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財經

文章

高培勇:深刻理解和把握現代財稅體製的理論源流

發稿時間:2021-09-06 14:25:06   來源: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ti) 製是優(you) 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hui) 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製度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目標要求、主要任務和實現路徑。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不僅(jin) 是重要的實踐要求,而且有著豐(feng) 富的理論內(nei) 涵。深入把握其理論源流,有助於(yu) 順利實現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目標。

  現代財稅體(ti) 製亟待從(cong) 理論上講清楚、說明白

  現代財稅體(ti) 製亟待我們(men) 深入係統研究,把蘊含其中的理論邏輯講清楚,將深藏其間的內(nei) 在規律說明白。

  之所以這樣講,首先是因為(wei) ,《規劃綱要》關(guan) 於(yu) 新發展階段財稅體(ti) 製建設的部署,就是圍繞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展開的。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是貫穿於(yu) 未來5年、15年乃至更長時期財稅體(ti) 製建設以及財稅管理工作的一條主線。

  其次是因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標識新發展階段財稅體(ti) 製建設目標的概念,現代財稅體(ti) 製所具有的一係列不同於(yu) 既往財稅體(ti) 製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財政的全新定位和財稅體(ti) 製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基礎上的。將新發展階段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不能不探究其背後的新涵義(yi) ,不能不梳理其背後的新邏輯,不能不概括其背後的新理論。

  第三是因為(wei) ,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財政已經被擺在國家治理層麵,與(yu) 國家治理其他問題一起謀劃、一起部署。與(yu) 之相對應,財稅體(ti) 製已經被納入國家治理體(ti) 係,與(yu) 國家治理體(ti) 係其他方麵一起布局、一起推進。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高度解決(jue) 財政領域問題、推進財稅體(ti) 製建設,不僅(jin) 要通過理念、思維和戰略的轉換來凝聚共識,而且須經由理論層麵的深化推動實踐層麵的變革,進而推動有益的實踐做法常態化、有益的實踐經驗製度化。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規劃綱要》指出:“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金融製度。”可以看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規劃綱要》圍繞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全麵部署,是以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製度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其中所涉及的3個(ge) 提法的演變脈絡,值得特別注意。

  其一,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這一提法源於(yu)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的“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重大論斷。這一論斷,從(cong) 根本上闡明了財政和國家治理的關(guan) 係。國家治理涉及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方方麵麵。就此而言,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就是要更好發揮財政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

  其二,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金融製度,這一提法源於(yu) 黨(dang) 的十九大所作出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論斷。隨著實踐的推進和認識的深化,這一論斷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ce) 重於(yu) 經濟高質量發展擴展至經濟、社會(hui) 、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進而在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上明確提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主體(ti) 由“我國經濟”變成“我國”,意味著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高質量發展都是一條管總的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立足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戰略選擇,更是立足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作出的戰略選擇。就此而言,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製度,也是從(cong) 立足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立足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高度提出的。

  其三,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這一提法可以追溯到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所確立的財稅體(ti) 製改革目標——“建立現代財政製度”。無論是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還是建立現代財政製度,都是基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背景以及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要求而確立的。《規劃綱要》所擘畫的2035年遠景目標之一,就是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此而言,我們(men) 在財稅體(ti) 製建設上的目標,就是建立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出發、匹配現代國家治理的現代財稅體(ti) 製。

  上述三點,均是從(cong) 全局高度而非局部視域提出的,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這一層麵構成了一個(ge) 一脈相承、邏輯內(nei) 洽的關(guan) 係鏈。其中的源頭在於(yu)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正是基於(yu) 這一重大論斷,我們(men) 才將財政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並賦予其全新的定位。正是基於(yu) 財政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的全新定位,財稅體(ti) 製建設才能同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管總的目標、高質量發展這一管總的要求相對接並成為(wei)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也正是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出發,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製度,才能相繼成為(wei)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落實於(yu)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行動部署中。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實質是財政定位的提升和拓展

  從(cong)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到“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再到“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金融製度”,圍繞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展現的這一邏輯鏈條,清晰折射了財政思想和財政理論的演變和創新進程。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在新中國曆史上首次闡明了財政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的位置和重要作用。位置問題至關(guan) 重要,曆來關(guan) 乎理論體(ti) 係根基。財政定位的根本性變化,自然牽動整個(ge) 財政基礎理論體(ti) 係大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yi) ,產(chan) 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事實上,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圍繞“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理論闡釋、理論探索、理論發現、理論創造,不僅(jin) 是從(cong) 全局高度展開的,而且構成了我國財政基礎理論建設的一條主線。也正是在這一重大論斷的牽引下,不僅(jin) 形成了一係列十分重大的財政基礎理論建設命題,而且在理論與(yu) 實踐的良性互動中,支撐和推動了發生在我國財稅改革與(yu) 發展實踐中的一係列曆史性變革。換言之,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這一事關(guan) 新發展階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戰略部署,無疑建立在“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一重大論斷的基礎上。

  這即是說,“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核心,就在於(yu) 財政定位的提升和拓展。以這一重大論斷的提出為(wei) 標誌,我國開啟了一個(ge) 大不同於(yu) 以往的財政基礎理論建設新階段。作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重大論斷,是在深刻總結國內(nei) 外財政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nei) 外財政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更是針對我國財政改革和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而提出的。它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財政運行規律以及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ge) 新高度。

  在把握理論源流基礎上明確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路徑選擇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一個(ge) 重要前提是深刻把握其理論源流。隻有在完整準確地認識和理解其背後的財政思想和財政理論源流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將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行動落到實處,確保抓住要害、踩到點上、不走偏變樣。這對於(yu) 推動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實踐非常重要。

  這意味著,新發展階段的現代財稅體(ti) 製建設,必須突破就財政論財政或就經濟論財政的傳(chuan) 統思維局限,將財稅體(ti) 製作為(wei) 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構建。既不能止步於(yu) 就財政論財政、就財稅體(ti) 製論財稅體(ti) 製,也不能滿足於(yu) 就經濟論財政、就經濟體(ti) 製論財稅體(ti) 製。站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以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主軸,將“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貫穿於(yu)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全過程和各方麵,在經濟體(ti) 製、政治體(ti) 製、文化體(ti) 製、社會(hui) 體(ti) 製、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聯動中展開和推進,是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必由之路。

  這也意味著,新發展階段的現代財稅體(ti) 製建設必須擔負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曆史使命,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重塑財稅體(ti) 製格局。既要履行好主要基於(yu) 經濟範疇、支撐政府經濟活動的傳(chuan) 統財政職能,又要發揮好基於(yu) 國家治理範疇、支撐國家治理活動的現代財政作用。立足高起點,胸懷大格局,圍繞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大事、大勢,立足於(yu) 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將健全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財稅製度貫穿於(yu) 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全過程和各方麵,從(cong) 財政與(yu)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各領域的密切聯係及相互作用中定位財政職能與(yu) 作用,是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路徑選擇。

  總之,新發展階段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變了,財稅體(ti) 製建設的理念、思維和戰略也得跟著變。新的征程上,我們(men) 必須跟上黨(dang) 的理論創新步伐,讓建立現代財稅體(ti) 製的理念、思維、戰略全麵而徹底地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