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實踐交流

文章

盛閱春:念好“兩業經” 實現“高質量”

發稿時間:2020-12-25 15:45:01  

  編者按:12月20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紹興(xing) 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學習(xi) 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kaiyun官方地址(2020)年會(hui) 暨新發展階段开云kaiyun官方推進高層研討會(hui) ”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舉(ju) 行。本文為(wei) 中共紹興(xing) 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盛閱春的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交流內(nei) 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誌們(men) :

  下午好!非常榮幸向大家匯報交流紹興(xing) 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經驗與(yu) 做法。我先拋磚引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明確指出,“要加快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深入推進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新業(ye) 態和新商業(ye) 模式,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體(ti) 係”。紹興(xing) 曾是以紡織、化工、金屬加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工業(ye) 大市,加上黃酒、珍珠這兩(liang) 大曆史經典產(chan) 業(ye) ,構成名副其實的五大支柱產(chan) 業(ye) ,2014年占規上工業(ye) 增長值的比重達到60%。進入新世紀後,隨著比較優(you) 勢的梯度轉移、市場競爭(zheng) 的日益充分,以及環保、能源、資源製約,依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維持增長的模式,較早地遇到了“天花板”,主要是: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廢水廢氣廢物排放總量連年攀升;企業(ye) 效益提升乏力,2014-2016年,三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利潤總額僅(jin) 增長4.7%、2.2%和0.9%。特別是,受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增速逐年下行影響,紹興(xing) GDP總量在全國的排名從(cong) 2000年的28位,下降至2016年36位。麵對嚴(yan) 峻挑戰,是“另起爐灶”,還是“鳳凰涅槃”?成為(wei) 擺在市委市政府麵前亟需破題的重大任務。

  作為(wei) “成長中的煩惱”,雖然我們(men) 相比其他地方遇到得更早,但我們(men) 因之行得更早、決(jue) 心也更堅決(jue) 。特別是2017年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紹興(xing) 開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試點,我們(men) 正式開啟全市域全領域大整治大提升新篇章。同時,我們(men) 積極主動順應新常態,研究提出三個(ge) “兩(liang) 手抓”的思路: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一手抓城市發展方式轉變,一手抓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如隨著城市化推進,實現袍江工業(ye) 區向現代城市核心區轉變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們(men) 通過推動該區域印染、化工企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園區搬遷集聚,有效騰出了城市發展空間,實現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標準提升與(yu) 產(chan) 能整合;在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上,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從(cong) 自身要素稟賦結構出發,發展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在經濟發展動能上,一手抓舊動能修複,一手抓新動能壯大,漸進式、可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迭代升級。這一思路就是“兩(liang) 業(ye) 經”“雙城計”。三年多的艱苦實踐,“兩(liang) 業(ye) 經”“雙城計”打開了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通道,為(wei) 紹興(xing) 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今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上,我們(men) 已經回升至31位。接下來,重返全國“30強”的目標,十分可期。回顧“兩(liang) 業(ye) 經”實踐,我們(men) 主要做了五方麵工作。

  一是明確目標定位,找準產(chan) 業(ye) 發展新方位。著眼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綜合考慮現有規模、鏈群基礎、行業(ye) 地位、未來趨勢等因素,把“3+2+4”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為(wei) 主攻方向。

  “3”,即紡織、化工、金屬加工三大重點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其中紡織產(chan) 業(ye) 通過融入科技、文化、創意、時尚等元素,推進中國輕紡城“市場進化”,打造“世界時尚紡織之都”;化工產(chan) 業(ye) 通過推進產(chan) 能集聚化、產(chan) 業(ye) 循環化、產(chan) 品高端化、監管智慧化,打造全球高端染料和綠色化工創製中心。如杭州灣上虞經開區,通過構建“一中心、一平台、一網絡、一體(ti) 係”主體(ti) 架構,集安全、環保、安防、能源管控、應急救援和公共服務六大係統分析決(jue) 策功能,實現風險企業(ye) 全天監控、環保數據實時采集、異味實時評價(jia) 溯源、危化品車輛的定位監管統籌管理,並成為(wei) 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單位。金屬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金屬新材料、合金材料、複合材料、改性材料等中高端產(chan) 品,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金屬加工基地。

  “2”,即黃酒、珍珠兩(liang) 大曆史經典產(chan) 業(ye) ,其中黃酒產(chan) 業(ye) 突出守正創新,創新品牌營銷、拓展酒莊產(chan) 業(ye) 和融合文化旅遊,加快建設黃酒小鎮,打響“世界美酒產(chan) 區、中國黃酒之都”品牌;珍珠產(chan) 業(ye) 向珠寶設計、營銷、展示方向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珠寶加工和貿易中心,實現由珠向寶的轉變。

  “4”,即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材料四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其中高端裝備聚焦應用機器人、智能紡織、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及關(guan) 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電子信息聚焦集成電路,致力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我們(men) 先後引進豪威科技、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等龍頭企業(ye) ,簽約落戶集成電路相關(guan) 項目63個(ge) 、協議總投資超過1200億(yi) 元,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入選省首批“萬(wan) 畝(mu) 千億(yi) ”新產(chan) 業(ye) 平台;現代醫藥積極發展化學醫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打造長三角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高地;新材料聚焦金屬、化工、生物、紡織新材料等領域,加快形成若幹優(you) 勢明顯的產(chan) 業(ye) 集群。

  二是推進整合提升,探索集群製造新模式。著眼全市域範圍,我們(men) 打破過去鎮域、縣域集聚模式,創造性推進企業(ye) 跨區搬遷集聚和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整合提升,重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一是區域先行先試。對柯橋紡織印染和上虞化工兩(liang) 大核心區域,科學劃定“環保、安全、產(chan) 出”準入門檻,製定出台“史上最嚴(yan) ”標準,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和勇氣,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搬遷集聚與(yu) “低散亂(luan) ”出清。目前,我們(men) 已完成全市所有336家印染企業(ye) 、299家化工企業(ye) 整治提升,印染企業(ye) 已基本集聚至柯橋藍印時尚小鎮、化工企業(ye) 也已集聚到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真正實現了印染、化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一園式”發展和標準化管理。

  二是麵上總結推廣。在試點引路基礎上,我們(men) 堅持正向引導與(yu) 反向倒逼,優(you) 化用地、用能、排放等資源要素與(yu) “畝(mu) 均效益”掛鉤機製,對全市其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了全麵整治。經過3年多的大力度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銷售、利潤等指標連續三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目前,現代紡織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2020年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試點示範,綠色化工產(chan) 業(ye) 集群也正在對標爭(zheng) 創中。今年,我們(men) 還啟動實施“雙十雙百”集群製造行動計劃,未來5年,要做強十大現代製造業(ye) 集群、做優(you) 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培育一百家標杆企業(ye) 、建成一百個(ge) 重大製造業(ye) 項目,產(chan) 業(ye) 發展路線圖更加清晰完善。

  三是深化園區改革,做強產(chan) 業(ye) 集聚新平台。著眼優(you) 化區域生產(chan) 力布局,我們(men) 以獲批開發區(工業(ye) 園區)改造提升省級試點為(wei) 契機,全域全麵、分層分類推進園區改革提升,打出“退散進園、退汙進綠、退低進高、退劣進優(you) ”(四退四進)組合拳,推動各級各類開發區係統性重構、創新性變革,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平台體(ti) 係,探索了有效路徑。主要從(cong) 三個(ge) 層麵入手:

  鄉(xiang) 鎮層麵,按照“歸並管理一批、更名改造一批、撤銷退出一批、提升規範一批”的思路,將全市281個(ge) 工業(ye) 園區整合為(wei) 24個(ge) ,構築以鄉(xiang) 鎮工業(ye) 園區和特色小鎮為(wei) 主體(ti) 的特色化基礎平台,培育壯大中小微企業(ye) 集聚群落。

  縣域層麵,按照“整合優(you) 化、抱團升級、協同發展”的原則,將4個(ge) 國家級平台和9個(ge) 省級平台,整合為(wei) 9個(ge) 骨幹平台,通過集聚資源與(yu) 提升服務,打造集約式高質量增長極。

  市級層麵,將原紹興(xing) 濱海新城江濱區、國家級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紹興(xing)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鏡湖新區這四大片區整合為(wei) 紹興(xing) 濱海新區,並成功列入浙江省大灣區建設四新平台。

  經過有序整合,全市開發區產(chan) 業(ye) 集中度、發展質量和帶動能力明顯提升。2019年,全市開發區集聚了80%以上的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利稅增長10.5%。同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ye) 主導,抓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曆史經典產(chan) 業(ye) 、旅遊產(chan) 業(ye) 等特色小鎮建設,14家省級特色小鎮以0.5%的麵積,貢獻了4%的有效投資、6%的稅收,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四是強化精準招商,注入經濟增長新動力。著眼增強高質量發展後勁,我們(men) 按照“建鏈、強鏈、補鏈”思路,全力推進產(chan) 業(ye) 鏈精準招商,以最大力度、最強隊伍,掀起招商引資熱潮。

  一方麵,改革招商引資頂層設計。專(zhuan) 門設立市投資促進中心,建立健全招商信息獲取、招商對象聯絡、招商項目洽談、投資協議簽約、落地項目服務等流程和製度,細化明確市、區(市、縣)、開發區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部門、駐外聯絡處等招商職責,放大招商引資合力。三年多來,累計引進10億(yi) 元以上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171個(ge) ,其中50億(yi) 元以上33個(ge) 、100億(yi) 元以上9個(ge) 、300億(yi) 元以上2個(ge) ,招商成效特別是50億(yi) 元以上重大項目招商成果,超過了曆年總和。

  另一方麵,精準錨定招商引資重點。搶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窗口機遇,聚焦“芯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及時設立政府資金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的產(chan) 業(ye) 基金,撬動更多大項目落戶,形成“引進一個(ge) 、帶動一批、形成一鏈、輻射一片”的效果。比如,生物醫藥領域,引進張江生物、歌禮藥業(ye) 、德琪醫藥等國內(nei) 外知名藥企,建設了細胞及糖工程生物醫藥項目群等一批高端項目,高端生物醫藥入選省第二批“萬(wan) 畝(mu) 千億(yi) ”新產(chan) 業(ye) 平台。雖然今年受到新冠疫情衝(chong) 擊,但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逆勢增長,其中數字經濟產(chan) 值增長27.5%、規上生物醫藥產(chan) 值增長7.5%。

  五是堅持創新賦能,打造產(chan) 業(ye) 升級新引擎。著眼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生態,我們(men) 注重發揮區位、產(chan) 業(ye) 、人文、生態等優(you) 勢,堅定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首位戰略,全麵構建創新生態體(ti) 係、精細推進全域創新,賦能提升區域創新綜合實力。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額增長43.4%,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規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達50.6%,科技進步監測評價(jia) 居全省第2位,近年來還湧現出全麵創新改革“新昌經驗”等全國樣板。

  一是著力完善區域創新體(ti) 係。高水平建設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成為(wei) 全省首個(ge) 高新區縣域全覆蓋的地級市。紮實推進“紹興(xing) 科創大走廊”和鏡湖、濱海等科技城建設,謀劃成立集成電路、新材料省實驗室,做強現代紡織省創新中心,與(yu) 浙江大學、上海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院校共建25家產(chan) 業(ye) 研究院,提升基礎研究水平,推動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2019年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增長46%、居全省第1位,湧現工廠化養(yang) 蠶、溫室養(yang) 殖淡水珍珠、“不上頭”黃酒等顛覆性新產(chan) 品新技術。同時,配套加強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建設,爭(zheng) 取設立高水平科研機構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促進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兩(liang) 鏈融合”,累計認定省級綜合體(ti) 12家、居全省第3位。特別是我們(men) 借助創新服務綜合體(ti) 的力量,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打造區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企業(ye) 上雲(yun) 和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大力做優(you) 人才生態。緊扣人才對平台、服務、政策和環境等需求,製定出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9”政策體(ti) 係,動態完善“科技新政”“人才新政”,連續實施人才招引“春季專(zhuan) 列”“秋季專(zhuan) 列”,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海智匯”平台,實現人才綜合服務“一門辦盡一件事”。近年來,累計引進省級以上引才計劃入選者400人,青年人才“引才”居全省前3,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20萬(wan) 人,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三是全力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堅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wei) 牽引,持續深化“一窗辦、全城辦、一證辦、移動辦”“標準地+承諾製”等係列改革,大力倡導“店小二”精神,全麵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在2019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萬(wan) 家民營企業(ye) 評價(jia) 營商環境報告”中,紹興(xing) 居全國第5位;2020年央視發布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年度報告》中,紹興(xing) 居全國經濟活躍城市綜合排名第6位。

  各位領導,同誌們(men) ,紹興(xi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浙江和全國的一個(ge) 縮影。三年多來,通過念好“兩(liang) 業(ye) 經”,我們(men) 既跑出了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度,也走出了邁向先進製造集群的新路徑。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此次會(hui) 議為(wei) 契機,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持之以恒念好新時代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兩(liang) 業(ye) 經”,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紹興(xing) 樣本”!謝謝大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