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進一步減負鬆綁
發稿時間:2021-08-16 14:06: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8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幹意見》對外公開,引來一片叫好。
《意見》延續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係列相關(guan) 改革為(wei) 科研人員“減負鬆綁”的總基調,並針對近來各方麵普遍反映的項目經費管理剛性偏大、經費撥付機製不完善、間接費用比例偏低、經費報銷難等問題,給出了實實在在的25條舉(ju) 措。《意見》的落實,至少帶來三方麵好處。
首先,為(wei) 創新進一步鬆綁。《意見》給予了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管理自主權,即簡化預算編製、下放預算調劑權、擴大經費包幹製實施範圍。這些條款,針對的都是過往科研人員反映的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痛點難點。比如,簡化預算編製,解決(jue) 了過去編製預算必須“未卜先知”的問題,讓科研人員不必在研究開始前就精確計算項目未來開支;預算調劑權下放,意味著在科研項目單位或項目負責人這一級,就能做到“打醬油的錢可以買(mai) 醋”;擴大經費包幹製實施範圍,在人才類和基礎研究類科研項目中推行經費包幹製,這意味著相關(guan) 科研人員無需編製項目預算,可根據實際經費需求使用和列支,體(ti) 現了對科研人員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為(wei) 創新進一步減負。《意見》要求全麵落實科研財務助理製度,為(wei) 科研人員在預算編製、經費報銷等方麵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還要求改進財務報銷管理方式、推進科研經費無紙化報銷試點、簡化科研項目驗收結題財務管理,這意味著,科研人員經費申請和使用的各項事務性負擔將大幅減輕。從(cong) 另一個(ge) 方麵說,把科研人員從(cong) 繁瑣的報銷、預算編製等事務工作中解放出來,也就減少了無謂的損耗,增加了科學家的科研時間。而保護科研時間就是保護科學家的創新能力!
再次,為(wei) 創新進一步加油。《意見》中的一大亮點就是,拿更多錢來激勵科研人員。絕大多數科研人員都不是為(wei) 了錢而工作,但錢也是工作的重要驅動劑,沒有錢,很多研究項目就開展不了。過去,科研資金存在“重物輕人”問題,辦公用品、耗材隻要有發票都能報銷,科研人員的勞動、腦力付出卻沒有報酬或者報酬比例偏低,人的創造性無形中被抹殺了。科學研究是創造性勞動,為(wei) 什麽(me) 不能給科學家相匹配的勞務報酬呢?
本次改革中,不同規模項目中“人頭費”的比重都有大幅度上升。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進一步提高到不超過60%。項目承擔單位可將間接費用全部用於(yu) 績效支出,並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ge) 人傾(qing) 斜。這些措施無疑是巨大進步,將提升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減少其財務風險。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wei) 創新進一步鬆綁、減負、加油,其核心都是為(wei) 了“人”,都是為(wei) 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期待各項改革舉(ju) 措能有效落實,進一步激勵我國廣大科研人員多出高質量科技成果,早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