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夯實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發稿時間:2023-01-12 13:38:01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張超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是我們(men) 黨(dang) 結合時代發展主題、總結曆史經驗、分析國內(nei) 外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men) 必須完整準確全麵把握“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戰略意義(yi) 、科學內(nei) 涵和實踐路徑,大力發展科技第一生產(chan) 力、集聚人才第一資源、激發創新第一動力,築牢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深刻認識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複興(xing) 和百年變局的製高點上,首次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ti) 謀劃、係統部署,充分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未來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與(yu) 把握。協同配合、係統集成三者高質量發展,對於(yu)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yi) 和重大的現實意義(yi) 。

  教育是基礎、科技是動力、人才是主體(ti) ,三者辯證統一。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yang) 靠教育。縱觀人類文明發展曆程,引領世界發展中心的轉移,總是與(yu) 人才中心的轉移、科學中心的轉移相生相伴。高質量的教育培養(yang) 高素質的人才,為(wei) 科技進步提供人才保證;高素質的人才和各方麵科研成果,又為(wei) 發展更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提供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三者相輔相成、彼此促進,唯有把三者緊密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協同發展,才能發揮出最大效能。

  實現強國目標,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實力、人才是保障。麵對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唯有占領科技競爭(zheng) 的製高點,才能避免受製於(yu) 人。科技競爭(zheng) 的核心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競爭(zheng) 的本質是教育競爭(zheng) 。我們(men) 要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以重大應用需求為(wei) 牽引,一體(ti) 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邁上新征程,我們(men) 必須把教育事業(ye) 作為(wei) 推動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先手棋”抓實抓好。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我們(men) 黨(dang) 立誌於(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偉(wei) 業(ye) ,需要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奮鬥終身的人才繼往開來、團結奮鬥。新征程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在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上,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努力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dang) 的事業(ye) 薪火相傳(chuan) 、後繼有人。

  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民族振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基石,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從(cong) 曆史上看,強國發展之路都與(yu) 發達的教育體(ti) 係有著密切關(guan) 係。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深化對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的認識,以更高遠的曆史站位、更寬廣的思路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建立健全現代化教育體(ti) 係,努力培養(yang) 出更多滿足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各類人才。

  教育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享受優(you) 質公平的高水平教育,是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熱切期盼。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認真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具體(ti) 實踐。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持續優(you) 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使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科技自立自強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根本支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奮進新征程,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科技自立自強的極端重要性,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ye) 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當前,我國對一些尖端技術還沒有完全實現自主可控,在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麵臨(lin) 著“卡脖子”局麵。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men)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隻有堅定不移加強自主創新,牢牢將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才更加安全、更為(wei) 可靠。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格局中孕育著新機遇。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速滲透融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就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加快搶占科技創新製高點,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以科技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在世界經濟體(ti) 係中全麵塑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我國製度優(you) 勢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法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最大的優(you) 勢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men) 成就事業(ye) 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以來,黨(dang) 依靠社會(hui) 主義(yi)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成功實施一係列重大創新成果,取得諸多輝煌成就。奮進新時代,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場深刻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變革,必須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在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努力破除一切製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製度藩籬,凝聚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磅礴力量。

  人才引領驅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隻有重視人才、用好人才,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才能不斷發展,中華民族才能贏得未來。

  從(cong) 黨(dang) 的曆史來看,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建黨(dang) 之初就堅持把最優(you) 秀的人才吸引到黨(dang) 組織裏來,團結和支持各方麵人才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建功立業(ye) ,為(wei) 奪取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新中國成立後,黨(dang) 更加注重培養(yang) 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一代又一代優(you) 秀人才接續投身黨(dang) 的偉(wei) 大事業(ye) ,寫(xie) 下了波瀾壯闊的動人篇章。踏上新征程,我們(men) 必須傳(chuan) 承好、發揚好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引導廣大人才繼續愛黨(dang) 報國、敬業(ye) 奉獻、服務人民。

  從(cong) 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來看,人才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強大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大局的關(guan) 鍵位置,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各方麵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從(cong)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來看,人才是實現共同富裕、民族複興(xing) 的重要保障。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我們(men) 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才是關(guan) 鍵因素。要按照建設人才強國戰略部署,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使用人才,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人才隊伍,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係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shu) 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