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章法:新發展格局下央企的擔當
發稿時間:2020-12-24 15:40:54
編者按:12月20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紹興(xing) 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學習(xi) 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kaiyun官方地址(2020)年會(hui) 暨新發展階段开云kaiyun官方推進高層研討會(hui) ”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舉(ju) 行。本文為(wei) 中信重工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俞章法的演講內(nei) 容。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xing) 受邀參加“kaiyun官方地址(2020)年會(hui) 暨新發展階段开云kaiyun官方推進高層研討會(hui) ”。我代表中信重工向主辦方的盛情相邀表示感謝!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麵對新形勢新要求,隻有深刻理解新發展格局的內(nei) 涵要義(yi) ,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好央企的示範帶動作用。借此機會(hui) ,我和各位領導、嘉賓交流一下中信重工的思考和謀劃。
中信重工是中信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前段時間,中信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朱鶴新出席“2020央視財經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演講主要內(nei) 容,介紹一下中信集團的情況。
一、關(guan) 於(yu) 實業(ye) 的使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麽(me) 時候,實體(ti) 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朱鶴新董事長認為(wei) 實業(ye) 的使命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
一是增強綜合國力。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謀發展、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求富強,沒有高水平的實體(ti) 經濟不可能贏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五中全會(hui) 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的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要加大力度拉長長板、補齊短板,構建強大的產(chan) 業(ye) 鏈,夯實實體(ti) 經濟根基。二是維護國家安全。裝備製造、航空航天、信息、基礎設施等大量實業(ye) 領域事關(guan) 國家安全,唯有不斷地做強做優(you)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國際鬥爭(zheng) 中占據優(you) 勢、穩如泰山。三是發展關(guan) 鍵技術。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yu) 產(chan) 業(ye) 變革風起雲(yun) 湧,我們(men) 必須把推進科技創新、發展關(guan) 鍵技術作為(wei) 重大任務,在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進程中集中資源、精準發力,一步一個(ge) 腳印把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做好,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四是改善人民生活。實業(ye) 承擔著提供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責任,承擔著擴大就業(ye) 、提高收入的重要使命。實業(ye) 健康發展、生機勃勃,才能促進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關(guan) 於(yu) 中信集團
中信集團是在鄧小平同誌支持下,由榮毅仁同誌於(yu) 1979年創辦的。中信集團因改革開放而生,已經成長為(wei) 一家金融服務與(yu) 實業(ye) 投資並舉(ju) 的大型綜合性企業(ye) 集團。我們(men) 始終牢記承擔這一使命,在助力民族複興(xing) 中發展壯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上特別提到了中信創始人榮毅仁同誌,“實業(ye) 報國”是他畢生的追求,也是中信發展始終恪守的理念。中信的實業(ye) 投資板塊營業(ye) 收入目前占集團總營收60%,約為(wei) 3000億(yi) 元;其中製造業(ye) 板塊營收約1000億(yi) 元,占集團總營收20%。經過多年努力,中信一些實業(ye) 領域已處於(yu) 國內(nei) 同業(ye) 甚至全球領先地位,比如在製造領域,中信重工在全球礦業(ye) 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中信特鋼是全球最大的特鋼企業(ye) ,中信戴卡的鋁車輪轂全球市場占有率達三分之一、國內(nei) 市場占比約二分之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中信集團大有可為(wei) ,也更應該大有所為(wei) 。將發揮綜合優(you) 勢,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推動金融服務更好地聚焦實體(ti) 經濟,推動實業(ye) 進一步做強做優(you) 做大,以打造卓越企業(ye) 集團和百年民族品牌為(wei) 目標推動整合、協同和拓展,發揮好央企服務新發展格局的主力軍(jun) 作用。
“十四五”期間,中信集團的發展使命是: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複興(xing) ;發展願景是:打造卓越集團、鑄就百年基業(ye) ;著力打造五大業(ye) 務板塊:
1.綜合金融服務板塊。成為(wei) 綜合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包括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托等相關(guan) 子公司。我們(men) 將回歸業(ye) 務本源,以客戶為(wei) 中心,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綜合金融解決(jue) 方案。加大融融協同、產(chan) 融協同力度,不斷提高金融科技實力,有效防範化解風險,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
2.先進智造板塊。成為(wei) 彎道超車領域的開拓者。相關(guan) 公司:中信重工、中信戴卡、中信機電等。我們(men) 將立足製造強國,在“卡脖子” 關(guan) 鍵領域實現突破,成為(wei) 中國先進製造業(ye) 的排頭兵。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積極拓展智能製造業(ye) 務,打造一批高尖特新的隱形冠軍(jun)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3.先進材料板塊。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安全的保障者。相關(guan) 公司:中信金屬、中信特鋼、中信礦業(ye) 國際等。我們(men) 將以構建雙循環格局,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全力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為(wei) 己任,致力於(yu) 在特種新材料上填補國內(nei) 空白,在特種原材料上彌補國家稀缺資源。
4.新消費板塊。成為(wei) 5G與(yu) 數字消費的引領者。相關(guan) 公司:中信數字媒體(ti) 、中信出版、中信農(nong) 業(ye) 、中信國際電訊等。我們(men) 將把握數字消費和文化消費升級的市場機遇,以客戶為(wei) 中心,成為(wei) 激發和釋放國內(nei) 需求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抓住5G從(cong) 基礎設施到消費場景漸進革新的潮流趨勢,深化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形成中信消費品牌。
5.新型城鎮化板塊。成為(wei) 智慧城市的營建者。相關(guan) 公司:中信建設、中信環境、中信工程、中信城開等。我們(men) 將積極融入區域戰略,提供集工程承包、地產(chan) 開發和運營管理於(yu) 一體(ti) 的智慧城市解決(jue) 方案。助力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以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成渝經濟圈等城市群為(wei) 主戰場,促進新型城鎮化提質升級,深化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布局。
三、關(guan) 於(yu) 中信重工
1.基本情況
中信重工前身是洛陽礦山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期間興(xing) 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93年企業(ye) 整體(ti) 資產(chan) 劃撥中信集團。公司所在的重型機械行業(ye) 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司主要從(cong) 事國家基礎工業(ye) 技術裝備、成套工藝技術裝備及國家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和製造,可為(wei) 客戶提供重型裝備、關(guan) 鍵基礎件、工程成套、備件服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技術產(chan) 業(ye) 等領域重大技術裝備和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曆經60多年的建設與(yu) 發展,中信重工已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礦業(ye) 裝備和水泥裝備供貨商和服務商、國內(nei) 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基地、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ye) 之一,是國家創新型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榮獲中國工業(ye) 大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企業(ye) ,被譽為(wei) “中國工業(ye) 的脊梁,重大裝備的搖籃”。
公司始終把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為(wei) 國家提供重大裝備作為(wei) 首要任務,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裝備的研製任務,相繼推出了一批堪稱“國之重器”的重大技術、重大產(chan) 品、重大工程,如國產(chan) 航母某係統、某大型電子裝置、神州飛船逃逸倉(cang) 係統、電子對撞機譜儀(yi) 機械係統、質子回旋加速器、三峽工程啟閉機、國產(chan) 大飛機項目拉伸機等“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及裝備。
2.紅色基因
中信重工擁有獨特的紅色基因和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承。1965年12月-1967年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shu) 長習(xi) 仲勳同誌調任洛陽礦山機器廠副廠長。在洛礦的一年,習(xi) 老一直在車間生產(chan) 一線,和幹部職工朝夕相處,參加生產(chan) 。他堅定不移的信念、樂(le) 觀向上的精神、聯係群眾(zhong) 的作風,始終激勵著洛礦人拚搏奮進。
1986年洛礦建廠30周年之際,習(xi) 老親(qin) 筆題詞“同心同德 團結奮鬥 堅持改革 開拓前進”,並寫(xie) 下回憶文章《我在洛陽礦山機器廠的一年》,激勵我們(men) 不斷前行。
1953年6月-1962年6月,焦裕祿同誌在洛礦工作生活了9年。洛礦的現代工業(ye) 管理,涵養(yang) 了焦裕祿的科學求實作風;建設新中國大工業(ye) 的夢想,造就了焦裕祿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工業(ye) 建設初期的困難考驗,磨礪出焦裕祿的無私擔當風骨;紅色熔爐淬煉出焦裕祿高度自覺的政治修為(wei) 。
200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中信重工時指出:“焦裕祿精神孕育形成在洛礦,弘揚光大在蘭(lan) 考。”
3.領導關(guan) 懷
中信重工(洛礦)曾留下劉少奇、周恩來、陳雲(yun) 、習(xi) 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37位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蒞臨(lin) 公司,親(qin) 切關(guan) 懷和指導公司的發展。
2009年3月3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shu) 記處書(shu) 記、國家副主席習(xi) 近平視察中信重工時指出:“來到以後感到很親(qin) 切,看了以後感覺很振奮、很觸動,這裏代表了國家和世界先進製造業(ye) 的水平,希望你們(men) 繼續努力。”
2010年7月10日,胡錦濤同誌視察中信重工時指出:“企業(ye) 的生命在於(yu) 創新。中信重工由生產(chan) 型企業(ye) 轉變為(wei) 研發型企業(ye) ,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企業(ye) 的成功實踐。”
李克強總理前後三次蒞臨(lin) 中信重工,2015年9月23日視察中信重工時指出:“中信重工是傳(chuan) 統的老企業(ye) 和大企業(ye) ,但是你們(men) 跟上了時代的潮流,在搞創客群,推動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促進了企業(ye) 轉型升級。”
四、關(guan) 於(yu) 新發展格局下的擔當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根據我國新發展階段、新曆史任務、新環境條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裝備製造業(ye) 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隻有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好央企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裝備製造業(ye) 是製造業(ye) 的脊梁”,強調國有企業(ye) 要堅持“兩(liang) 個(ge) 一以貫之”,成為(wei) “六種力量”。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中信重工作為(wei) 國企、央企必須率先擔當示範,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精準對接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及中信集團“十四五”規劃要求,科學製定“十四五”規劃,圍繞“踐行國家戰略 實現高質量發展”使命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一流先進裝備製造企業(ye) ”願景,不斷築牢國之重器的地位,不斷強化“硬科技”實力,持續深化對外合作,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新發展格局下擔當作為(wei) ,首先要有擔當的基礎優(you) 勢和能力。對中信重工而言,有著國之重器的地位、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稀缺的高端裝備體(ti) 係、品牌及企業(ye) 文化等方麵優(you) 勢。具體(ti) 而言,國之重器的地位優(you) 勢:圍繞先進裝備製造業(ye) 這一主題,中信重工致力為(wei) 國家解決(jue) “卡脖子”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重大技術裝備、為(wei) 客戶提供工業(ye) 項目解決(jue) 方案,聚焦主業(ye) ,執著推進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打造難以被複製和模仿的硬科技實力。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優(you) 勢:中信重工堅持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工匠創新和基礎理論創新相結合,構建了“五院一中心”創新體(ti) 係,培育了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較強的產(chan) 品化、工程化能力。擁有一批領先的核心技術,主持和參與(yu) 製訂國家標準97項、行業(ye) 標準110項。稀缺的高端裝備體(ti) 係:構建了以全球最大最先進的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為(wei) 核心的高端重型裝備製造工藝體(ti) 係,培育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隊伍和一批高技能的大國工匠,奠定了我國重型裝備製造業(ye) 排頭兵企業(ye) 的行業(ye) 地位。品牌及企業(ye) 文化優(you) 勢:以“誠信”為(wei) 核心價(jia) 值觀,以“創新”為(wei) 核心發展理念,以“焦裕祿精神”為(wei) 企業(ye) 精神的中信重工企業(ye) 文化體(ti) 係,融匯了中信集團“誠信、創新、凝聚、融合、奉獻、卓越”的核心價(jia) 值理念,建立了具有中信重工特色的企業(ye) 文化體(ti) 係。
依托60多年積澱的基礎優(you) 勢和豐(feng) 富實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中信重工將通過“十四五”規劃的落地行動來體(ti) 現擔當作為(wei) ,主要達成五方麵成果:一是價(jia) 值體(ti) 現方麵,在彰顯國之重器擔當上有新作為(wei) ,公司硬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卡脖子”技術環節實現新突破,為(wei) 國家多作貢獻。二是產(chan) 業(ye) 格局方麵,持續踐行“核心製造+綜合服務”商業(ye) 模式,構建形成“離散型製造+連續化生產(chan) ”“製造業(ye) +服務業(ye) ”並存的產(chan) 業(ye) 格局。三是智能製造方麵,實現離散型製造領域數字化設計、數字化製造,爭(zheng) 做行業(ye)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標杆示範。四是黨(dang) 建文化方麵,大力傳(chuan) 承弘揚習(xi) 仲勳等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的寶貴精神,大力傳(chuan) 承弘揚焦裕祿精神,以特色的黨(dang) 建文化凝聚引領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五是質量效益方麵,經營規模、效益實現翻番,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明顯增強,職工幸福感明顯增強。
推動規劃落地,我們(men) 將突出把握六個(ge) 方麵內(nei) 容:
一是始終把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放在統領全局的地位,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2009年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統籌黨(dang) 建和經濟兩(liang) 個(ge) 高質量發展,圍繞“兩(liang) 個(ge) 一以貫之”,發揮“六種力量”,把黨(dang) 的領導貫穿於(yu) 企業(ye) 經營全過程,為(wei) 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是堅持把樹牢國之重器地位作為(wei) 企業(ye) 存在的最大價(jia) 值,六十多年來,中信重工在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點工程等方麵發揮了主力軍(jun) 、排頭兵作用。不忘實業(ye) 報國初心,擔當製造強國使命,中信重工“十四五”將在國之重器擔當上有更大作為(wei) 。
三是持續把技術創新擺在關(guan) 係企業(ye) 發展的核心位置,創新是第一動力。以22項“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為(wei) 抓手,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把中信重工作為(wei) 國家創新性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以及國家重大創新平台的作用發揮好、利用好。
四是把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擺在保障發展的突出位置,人才是第一資源,“十四五”將著力建設一支高智力技術人才隊伍、高技能藍領工人隊伍、高素質經營管理隊伍,支撐企業(ye) 可持續發展。
五是把板塊化經營作為(wei) 支撐產(chan) 業(ye) 做優(you) 做強的重要基礎,堅持讓專(zhuan) 業(ye) 人幹專(zhuan) 業(ye) 事,不斷強化板塊(事業(ye) 部)市場主體(ti) 、經營主體(ti) 、利潤中心意識,實現專(zhuan) 業(ye) 化經營、差異化競爭(zheng) 、協同化發展。重點在重大裝備、製造服務業(ye) 、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技術等板塊做實做深、做強做大。
六是把智能製造作為(wei) 融入新格局的重點方向,以信息化、工業(ye) 化融合為(wei) 基底,充分利用5G+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動數字化設計、數字化製造。聯合國內(nei) 工業(ye) 企業(ye) 及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共同研發並打造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示範工程並推廣應用,提升智能化產(chan) 業(ye) 發展速度。
麵向“十四五”,我們(men) 將牢牢把握戰略機遇,不忘實業(ye) 報國初心,擔當製造強國使命,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強化創新驅動、深化企業(ye) 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戰場和全麵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征程上發揮央企擔當,實現更大作為(wei) ,作出更大貢獻!
最後,歡迎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到中信重工考察指導!
謝謝!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