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調查
發稿時間:2023-04-10 14:00:43 來源:《毛澤東(dong) 農(nong) 村調查文集》 作者:毛澤東(dong)
一 情況是逐漸了解的,需要繼續不斷的努力
認識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克思、恩格斯努力終生,作了許多調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學的共產(chan) 主義(yi) 。列寧、斯大林也同樣作了許多調查。
中國革命也需要作調查研究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中國是個(ge) 什麽(me) 東(dong) 西(中國的過去、現在及將來)。可惜很多同誌常是主觀主義(yi) ,自以為(wei) 是,完全不重視調查研究工作。
我們(men) 是信奉科學的,不相信神學。所以,我們(men) 的調查工作要麵向下層,而不是幻想。同時,我們(men) 又相信事物是運動的,變化著的,進步著的。因此,我們(men) 的調查,也是長期的。今天需要我們(men) 調查,將來我們(men) 的兒(er) 子、孫子,也要作調查,然後,才能不斷地認識新的事物,獲得新的知識。我們(men) 的調查工作,是要有耐心地、有步驟地去作,不要性急。我自己認識農(nong) 村,就是經過好幾年的工夫的。
記得我在一九二〇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階級鬥爭(zheng)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和一個(ge) 英國人作的《社會(hui) 主義(yi) 史》,我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鬥爭(zheng) ,階級鬥爭(zheng) 是社會(hui) 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可是這些書(shu) 上,並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蔣介石和陳獨秀。我隻取了它四個(ge) 字:“階級鬥爭(zheng) ”,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鬥爭(zheng) 。我做了四個(ge) 月的農(nong) 民運動,得知了各階級的一些情況,可是這種了解是異常膚淺的,一點不深刻。
後來,中央要我管理農(nong) 民運動。我下了一個(ge) 決(jue) 心,走了一個(ge) 月零兩(liang) 天,調查了長沙、湘潭、湘鄉(xiang) 、衡山、醴陵五縣。這五縣正是當時農(nong) 民運動很高漲的地方,許多農(nong) 民都加入了農(nong) 民協會(hui) 。國民黨(dang) 罵我們(men) “過火”,罵我們(men) 是“遊民行動”,罵農(nong) 民把大地主小姐的床滾髒了是“過火”。其實,以我調查後看來,也並不都是像他們(men) 所說的“過火”,而是必然的,必需的。因為(wei) 農(nong) 民太痛苦了。我看受幾千年壓迫的農(nong) 民,翻過身來,有點“過火”是不可免的,在小姐的床上多滾幾下子也不妨哩!
不過,在當時我對於(yu) 農(nong) 村階級的結合,仍不是十分了解的。到井岡(gang) 山之後,我作了尋烏(wu) 調查,才弄清了富農(nong) 與(yu) 地主的問題,提出解決(jue) 富農(nong) 問題的辦法,不僅(jin) 要抽多補少,而且要抽肥補瘦,這樣才能使富農(nong) 、中農(nong) 、貧農(nong) 、雇農(nong) 都過活下去。假若對地主一點土地也不分,叫他們(men) 去喝西北風,對富農(nong) 也隻給一些壞田,使他們(men) 半饑半飽,逼得富農(nong) 造反,貧農(nong) 、雇農(nong) 一定陷於(yu) 孤立。
當時有人罵我是富農(nong) 路線,我看在當時隻有我這辦法是正確的。當然,今天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是剝奪地主、富農(nong) 的所有權,而是減租減息。否則,是不能團結他們(men) 抗日的。貧農(nong) 與(yu) 雇農(nong) 的問題,是在興(xing) 國調查之後才弄清楚的,那時才使我知道貧農(nong) 團在分配土地過程中的重要性。
所以,從(cong) 我個(ge) 人調查農(nong) 村來說,是經過了六七年的時間的。現在你們(men) 有了過去同誌們(men) 的經驗,都可以走直路了,可以把六七年的工作,在幾個(ge) 月內(nei) 完成。今天同誌們(men) 的任務是腳踏實地去鑽,去努力,隻要不整天睡覺,一天就六小時的工作,也是可以獲得很多成績的,但需繼續不斷的努力。
二 方法
1.對立統一,階級鬥爭(zheng) ,是我們(men) 辦事的兩(liang) 個(ge) 出發點。當我們(men) 觀察一件事物時,第一步的觀察隻能看到這件事物的大體(ti) 輪廓,形成一般概念。好比一個(ge) 初來延安的人,開始他對延安的認識隻是一般的、籠統的。可是當他參觀了抗大、女大以及延安的各機關(guan) 學校之後,他采取了第二個(ge) 步驟,用分析方法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細細的研究和分析。然後第三步再用綜合法把對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綜合,得出整體(ti) 的延安。這時認識的延安就與(yu) 初來時認識的延安不同,他開始看見的是整個(ge) 的延安,現在看見的也是整個(ge) 的延安,但與(yu) 開始的了解不同了,現在他對延安就有了科學的認識和具體(ti) 的了解。觀察一個(ge) 農(nong) 村,也同樣是如此。
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寫(xie) 成的,先分析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的各部分,然後加以綜合,得出資本主義(yi) 運動的規律來。
這裏特別要注意的是分析。應該是分析而又綜合,就是在第二步驟的分析中,也有小的綜合。古人說:文章之道,有開有合。這個(ge) 說法是對的。蘇東(dong) 坡用“八麵受敵”法研究曆史,用“八麵受敵”法研究宋朝,也是對的。今天我們(men) 研究中國社會(hui) ,也要用個(ge) “四麵受敵”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jun) 事的四個(ge) 部分來研究,得出中國革命的結論。
如果我們(men) 觀察問題是走馬看花的,各樣都弄一點,這隻是空花費了時間,一事無成。所以,我們(men) 一定要把握住這方麵的觀點,這種觀點,就是對立統一和階級鬥爭(zheng) 。
像我上麵剛才講的分析法和綜合法,就是用這觀點。假如同誌們(men) 把這觀點用去分析農(nong) 村,你就可以知道農(nong) 村有些什麽(me) 階級,它們(men) 主要的特點是什麽(me) ,以及它們(men) 彼此的關(guan) 係怎樣。同誌們(men) 給我的問題中,有問到什麽(me) 是富農(nong) 。我以為(wei) 地主是以收租為(wei) 主;富農(nong) 是以雇工為(wei) 主,自己參加勞動;中農(nong) 是以不出賣勞動力為(wei) 主,經營自己的土地;貧農(nong) 是一定要出賣勞動力,靠自己的土地不夠生活;雇農(nong) 完全出賣勞動力,沒有土地。當然,這是指它們(men) 的主要標誌。
這樣分析了農(nong) 村中的各個(ge) 階級、階層及其生活概況,然後才能對農(nong) 村有正確的全麵的了解。
我們(men) 要用鑽研的方法來分析客觀,分析階級。對實際問題不應當熟視無睹,應當搗毀“牛皮公司”,應當經過自己頭腦深思熟慮,應當把理論與(yu) 實踐結合起來。
一九〇五年,列寧說推翻沙皇政府,俄國要組織工農(nong) 政府,而托洛茨基則認為(wei) 隻能組織工人政府。這就是托洛茨基沒有把理論與(yu) 實踐真正地結合起來。我們(men) 應當從(cong) 實踐中找出事物運動的規律來,產(chan) 生新的理論。如中國抗戰的持久性,長期性,就是抗戰的規律。今天同誌們(men) 下鄉(xiang) 去調查,就應該以這種觀點和方法指導自己的實踐,另方麵又從(cong) 實踐中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理論。
2.詳細地占有材料,抓住要點。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點或特點(矛盾的主導方麵)。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yi) ,列寧研究帝國主義(yi) ,都是收集了很多統計和材料,但並不是全部采取,而隻是采取最能表現特點的一部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就有同誌要問:“十樣事物,我調查了九樣,隻有一樣沒有調查,有沒有發言權?”我以為(wei) 如果你調查的九樣都是一些次要的東(dong) 西,把主要的東(dong) 西都丟(diu) 掉了,那末,仍舊是沒有發言權。
今天中國主要的矛盾是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成為(wei) 次要的。西安事變前主要矛盾在國共兩(liang) 黨(dang) 之間,而西安事變後,主要矛盾則在中日之間。因此,今天無論解決(jue) 任何問題,都應該以這個(ge) 主要矛盾作為(wei) 認識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出發點。假若丟(diu) 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細微末節,猶如見樹木而不見森林,仍是無發言權的。
所以,我們(men) 做綜合工作時,不要陷於(yu) 狹隘的經驗論。
三 答複幾個(ge) 問題
同誌們(men) 提了很多問題,隻能答複一部分。有些問題也不能答複,因為(wei) 要全部答複了,同誌們(men) 便可以不必下鄉(xiang) 。而這許多問題又必須親(qin) 自下鄉(xiang) 調查後才能了解,依據不同的具體(ti) 對象和情況,而有不同的解決(jue) 。
怎樣開調查會(hui) ?一個(ge) 調查會(hui) 不僅(jin) 提出問題,而且要有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參加調查會(hui) 最好有三五人。我在興(xing) 國調查中,知道地主占有土地達百分之四十,富農(nong) 占有土地達百分之三十,地主、富農(nong) 所共有的公堂土地為(wei) 百分之十,總計地主與(yu) 富農(nong) 占有土地百分之八十,中農(nong) 、貧農(nong) 隻占有百分之二十。但是,地主人口不過百分之一,富農(nong) 人口不過百分之五,而貧農(nong) 、中農(nong) 人口則占百分之八十。一方麵以百分之六的人口占有土地百分之八十,另方麵以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則僅(jin) 占有土地百分之二十。因此得出的結論,隻有兩(liang) 個(ge) 字:革命。因而也益增革命的信心,相信這個(ge) 革命是能獲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擁護和讚助的。
怎樣找調查的典型?調查的典型可以分為(wei) 三種:一、先進的,二、中間的,三、落後的。如果能依據這種分類,每類調查兩(liang) 三個(ge) ,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
如何收集和整理材料?都必須自己親(qin) 身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找出經驗來,用這些經驗再隨時去改進以後的調查和整理材料的工作。
怎樣使對方說真話?各個(ge) 人特點不同,因此,要采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一點是要和群眾(zhong) 做朋友,而不是去做偵(zhen) 探,使人家討厭。群眾(zhong) 不講真話,是因為(wei) 他們(men) 不知道你的來意究竟是否於(yu) 他們(men) 有利。要在談話過程中和做朋友的過程中,給他們(men) 一些時間摸索你的心,逐漸地讓他們(men) 能夠了解你的真意,把你當做好朋友看,然後才能調查出真情況來。群眾(zhong) 不講真話,不怪群眾(zhong) ,隻怪自己。
我在興(xing) 國調查中,請了幾個(ge) 農(nong) 民來談話。開始時,他們(men) 很疑懼,不知我究竟要把他們(men) 怎麽(me) 樣。所以,第一天隻是談點家常事,他們(men) 臉上沒有一點笑容,也不多講。後來,請他們(men) 吃了飯,晚上又給他們(men) 寬大溫暖的被子睡覺,這樣使他們(men) 開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點笑容,說得也較多。到後來,我們(men) 簡直毫無拘束,大家熱烈地討論,無話不談,親(qin) 切得像自家人一樣。
其他問題也不必多談,還是讓你們(men) 早日下去親(qin) 自調查為(wei) 好。
根據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的《毛澤東(dong) 農(nong) 村調查文集》刊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