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恒山

文章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稿時間:2023-04-24 10:28:2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範恒山

  數字技術是數字時代驅動人類社會(hui) 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的關(guan) 鍵力量。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正在給人類生產(chan) 生活帶來一係列革命性變化和創造性成果。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ye) 、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這為(wei) 我們(men)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指明了前進方向。

  近年來,我國主動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為(wei) 抓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超大規模市場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等優(you) 勢,積極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與(yu) 此同時,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大而不強、快而不優(you) 問題仍然突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還存在不少梗阻,如關(guan) 鍵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較高等。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必須清晰梳理並著力打通這些梗阻,為(wei)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撐。近些年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仍存在關(guan) 鍵領域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核心元器件、操作係統等技術研發和工藝製造落後於(yu) 國際先進水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jue) ,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展就會(hui) 受製於(yu) 人,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基礎就不牢固,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you) 的局麵也就難以根本扭轉。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瞄準全球數字技術基礎前沿領域和我國數字技術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牢牢掌握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強化數字基礎設施的統籌部署、協調布局、一體(ti) 建設、融通運用和普惠共享,鼓勵從(cong) 地區、行業(ye) 實際出發積極拓展應用場景。推進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和市場化流通交易,健全數據要素權益保護製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數據產(chan) 權製度體(ti) 係。

  降低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企業(ye) “上雲(yun) 用數賦智”等行動,推動企業(ye) 數字技術應用水平顯著提升。但從(cong) 結構上看,大型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意願強且轉型快、效果好,而中小企業(ye) 則大都轉型較慢。根本原因在於(yu) 數字化轉型的經濟技術門檻較高,許多中小企業(ye) 不願轉、不敢轉、不會(hui) 轉。解決(jue) 這些問題,必須著力降低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和成本。可以通過在重點行業(ye) 和區域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公共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鼓勵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開放數字化資源,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普惠性數字轉型服務;加快實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專(zhuan) 項行動,支持中小企業(ye) 向全業(ye) 務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延伸拓展;繼續大力推行普惠性“上雲(yun) 用數賦智”服務,推動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降低其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資金門檻。

  提升數字治理水平。數字技術的快速創新和應用,推動新業(ye) 態新模式競相湧現,給經濟社會(hui) 發展帶來一係列新變化新氣象。同時,由於(yu) 相關(guan) 規則、製度、機製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個(ge) 過程,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也給經濟社會(hui) 治理帶來嚴(yan) 峻挑戰。對此,要善於(yu) 總結、比對、提煉與(yu) 分析,把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及時上升為(wei) 製度和法規,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監管的公正、開放、透明和法治化水平,激發經營主體(ti) 創新活力和自律動力。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優(you) 化經濟社會(hui) 治理中的優(you) 勢和作用,不斷提升治理的精準性、協調性、有效性。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ti) 係,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台和開發利用端口,係統推進政務平台規範化、標準化、集約化建設。

  提高全民數字素質。目前,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3億(yi) ,但大部分人群都是較為(wei) 淺層次地觸及數字技術,缺乏運用數字技術的能力。要把提高全民數字素質作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社會(hui) 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全麵提升人民群眾(zhong) 運用數字技術的本領。同時,堅持法規約束與(yu) 教育引領相結合,不斷提高公民網絡文明素養(yang) ,強化數字社會(hui) 道德規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