氣象,探尋兒(er) 童文學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成為(wei) 新時代兒(er) 童文學創作者與(yu) 出版者的努力方向。
書(shu) 寫(xie) 少年兒(er) 童的心靈史和精神成長史
從(cong) 題材內(nei) 容層麵看,兒(er) 童文學創作正在朝多向度拓展,關(guan) 注現實,承續曆史,傳(chuan) 遞文化自信。兒(er) 童文學創作不再過度聚焦都市兒(er) 童日常的校園和家庭生活,作家們(men) 的筆觸不斷伸向當代社會(hui) 生活的多個(ge) 層麵,國家的建設成就、科技創新、留守兒(er) 童的成長經曆、鄉(xiang) 村教育振興(xing) 、雪域邊關(guan) 、田野自然、生命教育、少數民族人文風俗等內(nei) 容,在兒(er) 童文學作品中都得到大量呈現,《巴顏喀拉山的孩子》《雪山上的達娃》《馴鹿六季》《樺皮船》《風箏是會(hui) 飛的魚》《逐光的孩子》《鯉山圍》《冷湖上的擁抱》《一百個(ge) 中國孩子的夢》《陳土豆的紅燈籠》《我的影子在奔跑》《上學謠》《念書(shu) 的孩子》等一批優(you) 質作品湧現。這些作品以兒(er) 童文學獨有的方式,感應社會(hui) 生活的脈動,不僅(jin) 講述著新時代不同地域場景、社會(hui) 背景中的童年成長,給予孩子們(men) 情感的撫慰和向光生長的力量,也努力通過童年之眼透視社會(hui) 文化和成人世界的豐(feng) 富光影,拓展了兒(er) 童文學反映生活的寬度與(yu) 厚度。這些作品所呈現的鮮活童年故事,匯聚起來就是當代語境下紛繁立體(ti) 的童年圖景,也是一部新時代中國少年兒(er) 童的心靈史和精神成長史。
同時,回到曆史的縱深處,回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經由故事、經由文學的審美,向孩子傳(chuan) 遞我們(men) 民族共同的曆史記憶、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是近年兒(er) 童文學創作中另一個(ge) 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對時光深處的回望,既包括以紅軍(jun) 長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等中華民族曆史上重要曆史事件為(wei) 背景的童年生活書(shu) 寫(xie) ,也包括對個(ge) 人童年的深情回顧。前者如《少年的榮耀》《琴聲飛過曠野》《火印》《將軍(jun) 胡同》《野蜂飛舞》《最後的比分》《紙飛機》等,都是書(shu) 寫(xie) 特定宏大曆史事件中兒(er) 童的命運和生活,以文學的方式為(wei) 孩子們(men) 解讀曆史,傳(chuan) 遞不容忘卻的民族曆史記憶,書(shu) 寫(xie) 曆史波瀾中信仰的力量和人性之善、人情之美;後者如《吉祥時光》《耗子大爺起晚了》《有鴿子的夏天》《阿蓮》《童年河》《嗩呐王》等,則是講述作家個(ge) 人記憶和文學想象中“從(cong) 前的童年”,敘寫(xie) 因歲月漸行漸遠而變得越發濃稠的親(qin) 情、友情,跟孩子們(men) 分享生活饋贈的感動與(yu) 感悟。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承載著我們(men) 民族古老的文化氣息和深沉的精神追求。用當代眼光和文學手法,“複活”中國上古神話、民間傳(chuan) 說、漢字、詩詞、文物中具有傳(chuan) 承價(jia) 值的文化元素與(yu) 古典韻味,並將其與(yu) 當代中國孩子的現實生活巧妙融合,是近年來兒(er) 童文學創作的一種新路徑。《尋找魚王》《蘇武牧羊》等作品富有生命哲思,將蘊藏在自然與(yu) 曆史中那些能指引人生的恒常之理傳(chuan) 遞給孩子。一些作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活態傳(chuan) 承為(wei) 故事背景,帶領今天的小讀者在故事中開啟新時代的文化尋根之旅。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延續著我們(men) 民族的精神血脈,蘊含著強化民族文化認同的強大力量。今天的兒(er) 童文學作家們(men) 正以自己的才情和活力,帶領小讀者真誠地參與(yu) 和傳(chuan) 統的對話。
從(cong) 作家隊伍層麵看,兒(er) 童文學在新時代出現了四代作家共謀發展的繁榮局麵,他們(men) 已經構成當下兒(er) 童文學創作繁盛的脈絡,為(wei) 兒(er) 童文學創作注入蓬勃生機,讓人們(men) 看到中國兒(er) 童文學不斷創新、更加繁茂的無限可能。特別是眾(zhong) 多文學名家的加盟,成為(wei) 令人矚目的現象。張煒、徐貴祥、鮑爾吉·原野、肖複興(xing) 、徐則臣、周曉楓等數十位作家,帶著各自的文學經驗和人生見識,開始為(wei) 孩子們(men) 寫(xie) 作,給兒(er) 童文學增添了新的文學景觀和文化視野。同時,兒(er) 童文學的獨特性,對他們(men) 既有的寫(xie) 作經驗也是一種挑戰與(yu) 激活,並深化他們(men) 對童年的理解。
從(cong) 國際傳(chuan) 播層麵看,中國兒(er) 童文學正加快融入國際兒(er) 童文學新格局的構建,努力以兒(er) 童文學獨有的情感表達和敘述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其中,版權輸出項目數量穩步增長。主要少兒(er) 出版機構積極參與(yu) 國際兒(er) 童讀物聯盟組織的各項活動,參加各類國際書(shu) 展,組織跨國文化交流、作家交流、作品展覽,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優(you) 秀兒(er) 童文學作品推介到國際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少兒(er) 出版物輸出國外版權總項目數為(wei) 9811種,2022年增至12770種。其中,展現中國深厚文化底蘊、書(shu) 寫(xie) 中國孩子童年生活的兒(er) 童文學類圖書(shu) 和圖畫書(shu) 占比最大。而且,在國際重要兒(er) 童文學獎項評選中,經常出現中國作家和研究者的身影。
培養(yang) 孩子們(men) 感受愛與(yu) 美的能力
綿長深厚的曆史和豐(feng) 富多元的現實生活,為(wei) 兒(er) 童文學提供了廣闊的書(shu) 寫(xie) 空間,表明兒(er) 童文學巨大的可能性。無論麵對巨變的當下,還是恢宏的曆史,兒(er) 童文學創作都理應密切追蹤、滿懷熱切地探尋新的題材。不過,如果想僅(jin) 憑新鮮的題材取勝,而停滯在匆促、淺表的書(shu) 寫(xie) ,那無異於(yu) 在題材上慌張地“跑馬圈地”,徒然損耗創作和出版資源。也許在書(shu) 寫(xie) 和出版之前,我們(men) 都應該更沉靜、更誠摯地走近孩子,抵達童年的現場,磨礪“發現兒(er) 童”的能力,並能從(cong)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樣貌的童年故事中,探尋並傳(chuan) 達生命的普遍經驗,培養(yang) 孩子們(men) 感受愛與(yu) 美的能力,讓他們(men) 帶著從(cong) 作品中尋得的熱情、信念、理性和篤定,開啟人生的遠行。
兒(er) 童文學是孩子們(men) 在生命之初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所以她首先是語言的藝術,理應是給孩子提供高質量母語學習(xi) 機會(hui) 的最好文學樣式。同時,與(yu) 其他種類的文學一樣,兒(er) 童文學要有追尋永恒的文學品質,摒棄藝術上的惰性,在不斷探索和自我超越中生長。唯有如此,兒(er) 童文學作品才能真正成為(wei) 孩子們(men) 童年記憶中不滅的火種,照亮孩子們(men) 的一生和我們(men) 民族的未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承擔塑造民族未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責任,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生產(chan) 出更多無愧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偉(wei) 大民族、偉(wei) 大時代的優(you) 秀作品。這正是兒(er) 童文學創作者和出版者共同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