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個務必”的思想內涵與曆史意義
發稿時間:2022-11-03 10:49:31 來源:光明網 作者:史小寧
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告誡全黨(dang) 同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絢麗(li) 的華章”。如此強調“三個(ge) 務必”,既是進一步彰顯黨(dang) 性與(yu) 人民性內(nei) 在統一,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現實需要,又是時刻保持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的理論自覺和政治清醒,不斷以黨(dang) 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hui) 革命的現實選擇,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ei) 涵和曆史意義(yi) 。
“三個(ge) 務必”要求全黨(dang) 同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ti) 現著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黨(dang) 性原則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實踐宗旨,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於(yu) 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也是黨(dang) 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ti) 現。忘記初心和使命,我們(men) 黨(dang) 就會(hui) 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就會(hui) 失去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政治本色和生機活力,就會(hui) 失去黨(dang) 性與(yu) 人民性相統一的價(jia) 值取向。在這裏,黨(dang) 性就是指一個(ge) 政黨(dang) 所固有的本質特性,具體(ti) 而言,我們(men) 要站在無產(chan) 階級和人民大眾(zhong) 立場,站在黨(dang) 性和黨(dang) 的政策的立場。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黨(dang) 性與(yu) 人民性從(cong) 來都是一致的、內(nei) 在統一的,沒有脫離黨(dang) 性的人民性,也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dang) 性,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從(cong) “三個(ge) 務必”的視角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極端重要性,這是對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使命和行動價(jia) 值的鮮明宣示,對於(yu) 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yi) 。正是基於(yu) 此,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三個(ge) 務必”要求全黨(dang) 同誌“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蘊含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斷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的力量源泉,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以貫之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財富。70多年前,在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毛澤東(dong) 同誌首次提出,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之所以提出“兩(liang) 個(ge) 務必”對全黨(dang) 同誌進行警醒,就是因為(wei) 以毛澤東(dong) 為(wei) 代表的黨(dang) 中央預見到革命即將勝利,但是“黨(dang) 內(nei) 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le) 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此,如何使全黨(dang) 同誌在勝利麵前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後經受住執政考驗,防止出現驕傲自滿、脫離群眾(zhong) 而導致人亡政息的危險,就成為(wei) 當時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革命黨(dang) 向執政黨(dang) 轉變麵臨(lin) 的全新的曆史課題。正是在“兩(liang) 個(ge) 務必”的正確指導下,我們(men) 創造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根本製度前提和製度基礎。在“三個(ge) 務必”中對“兩(liang) 個(ge) 務必”的一以貫之,充分體(ti) 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麵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重大考驗時深邃的理論自覺、曆史自覺和實踐自覺。
“三個(ge) 務必”要求全黨(dang) 同誌“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反映著新時代深入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的根本要求,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曆史經驗的凝練總結和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的實踐要求。回顧曆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是在鬥爭(zheng) 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鬥爭(zheng) 精神貫穿於(yu)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時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錘煉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畏強敵、不懼風險、勇於(yu) 自我革命、敢於(yu) 善於(yu) 鬥爭(zheng) 的政治品格。新時代以來的十年,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挑戰、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的新考驗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總布局的新要求,我們(men) 經曆了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的三件大事,取得了曆史性勝利,靠的就是我們(men) 義(yi) 無反顧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唯有主動迎戰、堅決(jue) 鬥爭(zheng) 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yan) 、求得發展,逃避退縮、妥協退讓隻會(hui) 招致失敗和屈辱,隻能是死路一條。隻有發揚鬥爭(zheng) 精神、把握鬥爭(zheng) 方向、堅定鬥爭(zheng) 意誌、掌握鬥爭(zheng) 規律、增強鬥爭(zheng) 本領,才能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解決(jue) 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另一方麵,“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還突出地體(ti) 現在勇於(yu) 自我革命上。如何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的曆史周期率?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的窯洞裏給出了第一個(ge) 答案,就是“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在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內(nei) 還存在對堅持黨(dang) 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落實黨(dang) 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等問題,這致使黨(dang) 內(nei) 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和奢靡之風盛行,執行不力的現象普遍存在。針對這些問題,我們(men) 黨(dang) 深入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使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麵鞏固、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消除了黨(dang) 、國家、軍(jun) 隊內(nei) 部存在的嚴(yan) 重隱患,成功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ge) 答案。這是確保黨(dang) 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的顯著標誌。因此,在“三個(ge) 務必”中再次呈現堅持敢於(yu) 鬥爭(zheng) 、堅持自我革命這一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價(jia) 值。
總之,“三個(ge) 務必”思想內(nei) 涵豐(feng) 富、曆史意義(yi) 深遠,三個(ge) 部分相互聯係、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共同生成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黨(dang) 自信,並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為(wei) 黨(dang) 在新時代的革命性重塑和革命性鍛造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係西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