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多舉措維護糧食主權
—— 全球應對糧食安全挑戰①
發稿時間:2022-06-01 12:21: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記者 錢 通
俄烏(wu) 衝(chong) 突加劇了全球糧食減產(chan) 和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保障自身糧食安全成為(wei) 各國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極為(wei) 重視糧食主權的法國有的放矢,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一方麵,針對性幫扶農(nong) 場主及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以解決(jue) 燃眉之急。另一方麵,加速打造糧食主權盡可能擺脫依賴。要真正解決(jue) 全球糧食危機,法國等發達經濟體(ti) 除了關(guan) 注自身之外,還需要切實肩負起更多責任,與(yu) 發展中國家通力合作,充分考慮各國國情,共同打造可持續的全球糧食供應係統。
近期,受俄烏(wu) 衝(chong) 突、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糧食安全問題成為(wei) 各國關(guan) 注的重點之一。
俄羅斯與(yu) 烏(wu) 克蘭(lan) 在全球糧食供應體(ti) 係中舉(ju) 足輕重,提供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小麥與(yu) 大麥,以及超過一半的玉米、葵花油籽與(yu) 種子。俄烏(wu) 衝(chong) 突加劇了全球糧食減產(chan) 和價(jia) 格上漲的壓力,保障自身糧食安全成為(wei) 各國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極為(wei) 重視糧食主權的法國有的放矢,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法國整體(ti) 評估認為(wei) ,“得益於(yu) 自身農(nong) 業(ye) 及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的穩固,法國並不存在糧食短缺的風險”,但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均遭受衝(chong) 擊,以能源為(wei) 原料的化肥、原本從(cong) 俄烏(wu) 進口的穀物以及動物飼料等價(jia) 格均持續上漲。法國農(nong) 業(ye) 部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法國化肥價(jia) 格同比上漲82%。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以及俄羅斯反製裁措施不斷加碼,嚴(yan) 重影響俄化肥出口,加劇全球供應緊張,化肥價(jia) 格開啟了新一輪上漲,這讓法國不少農(nong) 民苦不堪言。
對此,法國政府在俄烏(wu) 衝(chong) 突後便宣布新計劃,采取係列措施予以應對。一方麵,針對性幫扶農(nong) 場主及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者,以解決(jue) 燃眉之急。如法國政府自4月1日起支出4億(yi) 歐元幫助高度依賴食品采購的農(nong) 場支付額外的動物飼料成本,為(wei) 期4個(ge) 月;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燃氣及電力費用占生產(chan) 成本3%以上且2022年虧(kui) 損的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提供援助,上限為(wei) 2500萬(wan) 歐元。此外,法國政府成立專(zhuan) 項工作組,確保今年的化肥生產(chan) 及原料進口正常運轉,並調整或推遲可能影響今年化肥供應的監管措施。
另一方麵,加速打造糧食主權,盡可能擺脫依賴。法國政府宣布將糧食主權作為(wei) 優(you) 先事項予以推動,如實施支持綠肥生產(chan) 和有機化肥價(jia) 值鏈發展的“氮主權計劃”,開發使用在法國本土生產(chan) 的有機化肥;製定農(nong) 業(ye) 和糧食能源主權計劃,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上遊農(nong) 業(ye) 和食品加工業(ye) “脫碳”;製定密切聯係海外領土的“水果與(yu) 蔬菜”主權計劃,進一步推動植物蛋白的開發利用等。
除了采取措施應對糧食危機對法國國內(nei) 的衝(chong) 擊,作為(wei) 歐盟今年上半年的輪值主席國,法國同樣試圖引領歐洲渡過難關(guan) 。俄烏(wu) 衝(chong) 突引發的糧食市場波動對長期依賴從(cong) 俄烏(wu) 進口食品、飼料、化肥和能源的歐洲農(nong) 業(ye) 部門造成嚴(yan) 重影響,如歐洲消費的小麥中有四分之一來自烏(wu) 克蘭(lan) ,而俄烏(wu) 衝(chong) 突已對歐洲的玉米等糧食作物耕種造成負麵影響。衝(chong) 突繼續對於(yu) 通脹高企的歐洲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法國總統馬克龍在3月份的歐盟特別峰會(hui) 上提出“食品與(yu) 農(nong) 業(ye) 韌性任務”倡議,該倡議主要基於(yu) 三大支柱,即緩解農(nong) 業(ye) 市場緊張局勢,促進農(nong) 業(ye) 貿易和貨物自由流動;支持相關(guan) 地區農(nong) 業(ye) 能力,確保受影響最嚴(yan) 重的國家能以合理價(jia) 格獲得農(nong) 產(chan) 品;促進地方和區域可持續糧食生產(chan) ,以維護脆弱國家的長期糧食安全。法國前外長勒德裏昂近期表示,希望在法國結束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前,推動正式達成相關(guan) 協議。分析人士認為(wei) ,法國提出該倡議除應對糧食危機外,同樣,試圖進一步增強自身在歐盟內(nei) 部的話語權以及通過糧食外交增大在中東(dong) 與(yu) 非洲等地區的影響力。
近期,法德領導人在與(yu) 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時,法國總統馬克龍表達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關(guan) 切,而普京則強調,西方國家對俄製裁是導致這一問題複雜化的首要原因。雙方僵持不下意味著糧食困局短期難解。
不僅(jin) 是法國,歐盟作為(wei) 糧食淨出口地區本身麵臨(lin) 的更多是成本上漲壓力,並沒有緊迫的缺糧隱患,真正麵對現實糧食危機的是以非洲部分地區為(wei) 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可見,要真正解決(jue) 全球糧食危機,法國等發達經濟體(ti) 除了關(guan) 注自身之外,還需要切實肩負起更多責任,與(yu) 發展中國家通力合作,充分考慮各國國情,共同打造可持續的全球糧食供應係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