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發稿時間:2022-10-31 14:02:32   來源:經濟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我們(men) 邀請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詳細解讀。

  主持人:經濟日報記者 李芃達

  嘉 賓: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chan) 業(ye) 室主任、研究員 魏琪嘉

  賽迪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工業(ye) 運行研究室主任 喬(qiao) 寶華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chan) 業(ye) 所工業(ye) 室主任、研究員 付保宗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主持人:如何建設好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魏琪嘉: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重要特征是創新引領,實現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使科技創新在實體(ti) 經濟中的貢獻度不斷提高,現代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不斷增強,人力資源支撐實體(ti) 經濟作用不斷優(you) 化。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you) 先,以規模、體(ti) 係、結構、韌性四方麵為(wei) 主要著力點。一是做大總量規模。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特征要求產(chan) 業(ye) 體(ti) 係在總量上必須與(yu) 之相匹配,產(chan) 業(ye) 規模大是其他優(you) 勢發揮作用的基礎。二是完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當前我國產(chan) 業(ye) 體(ti) 係門類齊全,220多種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世界第一,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優(you) 勢明顯,應進一步發揮這種優(you) 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三是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隻有優(you) 化結構才能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效率,從(cong) 而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四是提升產(chan) 業(ye) 韌性。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直接決(jue) 定產(chan) 業(ye) 體(ti) 係抗風險、抗衝(chong) 擊能力,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要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各環節有效順暢運轉。

  喬(qiao) 寶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包括五方麵內(nei) 容。一是創新引領。要把創新擺在首要位置,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二是協同融合。要推動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推進工業(ye) 化與(yu) 信息化、先進製造業(ye) 與(yu)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三是綠色低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you) 化能源結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要推動綠色設計、采購、物流、製造、消費、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發展。四是安全高效。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效率是發展的關(guan) 鍵。既要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又要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五是開放合作。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要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加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付保宗: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可以概括為(wei) “五化”:一是產(chan) 業(ye) 結構高端化,即產(chan) 業(ye) 技術密集度和附加值相對較高;二是產(chan) 業(ye) 模式數字化,即數字技術得到廣泛滲透和應用;三是產(chan) 業(ye) 形態綠色化,即產(chan) 業(ye) 發展踐行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四是產(chan) 業(ye) 鏈安全化,即產(chan) 業(ye) 鏈具有較強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五是產(chan) 業(ye) 要素協同化,即實體(ti) 經濟與(yu) 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以產(chan) 業(ye) 鏈安全化為(wei) 基礎,以產(chan) 業(ye) 結構高端化為(wei) 導向,以產(chan) 業(ye) 模式數字化和產(chan) 業(ye) 形態綠色化為(wei) 重點,以產(chan) 業(ye) 要素協同化為(wei) 保障,積極構建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新生態。

  做強實體(ti) 經濟有重要意義(yi)

  主持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對於(yu)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yi) ?

  魏琪嘉: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有三方麵重要意義(yi) 。第一,實體(ti) 經濟是各類生產(chan) 要素的重要載體(ti) 。有堅實的實體(ti) 經濟,各類生產(chan) 要素才有穩定的發展平台,才能夠通過不斷優(you) 化配置持續發揮作用。第二,實體(ti) 經濟是國際競爭(zheng) 的重要領域。各國紛紛把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放在國家發展的重要位置,通過實體(ti) 經濟發展促進本國就業(ye) 、經濟質量提升。第三,實體(ti) 經濟是促進宏觀經濟順暢運轉的關(guan) 鍵所在。高質量發展應實現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循環通暢,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guan) 係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實體(ti) 經濟對穩定經濟大盤具有“壓艙石”作用,在促進經濟各個(ge) 環節有效銜接的同時,有助於(yu) 增強經濟穩定性。

  喬(qiao) 寶華: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一方麵有助於(yu) 增強財政稅收、貨幣金融、開放合作等政策協同,促進人才、資本、土地、能源等向以製造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實體(ti) 經濟聚集,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要素保障,另一方麵有助於(yu) 提升經濟發展韌性,增強抵禦外部衝(chong) 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付保宗:實體(ti) 經濟健康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一環。實體(ti) 經濟是以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ti) ,是帶動就業(ye) 、促進共同富裕的強力引擎,是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定盤星”。

  主持人:當前我國實體(ti) 經濟發展麵臨(lin) 哪些突出難題?應該如何解決(jue) ?

  魏琪嘉:生產(chan) 成本出現剛性上漲態勢,用水用地用能的成本都在增加,加大實體(ti) 經濟經營難度。受收益率、利潤率等因素影響,一些優(you) 質資源和要素從(cong) 實體(ti) 經濟向虛擬經濟流動的現象比較明顯。解決(jue) 好這些問題,需要著力抓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通過優(you) 化結構、資源配置等,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改造。同時,還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降低實體(ti) 經濟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做好各項要素配套保障,加快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喬(qiao) 寶華:需要高度關(guan) 注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劇烈波動、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消費恢複動力不足等帶來的短期運行風險,以及大國博弈加劇和地緣政治緊張等帶來的供需失衡、產(chan) 業(ye) 鏈外遷等中長期風險,還要關(guan) 注全球能源轉型、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等過程中的結構性風險。

  可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一是促進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確立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增強企業(ye) 創新動力;聚焦產(chan) 業(ye) 鏈短板,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積極布局發展新興(xing) 技術,搶占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發展製高點。二是深化製造業(ye) 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推動企業(ye) 全鏈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改造;推動製造業(ye) 賦能平台建設,加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創新發展;提高數字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支撐服務能力。三是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強化工業(ye) 企業(ye) 能效管控,持續推動工業(ye) 能效提升;加快新能源供給消納體(ti) 係建設,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加快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加快碳減排支持工具開發,完善碳減排金融支持體(ti) 係。四是增強製造業(ye) 人才保障。整合教育資源,搭建前沿領域學習(xi) 實踐平台;順應產(chan) 業(ye) 融合趨勢,強化職業(ye) 技術培訓;完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增強製造業(ye) 人才獲得感和歸屬感。五是增強能源原材料保障。完善能源原材料監測機製,優(you) 化能源原材料循環利用機製。

  付保宗:當前我國實體(ti) 經濟發展麵臨(lin) 一些長短期困難交織的問題。一是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多重因素導致需求潛力未充分釋放,供需結構錯配矛盾也日益凸顯,部分領域產(chan) 能過剩較為(wei) 突出。二是企業(ye) 預期有所轉弱。諸多超預期突發因素推高企業(ye) 成本,加大企業(ye) 經營壓力,一些中小企業(ye) 遇到生存困境,對此需高度重視,采取措施進一步做強實體(ti) 經濟。

  走新型工業(ye) 化之路

  主持人:如何理解新型工業(ye) 化?具體(ti) 應該在哪些方麵發力?

  魏琪嘉:新型工業(ye) 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e) 化,以工業(ye) 化促進信息化,從(cong) 而走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you) 勢充分發揮的新路子。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首先要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新動能,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其次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提升製造業(ye) 智能化水平。

  喬(qiao) 寶華:新型工業(ye) 化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指引,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堅持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持續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增強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步伐。新型工業(ye) 化還要充分發揮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更好地支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重點應加強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促進先進製造業(ye) 與(yu)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

  付保宗:走新型工業(ye) 化之路需要加快塑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離不開更強創新能力、更高創新效率。為(wei) 此,要加強基礎研究,加快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製度等。還要看到,數字化將成為(wei) 推動新型工業(ye) 化的重要動力,多維度、海量數字要素將不斷賦能和塑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要積極引導傳(chuan) 統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升級,打造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

  麵對新型工業(ye) 化新需求,要全方位培養(yang) 壯大高素質人力資源隊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要促進教育結構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對接,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