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隔5年再迎"全麵體檢",有何意義?
發稿時間:2022-12-06 09:21: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li)
時隔5年,中國經濟將再次迎來“全麵體(ti) 檢”。近日,國務院印發通知,決(jue) 定於(yu) 2023年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經濟普查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數據必須“千真萬(wan) 確”。數據質量是經濟普查的生命線,是檢驗經濟普查工作成功與(yu) 否的唯一標準。要強化事前事中事後數據質量檢查核查,切實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可信。
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yu) 人口普查、農(nong) 業(ye) 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對象覆蓋我國境內(nei) 從(cong) 事第二產(chan) 業(ye) 和第三產(chan) 業(ye) 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chan) 業(ye) 活動單位和個(ge) 體(ti) 經營戶,每5年進行一次,目前我國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別開展了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我國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後開展的首次大型普查。2018年“四經普”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成就舉(ju) 世矚目,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通過經濟普查,將實現對我國第二產(chan) 業(ye) 和第三產(chan) 業(ye) 的全方位掃描和深層次體(ti) 檢,更好掌握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全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家底”,全麵了解新時期經濟運行狀況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變化、新特征,並為(wei) 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製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由於(yu) 普查對象數量龐大、經營情況複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經濟普查被稱為(wei) 和平時期的一次重大社會(hui) 動員。特別是第五次經濟普查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chan) 出調查,沒有先例可循,調查內(nei) 容增多、技術要求提高、工作難度加大,既要做好普查的組織實施,也離不開廣大普查對象的理解和支持。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定,經濟普查對象有義(yi) 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應當如實、按時填報經濟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經濟普查數據;應當按照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的要求,及時提供與(yu) 經濟普查有關(guan) 的資料。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