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有所養到老有“善”養——中國式養老交出新時代新答卷
發稿時間:2021-06-22 14:02: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記者 高蕾
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wei) 2.64億(yi) ,占總人口的18.7%。當“銀發浪潮”迎麵而來,如何安放這些老年人的夕陽人生,讓他們(men) 都能享有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成為(wei) 新時代中國式養(yang) 老必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
做好兜底保障,讓困難老人舒眉展顏
“醫生每天都會(hui) 來房間量血壓、送藥,這讓我放心多了。以前我自己每頓吃七八種藥,總怕吃重吃漏了。”曾憲棣老人住在江西省贛州市興(xing) 國縣田莊上養(yang) 老中心,這既是養(yang) 老院,又內(nei) 設了一所一級綜合醫院,不僅(jin) 開設了中醫理療館,還為(wei) 每個(ge) 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入院老人床前就能看診。
這是興(xing) 國縣“醫養(yang) 結合”模式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憑借這一模式,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建立起了縣鄉(xiang) 村三級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讓老人安度晚年。
據民政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各地實施特困人員供養(yang) 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強管理,有效提升近390萬(wan) 特困老年人供養(yang) 水平。
“2022年底前,確保每個(ge) 縣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護為(wei) 主的縣級敬老院,優(you) 先滿足失能特困人員的照護需求。”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
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給予相關(guan) 補貼是國家又一溫暖舉(ju) 措。截至2020年底,全國享受高齡補貼的老年人3058.9萬(wan) 人;享受護理補貼的老年人81萬(wan) 人;享受養(yang) 老服務補貼的老年人523.5萬(wan) 人;享受其他老齡補貼的老年人25.5萬(wan) 人。各地已普遍建立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製度,有效緩解了經濟困難老年人的實際生活困難。
找準需求精準施策,讓家的“港灣”更溫暖
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人傾(qing) 向於(yu) 居家養(yang) 老。
家住浙江杭州西湖區西溪街道文天社區的張天惠老人就是其中一位。
張天惠因患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處於(yu) 半失能狀態,為(wei) 及時掌握老人的身體(ti) 狀況,去年6月,社區為(wei) 張天惠家安裝了智慧化養(yang) 老產(chan) 品。
智能床墊可以24小時監測老人生命體(ti) 征及活動情況;煙感報警器能及時提醒老人關(guan) 閉燃氣;智能水表可以實時監測獨居老人的用水情況,守護老人安全……
據介紹,在西湖區已有100多名高齡獨居老人家中安裝了類似設備,“相當於(yu) 為(wei) 他們(men) 配備了一名24小時的‘貼身保鏢’。”一位康養(yang) 一體(ti) 化平台運營負責人說。
不隻在浙江,“十三五”時期,民政部等部門共支持203個(ge) 地區開展了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改革試點。民政部計劃,在2022年底前,將指導和推動全國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ge) 綜合功能的養(yang) 老服務機構,基本實現社區養(yang) 老服務全覆蓋。
適老化改造工程是幫助老年人實現安心在家細數年華的重要舉(ju) 措。
據中國疾病監測係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wei) 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shang) 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wan) 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其中約一半發生在家中。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因居家環境因素造成摔倒的比例高達85%,家庭適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據民政部介紹,截至2020年底,地方各級財政共投入4.74億(yi) 元,完成16.34萬(wan) 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工作。各地根據改造項目內(nei) 容的不同,補貼標準從(cong) 每戶1000元到1萬(wan) 元不等,平均每戶補貼近3000元。
“‘十四五’期間,民政部門將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對200萬(wan) 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基礎項目改造和老年用品配置。”李邦華說。
當好銀發守護者,共繪最美夕陽紅
近年來,隨著老年人投資理財需求的增長,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額回報為(wei) 幌子、以虛假項目為(wei) 包裝,通過廣告宣傳(chuan) 、免費活動、情感關(guan) 懷等營銷手段誘導老年人參與(yu) “投資理財”,造成老年人財產(chan) 損失。同時,由於(yu) 老年人精力有限、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薄弱,在金融消費中往往成為(wei) 弱勢群體(ti) 。
如何守護好老年人的養(yang) 老錢?
2020年8月,民政部與(yu) 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在全國開展養(yang) 老機構非法集資風險專(zhuan) 項排查工作。對存在風險隱患的機構,指導當地民政部門向金融監管部門報告並記入風險台賬,斬斷伸向老年人“錢袋子”的黑手。
提高老年人自我防範意識是預防涉老詐騙的重要舉(ju) 措。今年5月17日,全國老齡辦牽頭,會(hui) 同民政部、公安部和銀保監會(hui) 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養(yang) 老領域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增強老年人群體(ti) 對非法集資詐騙的識別防範能力。
要讓全社會(hui) 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最美夕陽紅的美好圖景,更需要發動社會(hui) 力量共同參與(yu) “銀發事業(ye) ”。
“真情伴你走,春色為(wei) 你留,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
早晨9點,位於(yu) 北京市朝陽區的東(dong) 方綜合養(yang) 老院小劇場裏,十餘(yu) 位老人兩(liang) 兩(liang) 結對,伴著悠揚的歌聲走起了“模特步”。
成立於(yu) 1997年的東(dong) 方綜合養(yang) 老院,是一家經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批準的綜合性民辦養(yang) 老機構,主要麵向60歲以上的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及失智老年人,為(wei) 他們(men) 提供餐飲起居、醫療保健以及休閑娛樂(le) 等一係列服務。
近年來,我國全麵放開養(yang) 老服務市場,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放寬外資準入、精簡行政審批環節、改進政府服務等舉(ju) 措,進一步調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業(ye) 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ye) 準入的製度性成本。
截至2020年底,全國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為(wei) 31.9萬(wan) 個(ge) ,床位820多萬(wan) 張。民辦養(yang) 老機構占到養(yang) 老機構總數的56.9%,床位數占到養(yang) 老機構床位總數的61.3%。
“除了鼓勵社會(hui) 力量建設養(yang) 老機構,我們(men) 還鼓勵社會(hui) 力量通過多種方式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供給,支持老年用品研發與(yu) 運用,培育養(yang) 老服務新業(ye) 態。”李邦華說。(參與(yu) 記者:孫少龍、熊家林、鄭夢雨)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