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活中國經濟“大棋局”
發稿時間:2020-12-02 14:14:04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王小廣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基於(yu) 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意義(yi) 和作用極為(wei) 重大。
構建新發展格局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戰略支撐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思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無論在製定和實施中長期規劃中,還是在加強短期宏觀經濟管理中,都延續了“增長—結構”這個(ge) 發展框架,而對經濟循環問題重視不夠,麵對新發展階段內(nei) 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亟須建立“增長—結構—循環”的新發展框架。經濟循環問題不僅(jin) 是重要的宏觀管理問題,也是重要的長期發展問題,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提高發展的整體(ti) 性和協調性。這兩(liang) 方麵都要求必須打通阻礙國民經濟循環的各種“堵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靈敏有效的正負反饋回路,從(cong) 而顯著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水平。新發展格局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wei) 關(guan) 鍵抓手,明確了新發展階段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思路,對製定“十四五”規劃更加具有戰略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構建新發展格局使新發展階段宏觀調控有了重要抓手。“十四五”落實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wei) 核心的新戰略思路,必須兩(liang) 手抓,一手抓中長期規劃的實施,另一手則是抓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高效順暢運行。搞好新發展階段宏觀調控,必須以新發展戰略為(wei) 指引,在宏觀調控目標、思路和手段等方麵進一步創新,進一步提高黨(dang) 和政府駕馭宏觀經濟的能力。要盡快將“循環管理”納入宏觀調控框架,建立“增長—結構—循環”新宏觀調控框架。進入新發展階段後,我國所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宏觀經濟形勢與(yu) 環境越來越複雜,傳(chuan) 統的宏觀調控指標、思路等,不僅(jin) 要作適應地調整,而且更要作戰略性調整,所謂戰略性調整就是圍繞著新的戰略目標、新的戰略思路和任務等與(yu) 時俱進。新的宏觀調控框架即是:既重視總量平衡管理,又重視通過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還要把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使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效率與(yu) 質量同步增進,行穩致遠。
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nei) 涵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重大的戰略轉變,其內(nei) 涵相當豐(feng) 富,問題針對性和目標針對性都很強。至少應從(cong) 以下五個(ge) 方麵來綜合全麵地把握其內(nei) 涵。
必須始終牢牢把握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一個(ge) 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經濟發展方式與(yu) 動能的轉換,不僅(jin) 表現為(wei) 經濟發展動力必須從(cong) 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而且就內(nei) 外部經濟關(guan) 係來講,必須從(cong) 依靠國際大循環發展模式發揮比較優(you) 勢轉向主要依靠挖掘超大規模內(nei) 需的潛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內(nei) 外需關(guan) 係以及內(nei) 外循環關(guan) 係必然出現此消彼長的規律性變化,即市場和資源兩(liang) 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已明顯減弱,而巨大的內(nei) 需潛力將借助國內(nei) 大循環的高效暢通而加快釋放,為(wei) 以創新為(wei) 主導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內(nei) 生動力和活力。
明確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wei) 主來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經濟循環不暢,麵臨(lin) 許多體(ti) 製機製的堵點,國內(nei) 國際循環的連接和延展的外部循環部分也麵臨(lin) 不少幹擾和困難,必須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以提高發展的整體(ti) 性、協調性和穩定性,從(cong) 而提高宏觀經濟運行質量與(yu) 效率,這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ge) 關(guan) 鍵點。
堅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個(ge) 戰略方向,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強調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的新發展格局就是要通過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拆除和清理影響國內(nei) 大循環暢通的各種堵點,達到“使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nei) 市場,提升供給體(ti) 係對國內(nei) 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目的。
新發展格局決(jue) 不是封閉的國內(nei) 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繼續做好全麵擴大開放這篇大文章,使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目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不管外部風雲(yun) 如何變幻,我們(men) 都要堅定擴大開放不動搖,因為(wei) 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我國繼續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擴大我國的發展空間和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而且也有利於(yu) 全球經濟的穩定,我國形成新發展格局將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hui) ,成為(wei) 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保障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有序安全。一方麵,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上升,使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國際經濟新動力遭受強大衝(chong) 擊,世界已進入動蕩變革期,對我國外部發展產(chan) 生巨大的風險挑戰,對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另一方麵,我們(men) 決(jue) 心以擴大開放應對“逆全球化”的幹擾及化解超級大國分裂全球體(ti) 係圖謀,但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著力增強自身競爭(zheng) 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
重點梳理影響國民經濟高效循環的“重要堵點”,在“暢通”上下足功夫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重點梳理影響國民經濟高效循環的“重要堵點”,采取有力措施,在“暢通”上下足功夫,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且高效運轉,走活新時代中國經濟的“大棋局”。
當前影響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堵點主要有:房地產(chan) 長期泡沫化發展,既是“收入+財富分配—消費”循環不暢的重要堵點,也是導致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循環不暢的重要原因;利率雙軌製是導致金融“空轉”、影子銀行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導致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循環不暢的主要“堵點”;在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循環中,還存在一個(ge) 重要的“堵點”,即“金融結構性梗阻”;“僵屍企業(ye) ”的長期存在,是阻礙生產(chan) —消費循環的重要“堵點”;服務業(ye) 準入限製過多,是導致生產(chan) —消費循環不暢的另一個(ge) 重要“堵點”;稅製結構不合理導致國民經濟多個(ge) 子循環“梗阻”;從(cong) 國內(nei) 循環與(yu) 國際大循環關(guan) 係看,我國重要產(chan) 業(ye) 多采取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模式,參與(yu) 全球經濟大循環,且處於(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中低端,導致不少核心技術受限於(yu) 人、產(chan) 業(ye) 升級受到嚴(yan) 重阻礙等問題,即構成了產(chan) 業(ye) 鏈梗阻。
解決(jue) 這些堵點,關(guan) 鍵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同時,要確定新的宏觀調控指標,增加反映“循環”暢通性與(yu) 效率的統計指標,改革與(yu) 完善我國宏觀調控框架,保證短期經濟高效運行。特別是要利用各種互聯網平台和大數據,豐(feng) 富宏觀經濟數據庫、創新宏觀經濟分析方法,特別是增加反映經濟循環數據的統計和監控,提高政府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監測和分析能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