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开云kaiyun官方實踐交流

文章

丘毅:南平“生態銀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路徑

發稿時間:2020-12-25 15:44:05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12月20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紹興(xing) 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學習(xi) 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kaiyun官方地址(2020)年會(hui) 暨新發展階段开云kaiyun官方推進高層研討會(hui) ”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舉(ju) 行。本文為(wei) 中共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武夷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丘毅的地方實踐交流內(nei) 容。

各位領導,各位專(zhuan) 家,同誌們(men) :

  大家下午好!十分感謝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紹興(xing) 市委市政府給南平市提供了這樣一個(ge) 難得的學習(xi) 機會(hui) 。

  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南平。南平市位於(yu) 福建省北部,與(yu) 浙江、江西交界,又稱“閩北”,麵積2.6萬(wan) 平方公裏,是福建省麵積最大的設區市。南平曆史悠久。福建的“福”字來自福州,“建”字來自建州,就是現在的南平。南平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wei) “朱子故裏”、“理學搖籃”。南平生態資源豐(feng) 富。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森林覆蓋率達78.85%,林木蓄積量占福建三分之一,毛竹麵積占全國十分之一,人均擁有水資源89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3倍,素有“福建糧倉(cang) ”、“南方林海”、“中國竹鄉(xiang) ”之美譽。南平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nei) 的武夷山為(wei) 全國僅(jin) 有的四個(ge) 世界文化與(yu) 自然雙遺產(chan) 地之一,武夷山國家公園還是全國首批10個(ge) 國家公園之一。南平還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市10個(ge) 縣(市、區)均為(wei) 原中央蘇區縣。毛澤東(dong) 詩詞《如夢令•元旦》中:“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指的就是南平。

  下麵,我就南平市創新“生態銀行”建設,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探索,向大家作個(ge) 簡要介紹。順昌是南平市所轄縣,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杉木之鄉(xiang) ”,有“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之美譽,是“洋林精神”的發源地。但是,正是在擁有如此豐(feng) 富森林資源的地方,由於(yu) 林權分散導致林業(ye) 經營破碎化、粗放化,森林質量難以提升、森林資源資產(chan) 難以變現。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7次深入南平調研,明確要求我們(men) 要“發揮比較優(you) 勢,把生態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我們(men)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持續探索生態保護與(yu) 經濟發展相協調相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特別是2018年,為(wei) 了解決(jue) 新時代背景下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麵臨(lin) 新的問題與(yu) 挑戰,南平市委在順昌縣開始部署“生態銀行”工作,探索開展“森林生態銀行”試點,由政府主導成立林業(ye) 資源運營公司,采取合股、托管、贖買(mai) 、租賃等方式整合碎片化林業(ye) 資源近7萬(wan) 畝(mu) 。依托規模化的林業(ye) 資源基礎,通過多種手段,加速林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一是投入迅速加大,提升了森林質量。經過規模化經營,林木出材量比林農(nong) 分散經營高25%,杉木林畝(mu) 均蓄積量達16至19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3倍。二是金融瓶頸得到突破,激活了沉睡林業(ye) 資產(chan) 。通過以林業(ye) 資產(chan) 預期開發收益為(wei) 抵押、成立林業(ye) 擔保公司、成立生態銀行基金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增強了生產(chan) 投入能力。三是創新提質持續推進,釋放製度紅利。對27.2萬(wan) 畝(mu) 林地、1.5萬(wan) 畝(mu) 毛竹山實施FSC森林可持續認證。成功策劃並交易福建省第一筆林業(ye) 碳匯和全國第一筆竹林碳匯項目,搭建了“一元碳匯”交易平台,建立了市場化銷售渠道。四是林業(ye) 業(ye) 態持續豐(feng) 富,提高了林業(ye) 經營效益。采取“龍頭企業(ye) +基地”模式,每年為(wei) 林業(ye) 龍頭企業(ye) 提供杉木4萬(wan) 立方以上、毛竹3萬(wan) 根以上、花卉苗木200萬(wan) 株。通過林下種植中草藥以及培育綠化苗等,林業(ye) 畝(mu) 均產(chan) 值比一般林農(nong) 經營高2000元以上。

  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是南平市“生態銀行”的一個(ge) 縮影。試點開展3年來,“生態銀行”逐步得到了中央改革辦、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文旅部、林草局等國家有關(guan) 部委的關(guan) 注和認可,今年中央改革辦《改革情況交流》2次刊發“生態銀行”創新做法,並把“生態銀行”試點作為(wei)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區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案例;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和光澤縣“水生態銀行”先後入選自然資源部兩(liang) 批19個(g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典型案例。《新聞聯播》兩(liang) 次頭條報道“生態銀行”做法。

  最後我簡要為(wei) 大家闡述“生態銀行”的概念模式、時代背景和時代意義(yi) 。“生態銀行”的實質是搭建一個(ge) 生態資源所有者權益資本化運作的運營平台,對森林、土地、水、礦等自然資源,能夠開發利用的文物、民居、遺跡等文化資源及非物質文化等進行運營。與(yu) 商業(ye) 銀行不同,生態銀行借鑒了商業(ye) 銀行“分散化輸入、集中式輸出”理念,但並不是金融機構,其運營對象是生態資源資產(chan) 所有者權益,包括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等,目標是將生態資源資產(chan) 集中整合、提質增信並與(yu) 綠色產(chan) 業(ye) 實現順暢對接。

  那麽(me) 是什麽(me) 樣的時代背景“催生”了“生態銀行”呢?我認為(wei) 有以下幾點:一是生產(chan) 經營方式亟需變革。農(nong) 村人口大量流出,土地撂荒、林地失管,農(nong) 業(ye) 科技飛速發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方式需要革新,生產(chan) 資料再次呼喚集中。二是金融資本參與(yu) 生態產(chan) 品開發需要順暢通道。大量社會(hui) 資本將進入農(nong) 村地區,如何解決(jue) 產(chan) 權不清、定價(jia) 混亂(luan) 、信用缺失等問題,成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重要基礎。三是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需要加快推進。在“調查、管製、權益”三維管理體(ti) 製下,權益是最終目標,也是最複雜的部分,對自然資源資產(chan) 所有者權益的內(nei) 涵挖掘、實現形式、交易規則和政策建設等探索需要加緊開展。四是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需要打通。“兩(liang) 山”理論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發展觀上的重要體(ti) 現,探索“兩(liang) 山”轉化路徑,成為(wei) 最為(wei) 緊迫的時代命題之一。

  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南平“生態銀行”探索對生態富集的欠發達地區厚植生態優(you) 勢、加快綠色發展提供了幾點有益借鑒和參考。一是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生產(chan) 要素組織方案。立足所有者意願,對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進行集中整合提升,形成集中連片的優(you) 質資產(chan) 包輸出對接產(chan) 業(ye) ,有力的回應了生態資源整合的需求。二是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資源定價(jia) 和利益分配方案。針對生態資產(chan) 的非標性,探索形成了 “三級”定價(jia) 機製,首先由村民對政府投資的路、溝、渠、壩等村集體(ti) 資產(chan) 形成內(nei) 部相對定價(jia) ;再與(yu) 投資商(運營商)形成市場絕對定價(jia) ;最後由公司、村集體(ti) 、村民按比例分配項目收益,有效保障了各方利益。三是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金融支撐方案。構建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體(ti) 係,以“生態銀行”持有資源為(wei) “信用池”,與(yu) 金融機構、再擔保機構共擔風險,服務產(chan) 業(ye) 。四是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產(chan) 權製度保障方案。對自然資源資產(chan) 使用權、收益權、轉讓權等各項權益的使用和保障進行深入的探索實踐,比如在水資源定價(jia) 上,啟動基準水價(jia) 體(ti) 係研究,借鑒基準地價(jia) 的有關(guan) 做法,推動水資源定價(jia) 改革。五是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產(chan) 業(ye) 化變現方案。打通了資源資產(chan) 與(yu) 產(chan) 業(ye) 順暢轉變通道,村集體(ti) 、農(nong) 民可獲得資源入股分紅、資源租賃、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多種收益。

  目前,除了順昌“森林生態銀行”外,南平因地製宜,選擇不同的自然資源經營方式,成功探索形成光澤“水生態銀行”、武夷山五夫“文化生態銀行”、建陽“建盞生態銀行”、延平巨口“古厝生態銀行”、建甌“竹生態銀行”等多種運作模式,創新了多主體(ti) 、市場化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

  在2020年11月14日的全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近年來南平在綠色發展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兩(liang) 山”轉化之路依然任重道遠,“生態銀行”模式走向深入還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比如,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邊界不清、生態價(jia) 值核算方法不健全、生態資產(chan) 交易平台缺乏、金融體(ti) 係與(yu) 資源利用製度不協調等等,還需要我們(men) 持續探索、深入實踐。我們(men) 誠摯歡迎各位領導、專(zhuan) 家,同誌們(men) 到南平走一走,幫助我們(men) 進一步提升思路、創新作為(wei) ,使南平的“兩(liang) 山”轉化之路越走越寬廣。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