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梧:從新餘實踐看新時代構築全民多層次醫療保障體係的思考和建議
發稿時間:2022-08-02 15:28:38 來源:开云kaiyun 作者:宋曉梧
編者按:2022年7月30日-31日,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與(yu) 中共江西省新餘(yu) 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舉(ju) 辦民生係統集成改革暨“新餘(yu) 實踐”高層研討會(hui) 。本文為(wei) 原國務院振興(xing) 東(dong) 北辦副主任、國務院原醫改辦主任宋曉梧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xing) 參加此次會(hui) 議,新餘(yu) 市的探索實踐令人感到振奮。新餘(yu) 市委、市政府落實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追求高質量發展,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各個(ge) 層麵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民生建設方麵取得了突出成果,我認為(wei) 可以供其他地方學習(xi) 借鑒。
我看到的材料顯示,新餘(yu) 市2019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前30名,同時也是江西省公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較高的城市,在民生建設方麵成績顯著。我個(ge) 人對新餘(yu) 市的醫改經驗特別關(guan) 注,這和我的工作經曆有關(guan) 。我曾經擔任過國務院醫改辦主任一職,後來又是國務院三醫聯動(醫保體(ti) 製改革、衛生體(ti) 製改革與(yu) 藥品流通體(ti) 製改革聯動, 通俗的說即是: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協調小組辦公室的牽頭人,因此對新餘(yu) 在醫療改革方麵的經驗特別感興(xing) 趣,我們(men) 在20年前想解決(jue) 卻沒有解決(jue) 的問題,現在新餘(yu) 市探索出了新鮮的經驗。
新餘(yu) 市以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為(wei) 路徑做到了“兩(liang) 上兩(liang) 下”,即技術提上來、服務提上來,醫療資源沉下去、醫療費用降下去,這非常不容易。因為(wei) 就我從(cong) 事相關(guan) 工作的經驗來看,我認為(wei) 最難推動的就是醫改。20年前,全國各地的工作重心基本在上大項目、追求GDP增長上,對民生問題和醫療問題關(guan) 注較少,因為(wei) 這些改革並不能帶來多少GDP效應,這有大的環境問題。在新的發展階段和新的形勢下,新餘(yu) 市近年來在醫改方麵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是非常值得引起關(guan) 注,有些改革工作是我們(men) 長期想辦、卻一直沒有辦好的。我認為(wei) 新餘(yu) 市醫改方麵有一些經驗,是可以拿出來推廣的。
比如新餘(yu) 市提出,要解決(jue) 基層醫院和城市醫院“一頭冷一頭熱”的問題,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看病。我想起我們(men) 2002年搞醫改到各省城鄉(xiang) 調研時,我曾即興(xing) 填過一首“望江東(dong) ”:“城市豪華大醫院,擠不進,人滿患。鄉(xiang) 村破敗衛生站,可羅雀,多已散。調研八省仰天歎,城鄉(xiang) 異,雲(yun) 泥判。合作醫療應立案,為(wei) 耕者,還心願。”我們(men) 現在看到,這個(ge) 問題在新餘(yu) 已經得到了很好解決(jue) 。
一、新餘(yu) 醫改中最突出的成效和意義(yi)
我感到新餘(yu) 的醫改最突出的有五點成效,就是“五有”,這也是我國醫改中多年來想解決(jue) 、但解決(jue) 起來比較困難的問題。
一是家有簽約醫生。數據顯示,新餘(yu) 市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了42.5%,七類重點人群簽約率達75%左右。過去人生病,不管大病小病都會(hui) 去大醫院看,而有了家庭醫生就可以先做初步的篩查和判斷,這樣既可以減輕大醫院人滿為(wei) 患的壓力,也可以及時解決(jue) 老百姓的小健康問題,還可以建立個(ge) 人健康檔案,這對已經到來的老齡化社會(hui) 意義(yi) 重大。
二是村有“曉康診所”。近些年來,全國在這方麵都有很大的進步,新餘(yu) 這方麵成績更突出。全市整合村衛生室、村衛生計劃服務室職能,政府給予大量投入,保證每一個(ge) 行政村都有一個(ge) “曉康診所”,農(nong) 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很好的醫療服務。
三是鄉(xiang) 有醫聯體(ti) 。醫聯體(ti) 在2015年推三醫聯動的時候就提出來了。建立醫聯體(ti) ,把大病患者送到大醫院,小病一般可以通過診斷後,轉到街道衛生所做一般療養(yang) 治療。新餘(yu) 市已經形成市、縣、鄉(xiang) 三級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ti) 係。這項改革工作說起來容易,但隻有真正幹過這件事的人會(hui) 理解那是很不容易的。當年我們(men) 想在上海市瑞金醫院所在地區的二級醫院衛生站建立這樣一個(ge) 醫聯體(ti) ,但過程是很不容易的。
四是醫有分級診療。醫聯體(ti) 是分級診療的載體(ti) ,有了醫聯體(ti) ,有了家庭醫生,分級診療就可以做到,而之前這一點是很難的。我看到材料說2021年新餘(yu) 市全市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到總診療比重約50%,這是很大的成績。
五是老有“醫養(yang) 結合”。這對全國都有很好的示範意義(yi) 。人口老齡化不是新餘(yu) 一個(ge) 地區麵臨(lin) 的問題,而是全國都麵臨(lin) 的嚴(yan) 峻挑戰問題。我也曾專(zhuan) 門推動和研究我國的養(yang) 老保險製度建設和改革工作。我們(men) 搞了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甚至第三層次的養(yang) 老保險,但這個(ge) 養(yang) 老保險隻部分解決(jue) 了老年人能夠拿到第一層次養(yang) 老保險金、或者拿到第二層次的企業(ye) 年金的問題,但是怎樣和醫療服務結合起來卻很難做到,這是新問題。這個(ge) 問題全國各地都在進行探索,我發現新餘(yu) 在這方麵取得的成績是令人感到欣喜的,他們(men) 獲得“民政部標準化建設單位”、“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榮譽是實至名歸的。
新餘(yu) 市還有一個(ge) 經驗也特別值得關(guan) 注,就是解決(jue) 以藥養(yang) 醫的路徑。當年國家提出三醫聯動就是主張從(cong) 醫療保險入手的醫改思路。醫療保險改革最早從(cong) 鎮江、九江兩(liang) 地試點開始的,那時候主要搞職工醫療保險改革,有一定的局限性。後來我們(men) 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僅(jin) 進行醫療保險的改革,解決(jue) 不了醫院要以藥養(yang) 醫的財務機製,藥品加成、做檢查收費,這些問題還是解決(jue) 不了。從(cong) 醫療保險又涉及到醫院的管理體(ti) 製問題,我們(men) 研究醫院管理體(ti) 製的時候,發現藥品供給和藥品價(jia) 格中的複雜問題。藥品到底是從(cong) 醫院賣,還是到藥房賣,又聯在一起。由此提出了醫療保險、醫院管理體(ti) 製、藥品流通管理體(ti) 製的聯動改革,即“醫、保、藥”三醫聯動方案,我專(zhuan) 門寫(xie) 了“三醫聯動”的建議,後來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牽頭抓這項工作。三醫聯動改革最核心問題就是解決(jue) 以藥養(yang) 醫,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很難,部門之間認識也不一致。當時為(wei) 用不用“以藥養(yang) 醫”這個(ge) 詞,我和有關(guan) 部門的同誌還進行過爭(zheng) 論。他的意見是不要提“以藥養(yang) 醫”,而是考慮“以藥補醫”的提法,總之要把醫生的看病診療服務的費用、藥品的費用以及檢查的費用區分開來,不要再讓醫生靠開藥、開檢查單的收入養(yang) 活自己。但這個(ge)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紛繁複雜、非常困難,到今天這個(ge) 問題也不見得就完全解決(jue) 了。當然客觀地說,大的形勢還是和以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我認為(wei) 新餘(yu) 市的經驗非常好,通過全麵推進預算管理和成本控製,提高醫院經濟運行效率,同時調價(jia) 惠民,從(cong) “藥”到“醫”,提高診療、手術、護理、中醫等服務項目價(jia) 格,調整了將近兩(liang) 千項醫療服務項目,重點體(ti) 現了技術勞動價(jia) 值的項目。這個(ge) 提法很好,“價(jia) 格平移”,過去把藥、檢查等費用轉到了醫療服務上麵來。新餘(yu) 市全市醫療價(jia) 格平移總量每年達到1.6億(yi) 元左右,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成績,值得向全國宣傳(chuan) 推廣。
二、對全國醫改的兩(liang) 點建議
在新餘(yu) 經驗基礎之上,我想借這個(ge) 機會(hui) 對全國醫改提兩(liang) 點建議。
第一點,堅持政府主導、公立為(wei) 先的醫改理念,讓醫院回歸看病本位。同時應該積極鼓勵社會(hui) 辦醫。我是不讚成醫療資源全部由政府包辦的,當前我國人口規模龐大,人口基數還在增長,老齡化進入中等程度,同時市場主體(ti) 非常多元化,催生了多樣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對醫療服務行業(ye) 發展來說完全由國家包攬下來,是不是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相協調?從(cong) 政策上來看,國家鼓勵社會(hui) 辦醫的決(jue) 心非常堅定,有關(guan) 支持政策也在陸續出台。我最近看到的統計公報顯示,從(cong) 2010年到2020年民營醫院由原來7000家左右增加到23000多家,公立醫院則由過去的13000多家減少到11000千多家,這十年來民營醫院發展還是很快的。最近、特別是疫情以後,出現一些新情況,有一些人認為(wei) ,抗疫期間主要都是公立醫療機構做了貢獻,而社會(hui) 辦醫卻沒有什麽(me) 貢獻。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據我了解,包括武漢疫情期間和其他地方疫情期間,民營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一直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我們(men) 不應該完全被抹殺社會(hui) 辦醫。我聽到一些地方反映,辦醫聯體(ti) 的時候,評職稱的時候,以及在醫療人才培養(yang) 方麵,社會(hui) 辦醫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我期待新餘(yu) 市在下一步的醫改工作中,能夠為(wei) 國家的相關(guan) 領域探索出更好的經驗。
第二點,關(guan) 於(yu) 中西醫結合的問題。這次新冠疫情的抗疫工作中,一些地方中醫治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我們(men) 仍然看到方方麵麵存在很大的爭(zheng) 議。有的認為(wei) 中醫不科學,有的又過分地把中醫說得玄而又玄,好像西醫不科學,都是把人分成各個(ge) 部分,沒有整體(ti) 觀念,而中醫有整體(ti) 觀念等等,這方麵爭(zheng) 論長期存在。從(cong) 我們(men) 實際工作來看,中醫有幾千年的傳(chuan) 統,實踐經驗很有意義(yi) ,而且中醫成本相對較低。我認為(wei) 我們(men) 需要考慮的是,怎樣使中西醫更好的結合,在我們(men) 國家醫療和健康中發揮作用,中央為(wei) 此提出了明確的指示。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要營造中醫藥良好發展環境,加強中醫藥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等。今年7月14日全國醫改電視電話會(hui) 議召開,李克強總理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提到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鄉(xiang) 村醫生隊伍建設工作,科學精準做好防疫防控,為(wei) 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健康、促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我相信在新餘(yu) 市出色的醫改成績和經驗之上,會(hui) 在醫改工作的方方麵麵創造出更好的成績,為(wei) 中國的醫改做出更大的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