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推進鄉村治理

發稿時間:2022-01-24 13:32:41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穆鬆林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指出:“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我國14億(yi) 多人口,將近5億(yi) 在農(nong) 村,推進鄉(xiang) 村治理事關(guan) 農(no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事關(g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大局,事關(guan) 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我們(men) 要著力實現的重要目標之一。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xiang) 村治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創新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台載體(ti) ,妥善解決(jue) 農(nong) 村矛盾糾紛,維護好農(no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新時代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創新鄉(xiang) 村治理方式,為(wei) 推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堅強保障。

  1、堅持黨(dang) 對鄉(xiang) 村治理工作的全麵領導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領導我們(men) 事業(ye) 的核心力量。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係、命運所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致力於(yu)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先進政黨(dang) 。我國的鄉(xiang) 村治理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偉(wei) 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對鄉(xiang) 村治理工作的堅強領導。新時代繼續推進鄉(xiang) 村治理,必須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一切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出發,回應農(nong) 民需求,破解發展難題,著力提高鄉(xiang) 村治理社會(hui) 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堅持政治引領,夯實基層黨(dang) 組織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夯實鄉(xiang) 村治理這個(ge) 根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作用。”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中的主心骨,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鄉(xiang) 村治理、推動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的核心領導力量。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wei) 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ju) ,緊緊抓住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這個(ge) 關(guan) 鍵,使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治理的作用得到強化和鞏固。把強化政治功能、注重政治引領作為(wei) 首要任務,不斷增強各級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將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和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把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主張、貫徹黨(dang) 的決(jue) 定、領導鄉(xiang) 村治理、團結動員農(nong) 民群眾(zhong) 、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汲取百年黨(dang) 史智慧,構建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治理的有效機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鄉(xiang) 村治理的百年實踐證明,堅持黨(dang) 建帶群建,履行好組織、宣傳(chuan) 、凝聚、服務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職責,是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水平的關(guan) 鍵所在。基層黨(dang) 建隻有深深嵌入到鄉(xiang) 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領域,並以具體(ti) 事務為(wei) 抓手,將黨(dang) 的原則和理念轉化為(wei) 黨(dang) 員聯係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具體(ti) 工作,才能實現黨(dang) 建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有機融合。在具體(ti) 實踐中,應創新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不斷擴大黨(dang) 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的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加強日常監督,持續整治農(nong) 民群眾(zhong) 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行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與(yu) 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聯建共建,組織黨(dang) 員、幹部下沉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有效服務農(nong) 民群眾(zhong) 。

  2、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推進鄉(xiang) 村治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推進鄉(xiang) 村治理是一項係統性、協同性、整體(ti) 性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隻有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走中國特色鄉(xiang) 村善治之路,才能不斷增強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層群眾(zhong) 自治製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完善這一製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也是實現鄉(xiang) 村善治的活力源泉。村民自治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堅持村民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普遍、最有效的實現途徑。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創新村民自治、基層民主協商的有效實現形式,進一步完善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全麵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激發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積極性,在鄉(xiang) 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e) 中廣泛實行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拓寬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聚焦農(nong) 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完善黨(dang) 務、村務、財務公開製度,及時公開權力事項,接受農(nong) 民群眾(zhong) 監督。

  “法者,治之端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法治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法治衰則國家亂(luan) 。什麽(me) 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麽(me) 時候就國泰民安;什麽(me) 時候忽視法治、法治鬆弛,什麽(me) 時候就國亂(luan) 民怨。”法治是推進鄉(xiang) 村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鄉(xiang) 村治理必然以法治為(wei) 根本要求。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堅持把法治作為(wei) 重要保障,重普法、抓源頭、管重點,引導鄉(xiang) 村幹部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敬法,不斷提高鄉(xiang) 村黨(dang) 員幹部的法治素養(yang) ,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鄉(xiang) 村矛盾、破解鄉(xiang) 村發展難題的能力。加強農(nong) 村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引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覺學法、知法、守法,遇事主動找法、解決(jue) 問題靠法。完善鄉(xiang) 村小微權力清單製度,讓監督與(yu) 規範並行,將法治理念貫穿鄉(xiang) 村治理全過程,切實增強鄉(xiang) 村治理實效。

  國無德不興(xing) ,人無德不立。倫(lun) 理道德是引導社會(hui) 風氣和凝聚社會(hui) 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鄉(xiang) 村治理的基礎。德治具有引領作用,能夠通過改善鄉(xiang) 村社會(hui) 風氣、提升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我修養(yang) ,引導鄉(xiang) 村治理良性發展。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教育引導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講道德、揚美德,自覺抵製腐朽落後文化,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涵養(yang) 。充分汲取不同地域文化中蘊藏的鄉(xiang) 村治理智慧,融入農(nong) 民群眾(zhong) 認可的先進文化理念,遏製各類陳規陋習(xi) ,抵製封建迷信活動。

  3、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製推進鄉(xiang) 村治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hui) 治理。”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製是治理現代化的要義(yi) 所在,要在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下,充分吸收政府、市場、社會(hui) 、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yu) ,實現多元主體(ti) 在鄉(xiang) 村治理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營造良好的多元參與(yu) 氛圍,吸納更多的主體(ti) 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治理當中,努力形成鄉(xiang) 村治理人人參與(yu) 的體(ti) 製機製,著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xiang) 村治理共同體(ti) 。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確保多元主體(ti) 以多種形式、不同渠道共同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實踐,采取協商會(hui) 、座談會(hui) 、聽證會(hui) 以及問卷調查、信息公開等方式,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既聽村民的“順耳話”,也聽村民的“逆耳言”,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yu) 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製,要注重暢通治理主體(ti) 間的交流渠道。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xiang) 村,其核心在於(yu) 多元主體(ti) 之間的互動協作暢通有效,在於(yu) 激發和釋放社會(hui) 活力。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要建立溝通協作機製,在不同主體(ti) 間架構便捷、直達的交流通道,要匯集各方智慧,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鄉(xiang) 村治理決(jue) 策的科學性與(yu) 有效性,確保鄉(xiang) 村社會(hui) 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