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麵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
發稿時間:2020-12-10 14:47:38 來源:《黨(dang) 建》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是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曆史性意義(yi) 的重要會(hui) 議。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綱領性文件。我們(men) 要把學習(xi) 貫徹全會(hui) 精神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抓緊編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加快建設美麗(li) 中國。
全麵準確把握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有關(guan)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
《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將綠色發展和生態環保要求體(ti) 現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麵,並從(cong)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麵作出專(zhuan) 門部署。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形勢,著眼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wei) 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是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夯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全會(hui) 將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作為(wei)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對加強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提出明確要求。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就在於(yu) 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有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堅決(jue) 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確保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保護的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建議》強調要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熱切期盼良好生產(chan) 生活環境。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改善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zhong) 進一步享受到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不斷提高優(you) 美生態環境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yu) 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建議》強調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已成為(wei) 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四是堅持係統治理,按照生態係統的整體(ti) 性、係統性及其內(nei) 在規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是相互依存、緊密聯係的生命共同體(ti) 。《建議》強調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製度。必須從(cong) 係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統籌兼顧、整體(ti) 施策、多措並舉(ju)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築牢生態根基。
五是堅持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明確提出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製,構建生態文明體(ti) 係。必須加快構建源頭預防、過程控製、損害賠償(chang) 、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ti) 係以及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把建設美麗(li) 中國轉化為(wei) 全民自覺行動。
全麵認識“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顯著成效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其中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圓滿完成,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增添了綠色底色和成色。
一是戰略部署不斷加強,全社會(hui)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全麵提升。黨(dang) 的十九大將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作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之一,將汙染防治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將建設美麗(li) 中國作為(wei) 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並在黨(dang) 章中增加“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內(nei) 容。2018年3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xie) 入憲法,實現了黨(dang) 的主張、國家意誌、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識和行動。
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全麵整治“散亂(luan) 汙”企業(ye) 及集群。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清潔能源占我國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57.7%。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京津冀地區煤炭運輸集疏港實現“公轉鐵”。我國能源、水、礦產(chan) 資源等利用效率全麵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
三是汙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明顯增強。堅決(jue)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開展夏季臭氧汙染防治監督幫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86%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約6.1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截至今年9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96.1%,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消除比例超過90%。完成農(nong) 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堅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預計到今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人民群眾(zhong) 普遍感到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了,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四是生態保護修複紮實開展,建設綠色美好家園取得明顯進展。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並推動評估和勘界定標。推動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穩步推進25個(ge)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建設,紮實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先後組織命名四批共262個(ge)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87個(ge)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綠化麵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
五是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組建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xiang) 各類汙染排放監管與(yu) 行政執法職責。製修訂《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等改革文件或方案出台實施,排汙許可、河(湖)長製等改革舉(ju) 措加快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為(wei) 推動各地區各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實招。嚴(yan) 格環境監督執法,嚴(yan) 肅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有效遏製了環境違法行為(wei) 多發高發態勢。
六是國際合作日益擴大,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相關(guan) 多邊公約或議定書(shu) 。大力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啟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發布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成功舉(ju) 辦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積極參與(yu) 和引領全球氣候變化談判進程。認真籌備《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先後榮獲聯合國環境保護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生態環境部係統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不斷強化醫療廢物、廢水處理處置等環境監管和服務措施,建立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liang) 個(ge) 正麵清單”,積極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
全麵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
盡管“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ti) 上尚未得到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對標對表“十四五”時期乃至到2035年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要求,在鞏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基礎上,科學謀劃中長期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戰略,抓緊編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相關(guan) 專(zhuan) 項規劃,研究製定美麗(li) 中國建設長期規劃,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生態環境基礎。
一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處理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在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落地應用。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倒逼、引導、優(you) 化和促進作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支持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推進重點行業(ye) 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guan) 環保工作,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
二是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保持攻堅力度、延伸攻堅深度、拓展攻堅廣度,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和區域協同治理,以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製為(wei) 主線,進一步優(you) 化調整產(chan) 業(ye) 、能源、運輸、用地結構,突出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提升空氣質量。降低碳排放強度,製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繼續“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態用水”,大力推進美麗(li) 河湖、美麗(li) 海灣建設。以補齊城鄉(xiang) 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為(wei) 關(guan) 鍵,推進城鎮汙水管網全覆蓋。因地製宜推進農(nong) 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汙水治理,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以土壤安全利用、危險廢物強化監管與(yu) 利用處置為(wei) 重點,持續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視新汙染物治理。強化生態保護監管體(ti) 係,堅決(jue)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緊盯核與(yu) 輻射安全、“一廢一庫一品”(危險廢物、尾礦庫、化學品)等領域,有效防範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三是著力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推動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的指導意見》,全麵實行排汙許可製,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評價(jia) 製度。加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與(yu) 成果轉化。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製修訂工作,建立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體(ti) 製,嚴(yan) 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wei) 。推進現代感知手段和大數據運用,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四是深度參與(yu) 全球環境治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國際交流與(yu) 務實合作。積極履行應對氣候變化承諾,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ti) 係。紮實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舉(ju) 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為(wei) 契機,推動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繼續積極講好中國生態環保故事。
五是全麵加強黨(dang) 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堅持以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加快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jun) ,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事業(ye) 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作風和紀律保證。持續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一步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及有關(guan) 部門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推進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構建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大生態環保格局。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