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史話

文章

戴相龍:農村金融體製改革二十五年

發稿時間:2022-04-18 11:22:18   來源:《農(nong) 村金融研究》  

  今年11月,《農(nong) 村金融研究》雜誌發行第500期。在此重要時點,《農(nong) 村金融研究》編輯部約我寫(xie) 一篇文章,我很高興(xing) 地答應了。19968月,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我是國務院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組長,具體(ti) 負責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jue) 定。借此機會(hui) ,我對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過程和成效,合作金融改革的曆史教訓和農(nong) 村金融如何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行一些思考。

   一、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

   狹義(yi) 的農(nong) 村金融是對鄉(xiang) 鎮以下農(nong) 村金融機構和各項業(ye) 務活動的總稱。廣義(yi) 的農(nong) 村金融還可延伸到設在縣(市)以上金融機構涉農(nong) 金融業(ye) 務。農(nong) 村金融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對發展農(nong) 村經濟、促進農(nong) 民增收、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黨(dang) 中央、國務院曆來都十分重視推進農(nong) 村金融事業(ye) 的改革和發展。

   199312月,根據黨(dang) 的十四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國務院下發了《關(guan) 於(yu) 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根據這個(ge) 決(jue) 定,人民銀行對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重點任務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具體(ti) 改革建議。19964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聽取了我對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工作的匯報,並基本同意我的匯報。他說:農(nong) 村金融有越來越亂(luan) 的趨勢。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推進農(nong) 村信用社的改革。我傾(qing) 向於(yu) 農(nong) 信社與(yu) 農(nong) 業(ye) 銀行(2.950, 0.00, 0.00%)脫鉤,把農(nong) 信社的一部分改為(wei) 農(nong) 村合作銀行,給地方更大權力,實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比例管理。把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改為(wei) 真正的合作金融,兩(liang) 年一步到位。縣以上農(nong) 信社的自律組織還是不用建,有一個(ge) 全國性機構就多了一個(ge) 阻力,自找麻煩。

   1996713-14日,人民銀行召開全國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工作會(hui) 議,朱鎔基同誌作重要講話,提出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我代表國務院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部際協調小組做工作報告。一個(ge) 多月後,1996822日,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這個(ge) 決(jue) 定提出了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為(wei) 基礎,商業(ye) 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協作的金融體(ti) 係,進一步提高農(nong) 村金融服務水平,增加對農(nong) 業(ye) 的投入,促進貿工農(nong) 綜合經營,促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促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

   《國務院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還提出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重要任務。一是改革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的核心是把農(nong) 村信用社逐步改為(wei) 由農(nong) 民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wei) 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性金融組織。改革的步驟是農(nong) 村信用社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脫鉤行政隸屬關(guan) 係,對其業(ye) 務管理和金融監管分別由農(nong) 村信用社縣聯社和中國人民銀行承擔,然後按合作製加以規範。規定對本社社員貸款占全部貸款的50%以上。二是把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辦成真正的國有商業(ye) 銀行,建立農(nong) 村合作銀行。在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已經商業(ye) 化經營的農(nong) 村信用社,經整頓後可合並組建農(nong) 村合作銀行,農(nong) 村合作銀行的性質是股份製的商業(ye) 銀行。三是增設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的分支機構。四是逐步建立各類農(nong) 業(ye) 保險機構。五是清理整頓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六是加強對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組織領導。在國務院、省、地、縣四級設立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協調機構,國務院成立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人民銀行行長任組長,辦公室設在人民銀行。

   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核心,是把農(nong) 信社改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組織。為(wei) 進一步做好農(nong) 信社改革,經國務院同意,19972月,國務院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部際協調小組和人民銀行召開全國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工作會(hui) 議,各省區市政府分管副秘書(shu) 長參加。我在這個(ge) 會(hui) 上作了把農(nong) 村信用社辦成合作金融組織的工作報告。

   199711月,中央召開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又對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提出具體(ti) 要求,明確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等國有控股商業(ye) 銀行要辦成真正的商業(ye) 銀行,加快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步伐,全麵整頓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

   19982月初,經過朱鎔基同誌同意,我先後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hui) 主任柳隨年、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田紀雲(yun) 匯報,懇請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zhai) ,用籌集的資金為(wei) 四大國有獨資商業(ye) 銀行充實資本金,並得到他們(men) 的支持。228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李鵬總理提出的有關(guan) 議案,為(wei) 四大國有獨資商業(ye) 銀行充實資本金2700億(yi) 元。19981029日,朱鎔基同誌聽取人民銀行製定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計劃,他在這個(ge) 會(hui) 上提出,可設立類似美國RTC(重組信托公司),成立國有資產(chan) 管理公司接收和處理銀行壞賬。1999年,國務院設立四家資產(chan) 管理公司,收購從(cong) 四家國有商業(ye) 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貸款約1.4萬(wan) 億(yi) 元。以上兩(liang) 項措施,為(wei) 國有商業(ye) 銀行進行股份製改造創造了條件。

   朱鎔基同誌對農(nong) 村信用社改革極為(wei) 關(guan) 心。20004月到20011月,我先後陪朱鎔基同誌到江蘇、山東(dong) 、浙江、重慶調研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2000年這一年,朱鎔基同誌兩(liang) 次去江蘇省,主要調研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414日,他在盱眙縣召開農(nong) 信社改革座談會(hui) ,提出把縣、鄉(xiang) 農(nong) 信社合並組建為(wei) 一個(ge) 法人的試點方案。417日,朱鎔基同誌在南京市開會(hui) ,征求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guan) 部門對上述方案的意見。529日,朱鎔基、李嵐清、溫家寶審閱同意人民銀行和江蘇省政府聯合上報的上述改革方案。到2001年底,江蘇省原有1746個(ge) 農(nong) 信社和81個(ge) 縣聯社,合並為(wei) 82家獨立法人的縣農(nong) 信社。20011127日,在常熟市、張家港市農(nong) 信社基礎上招股組建的常熟市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張家港市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同日掛牌成立,成為(wei) 全國最早成立的兩(liang) 家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江蘇省農(nong) 村信用社改革的試點確立了我國農(nong) 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

   20022月,中央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加快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步伐,建立健全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要對包括農(nong) 業(ye) 銀行在內(nei) 的國有獨資商業(ye) 銀行進行股份製改造,改組為(wei) 國家控股的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會(hui) 後,國務院領導責成由我牽頭,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擬訂國有獨資商業(ye) 銀行綜合改革方案。鑒於(yu) 中央財政很難為(wei) 國有商業(ye) 銀行充實資本金,我和國有商業(ye) 銀行行長們(men) 研究建議,采取1999年的方式,再一次為(wei) 四家銀行剝離不良貸款約1萬(wan) 億(yi) 元。由於(yu) 種種原因,這個(ge) 方案沒有得到正式討論。

   鑒於(yu) 我國農(nong) 村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國務院很早提出對農(nong) 信社改革要實行區別對待。199312月,《國務院關(guan) 於(yu) 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提出,根據農(nong) 村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在農(nong) 村信用合作社聯社基礎上,有步驟地組建農(nong) 村合作銀行,並將農(nong) 村合作銀行列入全國商業(ye) 銀行體(ti) 係。2002年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對農(nong) 信社改革提出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在人口稠密和部分糧棉主產(chan) 區,應建立縣一級法人,其他地區縣鄉(xiang) 農(nong) 信社各為(wei) 法人,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少數符合條件的農(nong) 信社進行股份製改造。

   2002年底,我調任天津市政府工作,20031月,國務院換屆。2003627日,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印發深化農(nong) 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該試點方案把農(nong) 信社改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列為(wei) 第一選擇,並在8個(ge) 省市試點,2004年在全國推行,把農(nong) 村信用社改為(wei) 商業(ye) 銀行成為(wei) 農(nong) 信社改革的方向。

   20071月至今,中共中央、國務院三次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繼續深入推進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20071月,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明確農(nong) 業(ye) 銀行改革麵向三農(nong) 、整體(ti) 改製、商業(ye) 運作、擇機上市的總原則。2010年,農(nong) 業(ye) 銀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2007年,銀保監會(hui) 在農(nong) 村增設村鎮銀行等小型金融機構。從(cong) 2008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明確農(nong) 村信用社縣域法人保持穩定,要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發展普惠金融。2017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上提出,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農(nong) 村合作銀行、農(nong) 村信用社要回歸本源,堅持為(wei) 三農(nong) 服務。

   二、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成果

   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從(cong) 1996年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到20219月,經過25年努力,與(yu) 現行農(nong) 村經濟體(ti) 製相適應的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基本形成,有效地支持了農(nong) 村經濟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到2020年底,我國本外幣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為(wei) 39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本外幣貸款餘(yu) 額22.6%

   一是曾經資不抵債(zhai) 的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成為(wei) 名列世界10大銀行第5位的大型商業(ye) 銀行。在農(nong) 業(ye) 銀行工作時,1987年,我提出並主持在農(nong) 業(ye) 銀行實施信貸資金集約化經營工作計劃,在銀行係統最早實行貸款質量四級分類,受到國務委員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李貴鮮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94年,國務院成立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承擔糧棉收購等政策性銀行業(ye) 務。1998年,中央財政通過發行特別國債(zhai) 為(wei) 四家大型國有商業(ye) 銀行補充資本金2700億(yi) 元,其中農(nong) 業(ye) 銀行獲得933億(yi) 元。1999年,國務院決(jue) 定成立中國長城(14.180, 0.00, 0.00%)資產(chan) 管理公司,收購從(cong) 農(nong) 業(ye) 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貸款3458億(yi) 元。以上措施為(wei) 農(nong) 業(ye) 銀行進行商業(ye) 化改革創造了條件。1999年最初研究農(nong) 業(ye) 銀行的管理體(ti) 製改革,曾考慮過設立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集團,控股成立各省(區、市)農(nong) 業(ye) 銀行的方案。後來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的同誌到天津市征求我對農(nong) 業(ye) 銀行管理體(ti) 製改革的意見,我提出自己的建議,後來得到國務院采納。2008年,農(nong) 業(ye) 銀行股改時,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業(ye) 銀行商業(ye) 化經營和支持三農(nong) 的矛盾,農(nong) 業(ye) 銀行成立三農(nong) 金融事業(ye) 部,承擔縣域農(nong) 業(ye) 銀行貸款和縣以上分行涉農(nong) 貸款。截至2020年底,三農(nong) 金融事業(ye) 部貸款餘(yu) 額5.29萬(wan) 億(yi) 元,辦理這些業(ye) 務,人民銀行和財稅部門對交存存款準備金的比例、增值稅等方麵給予優(you) 惠。2008116日,中央匯金公司向農(nong) 業(ye) 銀行注資1300億(yi) 元。20081225日,成立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大型國有企業(ye) 、金融企業(ye) 27家為(wei) 戰略投資者。2010715日、716日農(nong) 業(ye) 銀行先後在上海、香港上市。到2020年底,農(nong) 業(ye) 銀行總資產(chan) 已達27.2萬(wan) 億(yi) 元,各項存款20.37萬(wan) 億(yi) 元,貸款和墊款15.2萬(wan) 億(yi) 元。

   二是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業(ye) 務迅速發展。1994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國家信用為(wei) 基礎籌集資金,承擔糧棉等大宗商品收購儲(chu) 存的信貸業(ye) 務。1998年,國務院對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業(ye) 務作了較大調整,將原來承擔的扶貧、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業(ye) 務劃歸農(nong) 業(ye) 銀行,將糧、棉、油企業(ye) 附屬部經營業(ye) 務和加工業(ye) 務劃歸有關(guan) 商業(ye) 銀行。到2013年形成了以支持國家糧棉購銷儲(chu) 業(ye) 務為(wei) 主體(ti) ,以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營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兩(liang) 翼的業(ye) 務發展新格局,初步建立了中國現代政策性銀行的框架,有效發揮了其在農(nong) 村金融中的骨幹和支柱作用。到2020年底,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總資產(chan) 7.46萬(wan) 億(yi) 元。

三是將已經商業(ye) 化經營的農(nong) 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增強了農(nong) 村金融活力。20036月,國務院以國發[2003]15號文批準農(nong) 信社改革方案,該方案把農(nong) 信社改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作為(wei) 首選,在全國8個(ge) 省(區、市)試點,2004年發展到在全國推廣。該方案提出成立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的條件是資本金5000萬(wan) 元,資產(chan) 充足率8%以上,總資產(chan) 10億(yi) 元以上。這個(ge) 標準在東(dong) 中部地區並不高,東(dong) 中部原農(nong) 信社很快改成了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人民銀行采取專(zhuan) 項票據和專(zhuan) 項借款兩(liang) 種方式,共計對農(nong) 村信用社安排資金支持1718億(yi) 元,也為(wei) 農(nong) 信社商業(ye) 化改革創造了條件。2008年後,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把縣(市)農(nong) 信社改組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的步伐進行控製。但是,有關(guan) 文件提出,把農(nong) 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nong) 民、農(nong) 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wei) 農(nong) 民、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金融機構,導致尚未改革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的縣(市)農(nong) 村信用社實際也成了縣域商業(ye) 性金融企業(ye) 。把實際已經商業(ye) 化經營的農(nong) 信社改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明確了產(chan) 權性質,有利於(yu)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化解金融風險,增強農(nong) 村金融的活力和服務能力。到2020年底,全國共有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1539家,農(nong) 村合作銀行27家,農(nong) 村信用社616家。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總資產(chan) 33.4萬(wan) 億(yi) 元,比農(nong) 業(ye) 銀行多6.2萬(wan) 億(yi) 元。

   四是增設新的金融機構。20073月,在原郵政儲(chu) 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郵政儲(chu) 蓄銀行,該行在縣鄉(xiang) 普設機構,壯大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後於(yu) 20169月、201912月先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自2007年中央財政對農(nong) 業(ye) 保險費實行補貼後,農(nong) 業(ye) 保險迅速發展。到2020年底,全國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收入達到815億(yi) 元,一舉(ju) 成為(wei) 全球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根據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建設新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的決(jue) 定,200612月,銀保監會(hui) 調整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支持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nong) 村資金互助社等小型農(nong) 村金融機構。到2020年底,先後批準設立村鎮銀行1600多家,為(wei) 農(nong) 民和鄉(xiang) 村小企業(ye) 融資增加了新渠道。

   五是撤銷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是在1979年農(nong) 村實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背景下產(chan) 生的,黨(dang) 中央、國務院及人民銀行曾發文予以支持。但是,在上個(ge) 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發生經濟過熱,在一些地方政府幹預下,大部分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以高息向社會(hui) 吸收資金,融資餘(yu) 額高達2500億(yi) 元,向鄉(xiang) 鎮企業(ye) 發放貸款,造成資不抵債(zhai) 。麵對這種情況,黨(dang) 中央、國務院提出整頓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要製定《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管理辦法》,促其規範發展。朱鎔基同誌還設想把農(nong) 信社改成農(nong) 村合作銀行,把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改成真正的合作金融。但是,隨著對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整頓的深入,發現全國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資不抵債(zhai) 十分嚴(yan) 重。在這種情況下,中發[1997]19號文才決(jue) 定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不必再單設。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1999]3號文下發清理整頓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的方案。到2000年底,2900多家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全部撤銷,其存貸業(ye) 務經過清理劃轉到農(nong) 村信用社。人民銀行向地方政府借出再貸款500多億(yi) 元,用於(yu) 資不抵債(zhai) 的合作基金會(hui) 向農(nong) 民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鑒於(yu) 農(nong) 信社被改為(wei) 商業(ye) 銀行,農(nong) 村合作基金會(hui) 已被撤銷,中共中央從(cong) 2006年開始,十多次提出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其中,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第26條表述最完整,即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組織。在管理民主、運行規範、帶動力強的農(nong) 民合作社基礎上,培育發展農(nong) 村合作金融。明確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的兩(liang) 種基本形式,即農(nong) 民合作社內(nei) 的社員資金互助和社區農(nong) 村資金互助。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開展了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試點工作。

   三、合作金融改革的曆史教訓和新任務

   19848月,國務院批轉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關(guan) 於(yu) 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體(ti) 製的報告》,要求恢複和加強信用合作社組織上的群眾(zhong) 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把信用社真正辦成群眾(zhong) 性的合作金融組織。此後在很長時間內(nei) ,黨(dang) 中央、國務院有關(guan) 三農(nong) 工作的文件,一直強調把農(nong) 信社辦成合作金融。199711月,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城鄉(xiang) 信用合作社必須堅持自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為(wei) 入股社員服務的原則,真正辦成合作金融組織。20022月,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農(nong) 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製宜、分類指導。農(nong) 業(ye) 銀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先後發文,按中央製定的方針部署和推進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全國農(nong) 信社很快都直接或間接改成了商業(ye) 性金融機構。這是為(wei) 什麽(me) ?對此我一直在反複思考。是中國不需要合作金融,也辦不成合作金融嗎?我認為(wei) 都不是。我國以小農(nong) 戶生產(chan) 經營為(wei) 主,需要合作金融,黨(dang) 中央、國務院一直要求把農(nong) 信社辦成合作金融。原有農(nong) 信社沒有辦成合作金融,我認為(wei) 有下列幾個(ge) 原因。

   第一,認識不統一。有些人認為(wei) ,由社員入股,實行民主管理,為(wei) 社員服務的全封閉的合作經濟理論是原教旨主義(yi) ,不符合中國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認為(wei) 這個(ge) 說法不符合實際。我國合作經濟組織,包括農(nong) 村信用社,沒要求全封閉,在服務對象上隻是強調以社員為(wei) 主。有些人認為(wei) ,我國實行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農(nong) 村企業(ye) 和個(ge) 人可直接參加市場競爭(zheng) ,沒有必要再成立合作社。而實際情況是,在市場經濟下,小農(nong) 戶無力直接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隻有通過組織各類合作社參加市場競爭(zheng) 。還有人認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都在提倡發展農(nong) 村合作經濟,但都沒有辦好,現在再提發展合作經濟有些不識時務。我認為(wei) ,沒有辦好不等於(yu) 農(nong) 民不需要,沒有辦好是因為(wei) 我們(men) 對合作經濟采取的管理體(ti) 製和管理製度,並不符合合作經濟存在和發展的規律,相反把合作經濟組織視同一般工商企業(ye) 管理。隻要有小農(nong) 戶、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就有發展合作經濟的需要。1995年國際合作聯盟第31屆大會(hui) 通過的文件對合作經濟有明確的概念,我國是國際合作聯盟副主席國家,對合作製的原則是認可的。實踐證明,不統一有關(guan) 部門和有關(guan) 人員對發展合作經濟的認識,就不可能進行農(nong) 村信用社的改革,結果不是耗費時間停滯不前,就是脫離中央提出的改革方針。認識不統一是不奇怪的,關(guan) 鍵是沒有做好統一認識的工作。

   第二,沒有法律做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條規定,農(nong) 村中的生產(chan) 、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hui) 主義(yi) 勞動群眾(zhong) 集體(ti) 所有製經濟。中央多次提出製定《供銷合作社條例》,但至今尚未出台。19848月,國務院同意農(nong) 業(ye) 銀行盡快製定《農(nong) 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條例》,農(nong) 業(ye) 銀行曾起草了第八稿,沒有正式出台。1990年,人民銀行製定過《農(nong) 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暫行規定》,這個(ge) 規定隻是側(ce) 重業(ye) 務管理,沒有提及農(nong) 信社由誰入股組建,可向社員以外辦理存貸款,有違合作基本原則。2002年,中央提出要抓緊製定有關(guan) 農(nong) 村信用社的法律法規,實際也未進行。2006年,我國頒布了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法,2017年進行了修訂,但是未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提出相關(guan) 規定。按照國際慣例,各種合作經濟組織是由小農(nong) 戶、小微企業(ye) 入股,實行民主管理,為(wei) 社員服務的組織,不應對其征稅,但在我國有關(guan) 部門對合作經濟組織視同一般工商企業(ye) 管理,倒逼合作經濟組織背離合作製原則。

   第三,三類合作經濟組織分門而治。生產(chan) 合作是合作經濟組織的主體(ti) ,供銷合作、信用合作是生產(chan) 合作的兩(liang) 翼,三者是一個(ge) 整體(ti) 。對農(nong) 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改革和發展需要統一領導,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歸國家農(nong) 業(ye) 部門領導管理,供銷合作歸全國供銷總社領導管理,信用合作歸人民銀行、銀行監管部門領導監管。各個(ge) 部門局限於(yu) 部門角度,按慣性思維進行管理,沒有形成合作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合力。現在鄉(xiang) 鎮基層供銷社多數已撤銷,少數保留的也是名存實亡,縣以上供銷社人員人事薪酬參照公務員管理,主要用國家資金興(xing) 辦為(wei) 農(nong) 服務中心。原農(nong) 信社直接和間接改成商業(ye) 性金融,現在銀行業(ye) 監管部門內(nei) 部已撤銷合作金融監管部。

   第四,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沒有圍繞核心任務進行。農(nong) 村信用社管理體(ti) 製改革包括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改革農(nong) 信社與(yu) 入股社員的關(guan) 係,要不斷廣泛地吸收農(nong) 民入股,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wei) 社員服務,不斷增加社員收入,這是農(nong) 信社管理體(ti) 製改革的核心內(nei) 容。二是改革農(nong) 信社與(yu) 政府行政機關(guan) 和監管部門的關(guan) 係。後麵的改革是為(wei) 前麵改革創造條件的。但是,曆年來農(nong) 信社管理體(ti) 製改革工作沒有堅持在第一方麵改革下功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方麵。1979年到1995年,農(nong) 信社由農(nong) 業(ye) 銀行領導和監管;1996年到2002年,農(nong) 信社的領導和監管改由人民銀行負責;2003年後對農(nong) 信社改革的領導、監管轉移到銀保監會(hui) 。雖然各部門在各個(ge) 時期都為(wei) 農(nong) 信社改革做了大量工作,但對第一方麵改革沒有真正下功夫,促使農(nong) 信社更多背離了合作製方向。

   以上是我國合作金融改革的曆史教訓。我一直認為(wei) ,在農(nong) 信社改革上去合作是錯誤的,不符合中央的要求。我認為(wei) 農(nong) 信社改革要去偽(wei) 創新去偽(wei) 就是把已經商業(ye) 化經營,並很難改回合作金融的農(nong) 信社改革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同時,要創新,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而不是把合作金融從(cong) 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中去除2008年,在大批農(nong) 信社改為(wei) 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時,黨(dang) 中央、國務院於(yu) 200810月很快下文提出改善農(nong) 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保持縣(市)法人地位穩定。此後七次發文明確這條要求,控製農(nong) 信社改為(wei) 農(nong) 商行的步伐。同時,提出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從(cong) 2006年到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有關(guan) 文件,先後十多次提出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2015年開始,山東(dong) 省政府會(hui) 同銀保監會(hui) 在山東(dong) 全省開展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內(nei) 的資金互助試點。原銀保監會(hui) 已批準設立40多家農(nong) 民資金互助社。近兩(liang) 年,我先後到山東(dong) 省金鄉(xiang) 縣、浙江省瑞安市、河北省玉田縣、安徽省金寨縣、河南省安陽市、吉林省梨樹縣對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試點進行調研。總的來看,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和有關(guan) 省、市政府對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試點比較重視,試點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山東(dong) 省試辦合作金融的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從(cong) 2018年的460家,下降到2020年的210家,當年貸款2505筆,累計貸款7249萬(wan) 元,每筆約3萬(wan) 元。在鄉(xiang) 村社區農(nong) 民組建的農(nong) 村資金互助社被定性為(wei) 社區互助性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把合作金融和銀行機構混為(wei) 一體(ti) ,在立法上也存在問題。

   建議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按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認真總結近幾年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的試點工作,製定《全國農(nong) 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管理暫行規定》,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發展新型農(nong) 民合作金融的重點,應放在農(nong) 民合作社的內(nei) 部資金互助上。新型農(nong) 村合作金融應在規模較大的農(nong) 民合作社內(nei) 進行,要堅持社員製、封閉性、不對外吸儲(chu) 放貸,不承諾固定回報的原則;不設獨立法人機構,由農(nong) 民合作社內(nei) 設的信用服務部承辦;社員可不入股,在第一次借款中提留一部分風險準備金;利率按當地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執行;可保留一定數量的資金池,業(ye) 務可委托當地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辦理;收益不納稅,按風險準備金和社員存借款積分返還社員;由當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和地方金融監管局監管。

   四、農(nong) 村金融要更好地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當前,我國農(nong) 村經濟已發展到一個(ge) 新階段。2017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20214月,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十八次會(hui) 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基礎,對解決(jue) 新時期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今後30年,農(nong) 村金融的曆史使命是,繼續完善管理體(ti) 製,全麵提高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增加農(nong) 民收入,扶持新型農(nong) 村合作經濟發展,建設新型小城鎮,促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

第一,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大力培育新型農(nong) 村合作經濟的發展。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農(nong) 業(ye) 是縣域經濟的產(chan) 業(ye) 基礎,發展農(nong) 業(ye) 的首要任務是重點支持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發展。新型農(nong) 村合作經濟是指2007年國家公布《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法》後興(xing) 起的實行生產(chan) 、供銷、信用三位一體(ti) 綜合合作的合作經濟。主要組織形式是一社三部,即在規模較大的農(nong) 民合作社內(nei) 設生產(chan) 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服務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到2035年我國人民生活更為(wei) 寬裕。為(wei) 實現這個(ge) 目標,最重要的措施是通過合作經濟,增加6億(yi) 農(nong) 民的家庭經營收入。我在調研中了解到,參加農(nong) 民合作社的農(nong) 民收入比未參加農(nong) 民合作社的農(nong) 民一般高出30%左右。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農(nong) 產(chan) 品(6.270, -0.01, -0.16%)加工企業(ye) 實現利潤1.3萬(wan) 億(yi) 元,近幾年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係統年均利潤2500億(yi) 元。組建農(nong) 民合作社,實行生產(chan) 、供銷、信用綜合發展,將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利潤和商業(ye) 金融利潤一部分返還社員,是提高農(nong) 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措施。服務三農(nong) ’”支農(nong) 支小,這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農(nong) 村金融機構的普遍要求,具體(ti) 到各個(ge) 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把服務重點落實到農(nong) 村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上。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增強合作經濟理念,大力扶持農(nong) 民生產(chan) 、供銷、信用三位一體(ti) 綜合合作的新型農(nong) 村合作經濟。

   第二,農(nong) 村金融機構特別是農(nong) 業(ye) 銀行,要積極支持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的發展。20213月,我去吉林省梨樹縣調研了解到,全縣一年出欄豬135萬(wan) 頭、牛13.5萬(wan) 頭、羊17萬(wan) 頭、禽1600萬(wan) 隻,畜禽業(ye) 年產(chan) 值101億(yi) 元,利潤27.4億(yi) 元。但是,生豬調出占出欄量80%,出售給民營企業(ye) 屠宰加工占85%;肉牛調出占出欄量96%,出售給民營企業(ye) 屠宰加工占92%。該縣有2000輛大貨車將豬牛運至上海、北京、長春等大城市加工。畜禽養(yang) 殖戶獲得的利潤僅(jin) 占畜禽產(chan) 業(ye) 鏈利潤的27%。農(nong) 村金融機構特別是農(nong) 業(ye) 銀行縣支行,要大力支持農(nong) 民組建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就地進行初加工,在縣域或畜禽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建設現代化加工廠,形成國家扶持,以合作經濟組織為(wei) 主體(ti) ,收益大量返還農(nong) 民的新型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銷售體(ti) 係,把更多利潤返還農(nong) 民。

   第三,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更好地支持發展農(nong) 村新型小城鎮和農(nong) 村生態環境建設。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的發展,必將促進農(nong) 村技術、人員、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更多向鄉(xiang) 鎮或農(nong) 村中心鎮集中,將會(hui) 不斷推動小城鎮的發展。現在幾千人居住的小鄉(xiang) 鎮,其中會(hui) 有不少將在十多年後發展成為(wei) 有數萬(wan) 人居住的縣城衛星鎮。但是,目前鄉(xiang) 鎮建設普遍缺少規劃。建議在一個(ge) 縣(市)成立一家或數家小城鎮投資建設公司,完善鄉(xiang) 鎮建設規劃,吸收社會(hui) 資本開展小城鎮開發項目,促進農(nong) 村的行政村、鄉(xiang) 鎮和縣城一體(ti) 化發展。

   第四,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幫助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戶、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提高機械化、電氣化、數字化應用水平。成立農(nong) 村大型設備租賃公司,提高大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運輸設備的利用率。

   第五,農(nong) 村金融機構還要幫助農(nong) 民提高財富管理水平。現在許多農(nong) 村一戶農(nong) 民有幾十萬(wan) 元存款已很普遍,城鄉(xiang) 接合部農(nong) 民有數百萬(wan) 元存款的已經不是少數。在縣域金融體(ti) 係中逐步增設投資銀行營業(ye) 機構,幫助有需求的農(nong) 民投資股票、債(zhai) 券。大型商業(ye) 銀行資產(chan) 管理公司向農(nong) 民開辦理財業(ye) 務,擴大農(nong) 民家庭財產(chan) 保險和養(yang) 老保險業(ye) 務。農(nong) 村金融機構還應逐步擴大農(nong) 村消費信貸,包括發放購買(mai) 住房和建設修理住房的貸款、小型汽車等交通工具貸款和大學生助學貸款。

   經過近30年的改革,農(nong) 村金融組織體(ti) 係已經比較完整,農(nong) 村金融實力不斷增強,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今後,改進農(nong) 村金融服務不能停留在增設金融機構,擴大金融服務量、降息減費和服務方便上,還要在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主要服務功能基礎上,加強金融機構的密切合作,提高農(nong) 村金融體(ti) 係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整體(ti) 協調服務能力。要發揮縣(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對農(nong) 村金融資源的整體(ti) 配置的引導作用。縣(市)政府要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編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確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主要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小城鎮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發展目標、發展步驟及主要項目,使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序推進。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了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更好地選擇主要服務對象。農(nong) 村金融機構要適當競爭(zheng) ,更要有合理分工,形成金融服務的合力。縣(市)可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服務協會(hui) ,由縣(市)政府負責同誌召集,中國人民銀行縣(市)支行行長協助,由當地有關(guan) 部門和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協會(hui) 的主要職責是,由縣政府有關(guan) 部門和金融機構相互通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服務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分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薄弱環節,討論改進金融服務措施;協調處理當地金融機構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中的矛盾;研究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措施,保持縣域金融穩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服務協會(hui) 不分配貸款任務,嚴(yan) 防金融機構向政府建設平台過度貸款。 

 (作者係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中央農(nong) 村工作領導小組原成員,國務院農(nong) 村金融體(ti) 製改革部際協調小組原組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