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疫情之下,我們身邊的那些“新經濟”

發稿時間:2022-06-01 12:33:22   來源:新華網  

  一片草地帶來一個(ge) 周末午後的休閑時光、簡單加熱即可為(wei) 家人置辦一桌大餐、方寸之間就能跟隨健身達人暴汗燃脂……疫情之下,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等都在發生著變化,“雲(yun) 經濟”“宅經濟”等應運而生,很多此前並不起眼的行業(ye) 和產(chan) 業(ye) 開始嶄露頭角,身邊的這些“新經濟”不僅(jin) 為(wei) 社會(hui) 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也在改變著我們(men) 的生活。

  “兩(liang) 小時出行圈”成新風尚 疫情之下也有“詩和遠方”

  受疫情影響,近年來,外出旅遊讓很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nei) 旅遊總人次8.30億(yi) ,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億(yi) ,下降19%。但這其中卻也蘊含著新的亮點,尤其是今年以來,短途遊、市內(nei) 遊成了人們(men) 的新選擇,露營這一出遊方式更是“火出圈”。

  “露營地很漂亮,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放風箏,營地裏還可以燒烤、火鍋,總體(ti) 來說體(ti) 驗不錯。”住在蘇州的鄭女士說,去專(zhuan) 業(ye) 營地非常方便,而對一些露營愛好者,自己帶上裝備,選擇心儀(yi) 的地址也是一種樂(le) 趣。

  “飛豬旅行”等旅遊服務平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關(guan) 於(yu) “露營”的搜索量環比增長120%,五一假期期間露營訂單量更是環比增長超350%,更安全、更便捷、更輕鬆的“兩(liang) 小時出行圈”成為(wei) 大多數家庭旅遊出行的“新寵”。

  “居家辦公更需要‘詩和遠方’進行自我調節。”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張女士剛剛經曆了近一個(ge) 月的封控管理,“擺弄”小區封控前訂的花花草草成為(wei) 她每天的休閑時光。“雖然隻是一盆一景,但也能自足和自解。”

  “盒馬鮮生”等新零售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芍藥等鮮花銷量與(yu) 去年相比有超過5倍的提升,玫瑰、百合、康乃馨等十多款鮮花備受消費者青睞。“盒馬花園”工作人員李丹說:“芍藥是今年開春鮮花消費的黑馬,很多時候都是線上開放預訂後就被搶購一空。”

  堂食轉外賣 預製菜帶回“煙火氣”

  疫情之下,餐飲業(ye) 也經曆著巨大的衝(chong) 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4月,全國餐飲收入2609億(yi) 元,同比下降22.7%,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53億(yi) 元,同比下降24%。

  “北京新的一輪疫情出現後,五一假期前我們(men) 這裏就暫停堂食了。”位於(yu) 北京市朝陽區日壇公園北門附近的一家飯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少了往日的喧鬧,但餐飲業(ye) 並沒有閑下來。“我們(men) 擺在門口的涼菜、鹵味和半成品基本每天都能賣完,整個(ge) 5月份外賣訂單增長了近四成。”

  “餓了麽(me) ”等餐飲電商平台數據顯示,5月以來,平台新簽約餐飲商戶數不斷攀升,其中不乏此前主打線下用餐業(ye) 務的餐飲老字號和品牌店,餐飲外賣訂單較4月增長三至四成,適合家庭用餐場景的品質營養(yang) 套餐需求明顯增加,眉州東(dong) 坡、小大董、金鼎軒、湯城小廚、漢拿山等品牌紛紛推出家庭套餐,火鍋、燒烤、龍蝦等品類的特色餐飲成為(wei) 消費者的最愛。

  “糖醋裏脊、孜然羊排、梅菜扣肉、五穀海參煲,半小時就能給家人做好一桌飯。”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楊先生平日工作繁忙,居家辦公期間,方便快捷的預製菜成為(wei) 一家人用餐的首選。

  今年春節以來,預製菜因其方便快捷的即食屬性備受消費者青睞。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期間,預製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5.9%,淘寶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100%,盒馬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345%。麵對新的機遇,傳(chuan) 統餐飲企業(ye) 也紛紛加碼入局,眉州東(dong) 坡集團董事長王剛說:“現在餐飲業(ye) 麵臨(lin) 著很困難的局麵,越是這樣,我們(men) 越要創新,研發更多的產(chan) 品,更加貼近社區、貼近百姓,為(wei) 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體(ti) 驗,為(wei) 餐飲業(ye) 尋找新的突破點。”

  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丁劍華說,疫情之下,全市餐飲經營單位暫停堂食轉為(wei) 外賣服務,我們(men) 倡導“回家做飯”,鼓勵市民多渠道訂購原材料、半成品、預製菜等,享受“全家齊上陣、每人露一手、共做一桌飯”的和睦溫情。

  數字經濟提速升級 “雲(yun) 端”市場釋放新動能

  打開直播間跟隨劉畊宏跳起毽子操、通過網絡平台觀看一場周傑倫(lun) 的演唱會(hui) 、帶著孩子在網上“雲(yun) ”遊博物館……疫情期間,“雲(yun) 端”市場展現出強大活力,數字經濟提速升級,網絡消費、平台消費、智能消費等需求持續釋放。

  北京市經信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北京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873.6億(yi) 元,同比增長7.2%,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1.2%,同比提高0.5個(ge) 百分點,其中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8.7%,占數字經濟比重接近60%。

  從(cong) 廣東(dong) 構建“數字政府”優(you) 化營商環境到上海推出全國首個(ge) 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從(cong) 湖北推進建設“光網城市”到貴州建設首個(ge) 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實體(ti) 經濟加速滲透,對經濟增長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信息顯示,目前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ye) 物聯網平台超過150個(ge) ,工業(ye) 物聯網應用已覆蓋40多個(ge)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

  “‘十四五’時期,以消費互聯網為(wei) 主要增長點的數字經濟上半場蓬勃發展,以產(chan) 業(ye) 互聯網為(wei) 主要增長點的下半場勢頭強勁,數字經濟大有可為(wei)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下一步將適度超前部署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5G規模部署和融合應用,加快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東(dong) 數西算”工程,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ge) 數據中心集群。(實習(xi) 生唐嘉琪亦有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