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連續三年提出對綠色發展加大金融支持
發稿時間:2022-12-22 14:33:05 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據新華社12月16日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12月15日-16日在京召開。會(hui) 議提出,要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建設美麗(li) 中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據新京報統計,這是連續第三年提到對綠色發展加大金融支持。在二十大報告中,“推動綠色發展”也單獨成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綠色轉型是我國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必須開展的一項工作,過去幾年成績巨大,但目前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一些地方轉型的能力不足。主要是經濟基礎較差、特色產(chan) 業(ye) 和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缺乏、技術和人才儲(chu) 備不足導致整體(ti) 競爭(zheng) 力不強的一些地區,有的仍然在依靠或者希望依靠房地產(chan) 拉動經濟,這些地區開展綠色轉型還存在一些困難。
二是“先立後破”方麵有一些薄弱環節。其一是經濟產(chan) 業(ye) 的“先立後破”,有的地方基礎薄弱,新的產(chan) 業(ye) 還沒發展起來,又急於(yu) 關(guan) 停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出現產(chan) 業(ye) 發展“青黃不接”的現象。其二是能源的“先立後破”,開展綠色轉型,必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的新能源,但是風力發電站、光伏發電站、儲(chu) 能設施、電網等相關(guan) 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浩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實現的,在這個(ge) 長期過程中,要繼續發揮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能源保供作用,不搞“一刀切”,也不搞齊步走。
他表示,轉型的節奏必須結合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不斷作出科學調整,總體(ti) 上穩中求進地推進。
在金融支持綠色發展方麵,當前,我國已逐漸搭建起相對全方位的綠色金融生態體(ti) 係,綠色信貸、綠色債(zhai) 券規模均居世界前列。對於(yu) 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綠色發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認為(wei) ,一方麵是提供資金,另一方麵要發揮價(jia) 格發現的能力。他建議適當有序地增加碳交易市場的金融產(chan) 品種類,因為(wei) 金融產(chan) 品在交易過程中會(hui) 反映出碳排放真實成本,有利於(yu) 形成有效的碳價(jia) 格,用來指導碳排放。
也有銀行業(ye) 人士表示,綠色金融發展體(ti) 係依然不夠,麵臨(lin) 的一些問題需要加快研究和解決(jue) ,核心是要轉變銀行自身的經營管理體(ti) 係,通過提升自身的專(zhuan) 業(ye) 性推進綠色金融的作用。ESG的業(ye) 務評價(jia) 、行業(ye) 標準、數據統計、風險管理、信息披露,形成有利於(yu) 綠色金融發展配套的體(ti) 係。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還提到,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找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在去年會(hui) 議新聞稿中,也有“要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的表述。此外,今年多地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實施意見中同樣提到技術攻關(guan) 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yu) 管理學院副院長尹海濤分析稱,綠色低碳領域技術布局,幾乎都會(hui) 覆蓋三大部分,即減量、替代和捕捉。減量、節約能源是首要的,需要通過降低能耗技術來控製一些諸如工業(ye) 、建築等產(chan) 業(ye) 單位產(chan) 值的能耗。其次,是要向可再生能源布局並突破一些關(guan) 鍵技術。諸如光能、風能穩定性不強且具有間歇性,因此儲(chu) 能技術就變得尤為(wei) 重要。最後是對於(yu) 末端的碳捕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