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經驗交流

文章

共同富裕背景下紹興義務教育均等化改革實踐及成效

發稿時間:2022-08-05 16:53:36   來源:开云kaiyun  

​  編者按:2022年7月30日-31日,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與(yu) 中共江西省新餘(yu) 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舉(ju) 辦民生係統集成改革暨“新餘(yu) 實踐”高層研討會(hui) 。本文為(wei) 紹興(xing) 市委改革辦副主任戴大新所做的經驗交流。

 

 

 

  紹興(xing) 是一方充滿靈氣的土地,文明史源遠流長,紹興(xing) 也是一座活力之城,2021年全市GDP近6800億(yi) 元、財政總收入近1000億(yi) 元、進出口總額近3000億(yi) 元,城市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兩(liang) 年位居全國第29位;今年上半年,GDP增速3.2%,高於(yu) 全國、全省。紹興(xing) 更是一座希望之城,全麵接軌上海,積極推進杭紹甬一體(ti) 化,軌道交通1號線貫通杭城,實現“縣縣通高鐵”,是杭州以外承辦亞(ya) 運項目最多的城市。近年來,我們(men) 以創建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國家級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為(wei) 抓手,招引了中芯、長電、比亞(ya) 迪等頭部企業(ye) ,短短三年產(chan) 值突破400億(yi) 元,在全省“萬(wan) 畝(mu) 千億(yi) ”平台考核評價(jia) 中,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2位、去年躍居第1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均衡是最大的社會(hui) 公平。紹興(xing) 市委市政府曆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e) ,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2014年,實現全國義(yi) 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覆蓋;2018年,教育滿意度躍居全省第一;2019年,實現省級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全覆蓋;2021年,省級標準化學校創建率達98.1%。目前,紹興(xing) 全市共有義(yi) 務教育學校453所,在校生40.6萬(wan) 人,義(yi) 務教育段學齡人口入學率100%,鞏固率100%,盲、聾啞、智障少兒(er) 入學率100%。

 

  一、主要做法

 

  1.加大投入“強”保障。嚴(yan) 格落實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保障,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隻增不減,並根據各地短板加大重點領域投建力度。2020年,實現全市中小學教師年終考核獎基數與(yu) 當地公務員持平。2021年,全市投入教育經費220. 69億(yi) 元,比上年增長8.6%。義(yi) 務教育階段校舍新建、續建、改擴建項目實施43個(ge) ,完工19個(ge) ,完成投資 20億(yi) 元,新增義(yi) 務教育段學校學位16000個(ge) 。

 

  2.優(you) 化配置“保”均衡。著眼於(yu)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的要求,調整優(you) 化全市學校網點布局規劃,編製實施《全市學校網點調整規劃》《市區學校網點布局專(zhuan) 項規劃》,統籌推進城鎮中小學校項目建設。穩妥撤並一批起始年級零招生或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全麵消除義(yi) 務教育學校45人以上大班額,遏製新增2000人以上超規模辦學。加快建立教育資源要素標準體(ti) 係,構建以師資配備、生均撥款、人力培養(yang) 、教學裝備等要素為(wei) 核心的義(yi) 務教育標準體(ti) 係。

 

  3.深化改革“補”短板。不斷推進義(yi) 務教育辦學改革,完善學校治體(ti) 體(ti) 係,激發辦學活力。一是深化招生改革。鞏固義(yi) 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製度,全麵實施義(yi) 務教育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注冊(ce) ”的招生政策。二是落實優(you) 質示範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政策。將優(you) 質示範普通高中不低於(yu) 50%的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初中,即“至少錄取學生覆蓋到每一所初中學校”,2021年起分配比例將提升至60%。三是完善課程改革。按照不搞“快慢班”、“一刀切”、不搞“終身製”的原則,推動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建立健全初、高中教育銜接評價(jia) 機製等。四是推廣義(yi) 務教育“縣管校聘”改革。全市域施行“縣管校聘”改革,2019年組織全市36301名公辦中小學教師全員參與(yu) “縣管校聘”,有1112名跨校聘用、4名待崗培訓、95位解聘後清除出教師隊伍,有效實現“流入”校和“流出”校在師資方麵的融通與(yu) 聯動,經驗在全省推廣。五是全域試點推進公辦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改革。六是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自主評聘改革。實現城鄉(xiang) 、學段、公民辦和縣域試點四個(ge) “全覆蓋”,教師自主評聘改革的紹興(xing) 經驗被省教育廳評價(jia) 為(wei) “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樣本”。

 

  4.以創促建“重”提升。深化省市標準化、現代化學校創建,市優(you) 質均衡示範鄉(xiang) 鎮創建,市“五星三名”(“五星育人、三名爭(zheng) 創”)學校創建,省教育現代化縣創建,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縣創建等五大創建計劃,以“創”促“建”,形成橫向6個(ge) 區、縣(市)全麵覆蓋、縱向“校-鎮-縣-市”四級聯動的創建體(ti) 係。

 

  5.靶向施治“促”公平。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樹牢靶向杆,立穩標準杆。一是全麵推進共同體(ti) 建設。製訂實施《紹興(xing) 市全麵推進基礎教育共同體(ti) 建設的行動計劃》,推進融合、共建和協作型共同體(ti) 建設。全市共組建102個(ge) 教育共同體(ti) (含教育集團),涉及成員學校322所學校(校區),有效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二是推進“互聯網+義(yi) 務教育”。從(cong) 更廣泛領域、更多樣形式、更深度融合來促進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發展,實現農(nong) 村學校的全覆蓋,並把互聯網幫扶延伸到東(dong) 西部跨省對口結對。三是啟動初中提質三年行動計劃。針對初中“豆腐腰”現象,製訂《紹興(xing) 市初中提質共同發展行動計劃》,啟動初中提質“一校一策”三年計劃,因校製宜推進初中“強校提質”工作。四是建立體(ti) 育美育年度通報機製。大力推進陽光體(ti) 育運動和學生體(ti) 質健康監測,完善中小學生藝術素養(yang) 監測和體(ti) 育藝術2+1能力培養(yang) 機製,發布年度報告。

 

  二、實踐啟示

 

  目前,紹興(xing) 已成為(wei) 全省基礎教育普及程度最高、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通過近年來的實踐,我們(men) 得出如下工作啟示:

 

  1.加強黨(dang) 的領導是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之“根”。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肩負著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職責,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是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近年來,紹興(xing) 始終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wei) “加快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全力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地”的先手棋,以“五星育人,三名爭(zheng) 創”為(wei) 總抓手,穩健推行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形成落實黨(dang) 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

 

  2.堅持教育惠民是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之“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hui) 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義(yi) 務教育涉及千家萬(wan) 戶,關(guan) 係千萬(wan) 學生的終身發展,影響廣大老百姓的生活福祉。近年來,紹興(xing) 不斷增加義(yi) 務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城區學位擴容力度,高質量推進“小而優(you) ”鄉(xiang) 村學校建設,深化“互聯網+義(yi) 務教育”結對幫扶,根本上就是為(wei) 了滿足孩子能就近接受更加公平優(you) 質教育的實際需求,彰顯的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教育觀的人民立場,以人民之所想、之所需,作為(wei) 紹興(xing) 教育改革發展之所急、之所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持續推進改革是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之“策”。義(yi) 務教育均等化是一項係統工程,牽涉到教、學、管、育等諸多方麵,關(guan) 鍵要圍繞如何有效突破教育發展瓶頸、著力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問題。近年來,紹興(xing) 先後出台係列重要文件,從(cong) 布局規劃、學校建設、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學校管理、質量評價(jia) 等方麵進行一係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教育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不斷增強,已從(cong) “立柱架梁”進入到“內(nei) 部裝修”階段,在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中發揮了“牛鼻子”的關(guan) 鍵作用。

 

  4.優(you) 化整合資源是推進義(yi) 務教育均等化發展之“力”。當前,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對教育結構提出新要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重塑教育形態,知識獲取方式和傳(chuan) 授方式、教和學關(guan) 係發生深刻變化,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樣、更為(wei) 迫切。紹興(xing) 著眼於(yu)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的要求,調整優(you) 化全市學校網點布局規劃,穩妥撤並一批起始年級零招生或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全麵消除義(yi) 務教育學校45人以上大班額,遏製新增2000人以上超規模辦學,就是優(you) 化整合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的有力舉(ju) 措。

 

  三、下步打算

 

  少年強,則中國強。接下來,紹興(xing) 將堅持教育規劃優(you) 先謀劃、教育事項優(you) 先研究、教育項目優(you) 先安排、教育經費優(you) 先保障,致力高水平推進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1.打造大平台。加強管理信息化總體(ti) 設計,通過建設1個(ge) 市級數據庫、1個(ge) 教育係統平台、開發N個(ge) 功能應用,與(yu) 省級中心、城市大腦互融互通,破解教育係統信息孤島,形成“1庫1平台+N應用”紹興(xing) 智慧教育平台,建立健全教研、備課、考核等精細化教學管理製度,促進教學和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實現教育信息動態監管、教育資源實時分配、應急管理實時指揮、科學決(jue) 策智能服務、事業(ye) 發展早期預警,逐步實現市、縣、校三級教育數據交換應用全覆蓋。

 

  2.完善大政策。錨定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工作目標,全麵落實“1610”願景規劃和戰略設計:“1”就是《紹興(xing) 市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 2035  行動綱要》;“6”就是《關(guan) 於(yu)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麵提高義(yi) 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6個(ge) 意見文本;“10”就是基礎教育共同體(ti) 建設、初中提質攻堅、優(you) 質均衡五大創建、教師隊伍提升、教育開放互聯、教育網點布局優(you) 化、健康校園等10項行動計劃,架構起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四梁八柱”。

 

  3.實施大項目。“十四五”期間,紹興(xing) 將以區、縣(市)為(wei) 單位,推動“小學向中心村集聚、初中向中心集鎮集聚、高中向縣城集聚”,優(you) 化完善市域內(nei) 學校網點布局,統籌推進中小學項目建設。擬規劃實施和啟動實施128個(ge) 學校項目,總投資241億(yi) 元左右。

 

  4.推進大改革。持續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突出學校辦學自主權,將教師招錄權、崗位設置權、幹部任用權、職稱評聘權、崗位競聘權等五個(ge) 權限下放給學校,實現教師招、評、聘、用主體(ti) 一致。指導學校完善校務委員會(hui) 、教職工代表大會(hui) 、學校工會(hui) 、教職工大會(hui) 參與(yu) 民主決(jue) 策的程序,激活廣大教職工創新潛力和參與(yu) 學校發展的積極性。遵循“因材施教”教育規律、尊重學生個(ge) 別發展,推進學生自我選擇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初中教育“分層走班”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個(ge) 體(ti) 學習(xi) 潛能。

  5.增加大投入。建立與(yu) 管理體(ti) 製、運行機製相適應,財政事權與(yu) 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投入機製,保證財政性教育投入,落實“兩(liang) 個(ge) 隻增不減”,建立符合地方實際的教育投入機製。

 

  6.營造大環境。大力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提供豐(feng) 富的教育供給,維護安定的育人環境,構建良好的輿論生態,讓義(yi) 務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