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hui)

文章

歐盟碳市場改革慢火出爐

發稿時間:2022-12-22 13:57: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翁東(dong) 輝

  新通過的歐盟碳排放交易體(ti) 係(ETS)改革方案向歐洲工業(ye) 界發出了一個(ge) 明確信號,即投資綠色技術是有回報的。改革後的歐盟碳市場將覆蓋幾乎所有經濟部門。碳邊境調節機製(CBAM)本質上是對特定進口產(chan) 品征收的碳稅,意在保護歐盟境內(nei) 的氣候行動,避免歐洲企業(ye) 將生產(chan) 外包給排放目標較低的國家而造成“碳泄漏”。此舉(ju) 實際上是對歐盟企業(ye) 的一種保護,不過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其他出口國和地區的準入門檻。預計ETS改革和CBAM實施將對國際貿易產(chan) 生較大影響,國際社會(hui) 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碳排放市場規則對話機製,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全球範圍減排目標。

 
  日前,歐洲議會(hui) 和歐盟各成員國經過馬拉鬆式談判,終於(yu) 就歐盟碳排放交易體(ti) 係(ETS)改革方案達成協議,並確定碳邊境調節機製(CBAM)將從(cong) 2026年正式實施,從(cong) 而為(wei) 歐洲實現氣候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該協議被認為(wei) 是歐洲實現“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削減55%目標”的關(guan) 鍵。歐盟的遠期目標是,到2050年淨排放量降至零,實現碳中和。
 
  為(wei) 了實現《京都議定書(shu) 》確立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歐盟於(yu) 2005年建立氣候政策體(ti) 係。歐盟將減排目標分配給各成員國,再由各成員國根據國家分配計劃分配給各企業(ye) ,各企業(ye) 通過技術升級、改造等手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可將用不完的排放權轉賣——這是ETS的初衷。歐盟ETS覆蓋範圍包括1.2萬(wan) 多座電站、工廠及其他工業(ye) 設施,幾乎占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一半。
 
  曆經17年共3個(ge) 階段的實施,ETS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總量控製與(yu) 交易體(ti) 係,達到了減排承諾目標。新通過的改革方案將進一步推動歐盟綠色計劃的實施。正如歐洲議員所言,改革計劃“向歐洲工業(ye) 界發出了一個(ge) 明確信號,即投資綠色技術是有回報的”。改革後的歐盟碳市場將覆蓋幾乎所有經濟部門。為(wei) 此,ETS還將為(wei) 歐洲工業(ye) 部門提供更多資金用於(yu) 技術創新和能源係統現代化升級,以鼓勵歐盟國家加快綠色發展步伐。
 
  CBAM即“碳關(guan) 稅”,主要用來平衡在ETS下運營的歐盟產(chan) 品的碳價(jia) 格和進口商品的碳價(jia) 格。其方式是,通過迫使企業(ye) 購買(mai) CBAM證書(shu) 來支付生產(chan) 國碳價(jia) 格與(yu) 歐盟ETS碳配額價(jia) 格之間的價(jia) 差。CBAM本質上是對特定進口產(chan) 品征收的碳稅,意在保護歐盟境內(nei) 的氣候行動,避免歐洲企業(ye) 將生產(chan) 外包給排放目標較低的國家而造成“碳泄漏”。因此,歐盟此舉(ju) 實際上是對歐盟企業(ye) 的一種保護,但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其他出口國和地區的準入門檻,在實際操作中還可能與(yu) 世貿組織規則相衝(chong) 突。
 
  根據協議,CBAM將從(cong) 2023年10月開始試運行,過渡期至2025年底,過渡期間受影響的企業(ye) 隻需要履行報告義(yi) 務,以便於(yu) 收集數據。同時,向相關(guan) 行業(ye) 提供的免費二氧化碳證書(shu) 將在2034年之前完全淘汰。
 
  歐盟碳關(guan) 稅涉及麵大,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對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造成重大影響。除了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等高耗能、排放集中的行業(ye) 外,最新協議還增加了氫能、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以及一些下遊產(chan) 品,如螺釘和螺栓等鋼鐵製品。在過渡期結束前,歐委會(hui) 還會(hui) 評估是否將範圍擴大到其他有碳泄漏風險的商品乃至其下遊產(chan) 品,包括有機化學品和聚合物。其目標是到2030年將ETS涵蓋的所有商品包括在內(nei) 。
 
  歐委會(hui) 將負責CBAM的執行和監管,這意味著歐洲氣候政策的權力將更多地集中到歐委會(hui) 手中。協議規定,到2027年底,歐盟委員會(hui) 將對CBAM進行全麵審查,包括評估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取得的進展,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的影響。在正式實施碳關(guan) 稅前,歐委會(hui) 將完成針對歐盟出口貨物的碳泄漏風險評估,並在必要時提出符合世貿組織的立法提案來應對這一風險。此外,歐盟還將籌集約4750萬(wan) 歐元津貼用於(yu) 應對與(yu) 出口相關(guan) 的碳泄漏風險。
 
  另據媒體(ti) 報道,歐洲議會(hui) 還在推動設立一個(ge) 社會(hui) 氣候基金,支持弱勢家庭、微型企業(ye) 和運輸用戶,以應對建築物排放交易係統、道路運輸和其他部門燃料排放交易係統的價(jia) 格影響。該基金預計將籌集金額867億(yi) 歐元。其中,歐盟各國政府計劃通過共同融資籌集基金份額的25%,並通過出售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許可獲得資金支持。
 
  新方案還呼籲建立一個(ge) 平行的碳市場,以涵蓋從(cong) 2027年開始用於(yu) 為(wei) 汽車提供動力和為(wei) 建築物供暖的化石燃料。同時,歐盟政策製定者同意限製碳價(jia) 。不過市場人士普遍預計,這隻是紙上談兵,不太可能限製住碳價(jia) 格的飆漲。今年歐盟基準碳交易價(jia) 格比去年上漲了50%,目前已經接近每噸90歐元,市場預測今年底將突破每噸100歐元。
 
  慢火出爐的歐盟碳市場改革能否順利實施目前尚未可知,但這個(ge) 雄心勃勃的綠色計劃依舊值得稱讚。需要關(guan) 注的是,該計劃同時意味著歐盟市場的準入門檻將會(hui) 越來越高,出口利潤將會(hui) 被擠壓,出口企業(ye) 需要切實加快工藝改造落實節能減排,向綠色新能源轉型。預計歐盟ETS改革和CBAM實施將對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產(chan) 生較大影響。因此,國際社會(hui) 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碳排放市場規則對話機製,形成通用的碳排放計算標準,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全球範圍減排目標。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