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常紀文

文章

行業擴容後全國碳交易金額將有較大提高

發稿時間:2023-02-18 10:34:17   來源:中新經緯   作者:常紀文

  在“雙碳”目標要求推動下,中國碳市場穩步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額已突破百億(yi) 元。而隨著未來多地政府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民航等非發電行業(ye) 企業(ye) 納入全國碳市場,又將對全國碳市場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目前全國碳交易以大宗協議為(wei) 主,這種趨勢會(hui) 一直持續嗎?就此,中新經緯專(zhuan) 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

  中新經緯: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量逾5088.9萬(wan) 噸,總成交額28.14億(yi) 元。您如何看待這一成績?

  常紀文:中國全國性碳市場發展才剛剛起步,很多製度還不成熟,而且交易的範圍也僅(jin) 限於(yu) 發電行業(ye) 。加上我們(men) 處於(yu) 發展中階段,按照發展中階段的價(jia) 格來計算,28億(yi) 元的成績來之不易。

  中新經緯:交易數據還顯示,目前全國碳市場交易以大宗協議為(wei) 主,占比達87.8%。為(wei) 何會(hui) 如此?未來這一趨勢是否將持續?

  常紀文:市場剛開始活躍程度不高,進一步活躍需要更多的市場主體(ti) 參與(yu) 進來,所以目前以協議為(wei) 主。像股票交易一樣搞競價(jia) 交易需要更多市場主體(ti) ,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今後協議交易也還會(hui) 存在。不過,隨著參與(yu) 交易的行業(ye) 越來越多,企業(ye) 越來越多,以後掛牌競價(jia) 交易也會(hui) 逐步增多,而這種交易方式可能也更加及時有效。目前歐洲就主要以競價(jia) 拍賣為(wei) 主,以後我們(men) 可能也會(hui) 這樣,這是跟碳市場的發展階段、市場的發育程度有密切關(guan) 係的。

  中新經緯:上海聯交所的數據顯示,全國碳市場每日收盤價(jia) 在41-62元/噸之間,所有交易的成交均價(jia) 為(wei) 45.61元/噸。而2021年全國碳市場交易每日收盤價(jia) 在40元-60元/噸之間波動。您如何看待碳市場交易價(jia) 格的超穩定性?

  常紀文:從(cong) 價(jia) 格波動來說,這其實已經很大了,波幅達到50%。而且關(guan) 鍵要看當前碳市場價(jia) 格是否和中國的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們(men) 不能因為(wei) 碳交易阻礙經濟的發展,碳交易既要促進經濟的發展,也要促進碳減排。未來,在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中,隨著碳減排力度的加大,碳指標可能會(hui) 越來越稀缺,價(jia) 格也會(hui) 有一定程度的上漲。

  另外,跟國際上的碳交易價(jia) 格接軌需要一個(ge) 長期的過程。如果參考歐洲的價(jia) 格來確定中國的價(jia) 格,中國的一些企業(ye) 就幹不下去了。所以碳交易價(jia) 格不能脫離中國的國情定得太高,阻礙中國經濟發展是不行的。我們(men) 要實現雙贏,既要堅持碳排放,也要實現既定經濟發展目標。

  中新經緯:從(cong) 數據還能看出,2022年11月、12月碳市場的成交量分別為(wei) 730萬(wan) 噸、2625萬(wan) 噸,兩(liang) 個(ge) 月總成交量占年總交易量的66%。為(wei) 何會(hui) 出現這種比較集中的現象?

  常紀文:這主要是因為(wei) 年底的時候需要交割,算總賬的時候交易需求主體(ti) 會(hui) 增多,價(jia) 格也會(hui) 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中新經緯:目前,北京市已將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民航等共八類非發電行業(ye) 企業(ye) 納入2022年全國碳市場名單,未來多地政府可能會(hui) 跟進。這將對2023年的全國碳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常紀文:這符合生態環境部“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的行業(ye) 覆蓋範圍”的要求。從(cong) 一個(ge) 行業(ye) 擴展到九大行業(ye) ,可以預計2023年、2024年,全國碳交易金額應該會(hui) 有較大的提高。中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碳市場,未來可能有以下幾個(ge) 特點:第一,交易的區域全球最大;第二,交易的配額全球最大。

  這將為(wei) 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發揮交易應有的作用,因為(wei) 交易既能夠產(chan) 生經濟效益,提升企業(ye) 的積極性,同時也會(hui) 從(cong) 整體(ti) 上減少碳排放。不過,未來碳市場還是要和碳減排相結合。碳市場不是碳減排的唯一方式,今後我們(men) 還將要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在能源的綠色低碳化、工業(ye) 減排、農(nong) 業(ye) 減排、交通減排、建築減排等方麵發力。減排是未來最重要的,而碳交易隻是作為(wei) 促進減排的一個(ge) 輔助經濟手段。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