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長明:雄安新區住房製度改革探索與實踐
發稿時間:2023-03-31 11:16:33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3月26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主辦,中共吳江區委、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區域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暨‘吳江實踐’高層研討會(hui) ”在蘇州市吳江區召開。本文為(wei) 河北雄安新區住房管理中心主任陸長明的經驗交流內(nei) 容。

住房製度改革是經濟體(ti) 製改革的重要領域,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重要場景。我匯報交流的題目是《雄安新區住房製度改革探索和實踐》。
雄安新區是一座年輕的城市。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做出的曆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6年日夜奮戰,雄安新區已經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重要階段。當前,城市框架全麵拉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雛形初步顯現,疏解項目加快落地,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綜合承載能力和聚集吸引能力、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加強,一座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推動住房工作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雄安新區特色、可學可鑒可推廣的住房保障新路,是黨(dang) 中央賦予雄安新區的重要使命。
為(wei) 什麽(me) 雄安的住房工作一定要創新呢?歸納起來雄安新區有“四個(ge) 不同”,決(jue) 定了必須改革創新。一是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雄安新區白紙一張起步,後發優(you) 勢顯著,沒有曆史包袱。以往不合理、不理想、想幹而幹不成、幹不了的事,在這裏有機會(hui) 幹,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看的更遠。二是城市的戰略任務不同。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可疏解到雄安新區等地。這決(jue) 定著雄安在產(chan) 業(ye) 結構和發展模式上不同於(yu) 一般城市,土地資源稀缺的程度更加明顯。三是住房供應和保障對象不同。雄安住房主要保障對象三類:第一類來自北京疏解單位的員工;第二類來自全國各地為(wei) 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服務的人才;第三類是為(wei) 了追求理想到雄安來就業(ye) 創業(ye) 的青年人。這三類人員情況不同,在住房方麵的主要矛盾不同,訴求也不同。四是承擔的曆史責任不同。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新引擎,中央對雄安新區要求很高,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建設“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住房工作也必須引領新方向。為(wei) 此,我們(men) 在住房製度改革方麵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聚焦服務疏解,構建新型的住房製度體(ti) 係。安居才能樂(le) 業(ye) ,如何讓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住房問題是首要問題。我們(men) 圍繞疏解單位和引進人才多樣化的住房需求,出台了涵蓋住房租賃、住房銷售、商業(ye) 辦公用房租售、共用產(chan) 權住房管理、住房公積金等一攬子政策文件,構建起一套完整可落地的住房政策體(ti) 係,明確住房保障基本原則、保障對象、住房類型、保障方式等基本問題,具有雄安新區特色的“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新型住房製度基本形成,受到疏解單位及其員工、各類人才和新市民、青年人的歡迎。
第二,聚焦職住平衡,打造生態宜居樣板。據統計,2021年我國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時耗是36分鍾,北京、深圳等大城市60分鍾以上的極端通勤比例呈現上升趨勢,人口跨區域長距離通勤、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亟待解決(jue) 。雄安新區設立之初,將“產(chan) 城融合、職住平衡”理念貫穿規劃建設全過程,優(you) 化職住空間布局,探索“職住平衡”短期和長期實現路徑,達到一企業(ye) 一方案、一項目一方案的精準服務。根據疏解節奏和人口導入規模,居住片區建設一般比產(chan) 業(ye) 項目提前半年以上交付。堅持建一片、成一片,同步配套商業(ye) 服務及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ti) 係,打造15分鍾社區生活圈。產(chan) 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初步呈現。
第三,聚焦租購並舉(ju) ,優(you) 化多元住房供給。堅持保障基本、兼顧差異,建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ti) 係,合理規劃建設商品住房、共有產(chan) 權住房、機構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四類住房,滿足多層次個(ge) 性化住房需求。大力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在新建片區市場化項目中,配置不低於(yu) 30%的“隻租不售”型住房,提供品質優(you) 良、供應充足、租賃關(guan) 係穩定的租賃住房。繼今年1月5日首批人才公寓投運後,3月11日首個(ge) 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正式掛牌,1000餘(yu) 套房源全部軟裝交付、拎包入住,已經籌集到位的近萬(wan) 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還將陸續推向市場。銷售型住房方麵。除市場化商品住房外,雄安新區還在市場化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共有產(chan) 權住房,麵向特定條件的人才供應,購買(mai) 5年後,個(ge) 人可增持政府持有部分產(chan) 權,轉化為(wei) 完全產(chan) 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提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雄安率先落實,實行現房銷售、精裝交付,所見即所得、交房即交證。這是開先河之舉(ju) ,很多地方長期想幹沒有幹成的,在雄安新區實現了。
第四,聚焦房住不炒,促進住房市場健康發展。黨(dang) 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住房政策備受關(guan) 注。新區堅決(jue) 不搞大規模商業(ye) 房地產(chan) 開發,完善多層次住房供給政策和市場調控體(ti) 製,建立嚴(yan) 禁投機的長效機製,構建供需匹配、結構合理、流轉有序、支出與(yu) 消費能力相適應的住房供應格局。具體(ti) 說有三個(ge) 明確:一是明確保障對象。堅持統籌謀劃、分類保障,對疏解單位轉移人員和引進人才精準保障,符合條件的可購買(mai) 一套商品住房或共有產(chan) 權住房;其他人員主要通過租賃住房解決(jue) ,推動所有雄安人住有所居。二是明確定價(jia) 機製。構建了供地、供房與(yu) 地價(jia) 、房價(jia) 聯動的“兩(liang) 供兩(liang) 價(jia) ”機製,市場化項目住房按照“成本+稅費+合理利潤”方式測算備案價(jia) 格,引導房價(jia) 保持在合理區間。定期開展住房租賃市場調查,公布租金參考價(jia) 和租房指南,提高市場主體(ti) 積極性和運營水平。三是明確租售同權。通過租房解決(jue) 住房問題,在教育、醫療、就業(ye) 等公共服務領域落實“租售同權”,樹立“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住房消費新理念。
第五,聚焦數字賦能,提升數字房管能級。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建設數字中國。住房承載信息量大、關(guan) 聯度高、涉及麵廣,在數字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中應走在前麵。雄安新區依托信息化平台和區塊鏈技術,建設以“數字房管”為(wei) 引擎的“大房管”係統,整合房屋交易、租賃住房、安置住房、保租房、公積金、智慧物業(ye) 等子係統,推進住房管理工作一網統管、一網通辦,實現租房、買(mai) 房、貸款等各類業(ye) 務掌上辦、一鍵辦,樹立數實融合新標杆。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按照“對標國內(nei) 先進、定位全國領先”思路,打造“租購並舉(ju) 、職住平衡的宜居雄安”中國式現代化雄安住房場景,在住房製度改革方麵做出更多有價(jia) 值的探索與(yu) 實踐,為(wei) 雄安新區打造“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來典範城市貢獻住房力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