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常紀文

文章

長江大保護促進長江流域高質量發展

發稿時間:2021-01-13 11:31:04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在“十三五”收官之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四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國家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這部法律創新體(ti) 製、健全製度、完善機製、明確責任,為(wei) 長江全流域通過係統保護、綜合保護、協調保護實施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的法製基礎。

  “十三五”已經圓滿收官,“十四五”已經拉開序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的提出和不斷深化實施至今已有5年,無論是規劃法治建設,還是思想認識水平和部署推進情況,都有很大的提高,這都有力地促進了長江流域綠色和高質量發展。

  一是共抓大保護的規劃和法律製度不斷健全。在過去的5年裏,黨(dang) 中央出台《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本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型發展規劃,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ye) 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各省域也出台了相關(guan) 的綜合規劃、專(zhuan) 業(ye) 性規劃或決(jue) 議,這些規劃既促進工業(ye) 、農(nong) 業(ye) 和第三產(chan) 業(ye) 的綠色發展,也將各類開發活動限製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nei) 。

  二是共抓大保護的意識得以鞏固和提升。為(wei) 確保沿江省市切實貫徹黨(dang) 中央的部署,黨(dang) 中央將長江經濟生態保護和修複納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之中,定期組織巡查,並針對固體(ti) 廢物問題開展“清廢行動”督查,針對飲用水安全問題開展飲用水源的督查。在專(zhuan) 項督查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長江流域一批批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案件得到通報和查處,有效地督促各級領導幹部履職盡責。全社會(hui) 參與(yu) 和行政執法監察,督促各行各業(ye) 普遍遵守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這些工作,倒逼了長江流域內(nei) 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ye) 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水平,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開展技術升級換代,科學處置各類汙染物,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

  三是加強長江經濟帶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生態環境保護既要治標,又要治本。要治本,就必須加強長江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部署下,正在推進沿江高鐵的規劃建設,優(you) 化和完善區域公路網絡,推進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等建設工作,形成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長江經濟帶的城鄉(xiang) 垃圾分類、汙水相對集中處置、鄉(xiang) 村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生態修複正在有序推進;固體(ti) 廢物集中處置規劃不斷優(you) 化,處置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各地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普遍提升,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和鄉(xiang) 村生態美麗(li) 整潔的局麵初步形成。在統一的規劃協調和嚴(yan) 格執法下,長江經濟帶的化工等汙染行業(ye) 的布局得到優(you) 化,工藝技術不斷升級改造,全流域的係統性環境汙染風險得到有效控製。

  四是長江經濟帶沿線的綠色和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凸顯。5年來,長江經濟帶通過不斷嚴(yan) 格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發展質量不僅(jin) 沒有降低,還不斷得到提升,一些省份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得到提升。5年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係統保護、綜合保護理念指導下,區域間的產(chan) 業(ye) 結構通過科學布局不斷協同發展,區域間通過生態補償(chang) 等措施促進利益平衡,這有利於(yu) 提升長江經濟帶整體(ti) 的綠色發展水平。在綠色和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之中,既實現了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也實現了生態良好。

  河流是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自然基礎。目前,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了很多路徑和方法,取得了很多共性和個(ge) 性經驗,這為(wei) 黃河流域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今後,還會(hui) 為(wei) 淮河、遼河、鬆花江、海河等大江大河的綠色發展提供更多的啟迪。長江經濟帶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經驗由點到麵的示範和推廣,有利於(yu) 推進我國全流域的綠色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華文明的持續繁榮昌盛。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