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議推動世界發展進步
發稿時間:2023-05-29 15:47:42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 作者:陳密容
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上發表題為(wei) 《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的主旨講話,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是繼2021年9月提出“全球發展倡議”、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後,中國向世界提出的又一重要國際公共產(chan) 品,為(wei) 促進人類文明發展、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了強大正能量。圍繞全球文明倡議的內(nei) 涵與(yu) 世界意義(yi) 等問題,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肯尼亞(ya) 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尼內(nei) (Dennis Munene)。
為(wei) 世界文化多樣性注入新活力
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穆尼內(nei) 對記者表示,國際社會(hui) ,尤其是發達國家,不應因發展程度不一而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種族和文化壓迫。所有文明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優(you) 劣之分。通過提供諸如全球文明倡議這樣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習(xi) 近平主席希望所有文明都有機會(hui) 在不受歧視的情況下實現快速、可持續的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發展。
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jia) 值內(nei) 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jia) 值觀和模式強加於(yu) 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穆尼內(nei) 指出,全球化將各國文明匯聚在一起,但同時也擴大了各國社會(hui) 間的發展差距。全球文明倡議可以糾正影響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的全球不公正現象,呼籲各國在其社會(hui) 體(ti) 製內(nei) 弘揚能夠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共同價(jia) 值觀。
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曆史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推動各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穆尼內(nei) 認為(wei) ,為(wei) 了實現可持續的現代化,我們(men) 必須從(cong) 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攜手應對人類共同麵臨(lin) 的挑戰,並將科技融入生活。中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國家轉型,幫助人們(men) 擺脫絕對貧困,是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的有力例證。
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豐(feng) 富交流內(nei) 容,拓展合作渠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穆尼內(nei) 表示,習(xi) 近平主席深刻意識到世界各國緊密相連,需要彼此的支持才能實現共同繁榮,所以他呼籲包容和對話,以增進文明間友好交流。旅遊、文化交流、留學生獎學金授予項目、聯合研究和交流項目都是促進人文交流與(yu) 合作的方式,也會(hui) 讓人們(men) 更加欣賞與(yu) 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樣性。
穆尼內(nei) 總結道,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世界文化多樣性以及中國“和而不同”的哲學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文明倡議將引導國際社會(hui) 欣賞多元文化,實踐各自的獨特性並加強文化融合。
糾正西方災難導向敘事
當前,不同文明已基於(yu) 各自獨特的文化實踐與(yu) 文明演化路徑選擇了不同的現代化道路。穆尼內(nei) 認為(wei) ,全球文明倡議所倡導的尊重不同文明的不同文化實踐已經並將持續促進國際社會(hui) 和諧合作、彼此包容,也為(wei) 和平共存提供了行為(wei) 準則。通過全球文明倡議這一思想性的公共產(chan) 品,習(xi) 近平主席為(wei) 世界分享了中華文明五千年曆程中的經驗智慧,旨在幫助世界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原則,鼓勵21世紀各國文明在差異中進行文化交流,實現國際社會(hui) 穩定。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西方學界的反向敘事也甚囂塵上。例如,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鼓吹“文明衝(chong) 突論”、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他們(men) 認為(wei) ,一個(ge) 像中國這樣的新興(xing) 國家的崛起,必將威脅或取代現有大國的地位,成為(wei) 地區或國際霸主。然而,穆尼內(nei) 表示,中國的和平崛起並不意味著尋求任何形式的霸權。中國從(cong) 一個(ge) 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崛起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wei) 其倡導共同富裕,致力於(yu) 消除國內(nei) 絕對貧困,並幫助其他文明實現這個(ge) 目標。
亨廷頓認為(wei) ,文明之間必將產(chan) 生衝(chong) 突,因為(wei) 各國對公民和國家、權利與(yu) 責任、自由與(yu) 權威以及平等與(yu) 等級製度的看法存在根本差異,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間越來越頻繁的互動也會(hui) 導致文明間衝(chong) 突。穆尼內(nei) 認為(wei) ,全球文明倡議可以糾正這些延續對抗政治與(yu) 冷戰思維的災難導向性西方敘事。它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這些價(jia) 值觀都是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遵循。
穆尼內(nei) 總結說,全球文明倡議是一個(ge) 變革性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是推動不同文明現代化的人文主義(yi) 守護者,是全球化的縮影。
全球文明倡議具有多重世界意義(yi)
穆尼內(nei) 在采訪中表示,全球文明倡議具有多重世界意義(yi) 。
全球文明倡議可以糾正幾十年來困擾全球文明的倒退思維,如上文提到的“文明衝(chong) 突論”和“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和平發展不是某些國家、特定階級或社會(hui) 階層的專(zhuan) 利,它意味著共同繁榮。近日,埃塞俄比亞(ya) 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裏(Abiy Ahmed Ali)向中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薛冰頒發了感謝狀及和平標識,感謝中方為(wei) 推動實現埃塞俄比亞(ya) 和平所作的傑出貢獻,這也表明埃塞俄比亞(ya) 對中國提出的倡議性公共產(chan) 品充滿信心,證明全球文明倡議倡導的是和平與(yu) 和諧。
全球文明倡議倡導人文主義(yi) ,而不是帝國主義(yi) 。非洲落後的現狀源於(yu) 帝國主義(yi) 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政策。在後殖民時代,這些政策仍在影響非洲的治理及其經濟增長與(yu) 社會(hui) 發展。全球文明倡議強調,每個(ge) 文明都有尊嚴(yan) ,都應受到尊重。如果每個(ge) 民族都對其他民族的現代化道路表示尊重,國際社會(hui) 也會(hui) 在和平與(yu) 和諧中共處。
全球文明倡議號召所有文明通過巧實力或軟實力,而不是硬實力,來應對威脅世界多元民主模式的挑戰。巧實力或軟實力更具吸引力,其強調的是說服力、推理和對話,而不是威脅強迫或使用武器。現今,中國正在運用軟實力說服世界尊重其他文明的不同民主形式及其現代化道路,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原則。
全球文明倡議的內(nei) 涵之一是文明沒有高低、優(you) 劣之分。習(xi) 近平主席曾說,“實現民主的形式是豐(feng) 富多樣的”。實現民主真正的障礙,並不在於(yu) 不同的實現民主模式,而在於(yu) 傲慢、偏見和對其他國家探索自己民主化道路的一種惡意、敵意,在於(yu) 帶著所謂的優(you) 越感將本國的“民主模式”強加於(yu) 人的偏執。全球文明倡議呼籲發達國家與(yu) 發展中國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沒有哪一種民主模式優(you) 於(yu) 其他模式。
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多邊主義(yi) 。這種多邊主義(yi) 的形式更具全球性,可以作為(wei) 連接南北半球的橋梁,推動構建平等發展的命運共同體(ti) 。
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與(yu) 合作。隨著新冠疫情緩和,各國文明需要重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全球文明倡議將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在後疫情時代邊境的日益開放中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與(yu) 非洲傳(chuan) 統哲學思想不謀而合
在非洲,有一種名為(wei) “烏(wu) 班圖”的傳(chuan) 統哲學思想,其中心思想是“人之為(wei) 人,皆因他人之存在”。穆尼內(nei) 介紹,基於(yu) 非洲複興(xing) 或非洲崛起的敘事,烏(wu) 班圖有著這樣的哲理:每個(ge) 人今日的行為(wei) 都是昨日的映射,並會(hui) 對未來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作為(wei) 一種意識形態,它也強調尊重別人,並在對話中取得共識的重要性。
穆尼內(nei) 呼籲,生活在這個(ge) 互聯的世界,我們(men) 需要彼此,必須摒棄鄙視其他文明的優(you) 越情結。在氣候變化、全球增長放緩、保護主義(yi) 與(yu) 民粹主義(yi) 抬頭、不同地區衝(chong) 突頻仍的形勢下,烏(wu) 班圖哲學與(yu) 全球文明倡議都強調文明共存、相互扶持、通過對話與(yu) 協商和平解決(jue) 爭(zheng) 議的必要性,兩(liang) 者的理念不謀而合。
穆尼內(nei) 認為(wei) ,盡管文明間存在差異,但是人類文明可以和諧共存。如今,世界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糧食危機等問題都需要全人類通力合作解決(jue) 。同時,我們(men) 生活在一個(ge) 緊密相連的世界,這也要求文明和諧共存。要在文明間實現和諧共存,發展是首要條件。換言之,和平與(yu) 發展息息相關(guan) 。根據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和平發展不是某些國家、特定階級或社會(hui) 階層的專(zhuan) 利,它意味著共同繁榮。這也是中國一直致力於(yu) 增進不同文明間團結、和諧、相互尊重與(yu) 理解的原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