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收入分配納入總體改革框架中
發稿時間:2013-03-01 00:00:00
在未來的改革中,收入分配將是一個(ge) 很突出的方麵,不能隻就收入分配講收入分配。前一段一直說要搞一個(ge)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但我一直感到時機上不成熟,因為(wei) 收入分配涉及方方麵麵體(ti) 製,在沒有一個(ge) 整體(ti) 改革布局的前提之下,單獨講收入分配改革,可能很難推進,而且一些深層次的、突出影響收入分配的體(ti) 製問題,恐怕很難觸及。十八大以後,出現了一個(ge) 新的形勢,改革有可能獲得實質性推進。所以我認為(wei) 未來的收入分配改革,要放在總體(ti) 的體(ti) 製改革這個(ge) 框架中來考慮。
更多地從(cong) 總體(ti) 改革角度考慮
影響收入分配最突出的幾個(ge) 方麵,首先是大範圍的、嚴(yan) 重的腐敗。這造成了政府失效、造成了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矛盾、衝(chong) 突,造成了社會(hui) 不穩定。
第二,是收入差距過大。腐敗和收入差距過大,都和現行體(ti) 製有關(guan) ,說明體(ti) 製改革滯後了。
第三,認識上和一些政策上的偏差導致政府過度幹預市場、過度幹預經濟,用政府權力來保護壟斷甚至培育壟斷,人為(wei) 造成大量尋租機會(hui) ,造成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第四,社會(hui) 保障和公共服務方麵嚴(yan) 重缺失影響了城市化進程,而不健全的城市化對收入分配也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針對這些問題,怎麽(me) 推進改革?如果僅(jin) 僅(jin) 定義(yi) 在收入分配體(ti) 製改革上,這個(ge) 定義(yi) 就窄了。財政體(ti) 製、土地出讓製度等等,很多相關(guan) 的體(ti) 製問題需要改革。如果離開這些領域的問題去談收入分配改革,那就可能抓不到要害,也拿不出一個(ge) 健全、完整的方案。所以我覺得思路還要拓寬,收入分配是當前的一個(ge) 主要問題,但是我們(men) 在推進改革上,要更多地從(cong) 總體(ti) 改革的角度考慮。
總體(ti) 改革項下的幾個(ge) 主要分項
未來改革有這麽(me) 幾個(ge) 方麵可能比較重要。
一是財稅體(ti) 製。我國10多萬(wan) 億(yi) 的財政收入,再加上土地出讓收入、各種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加在一起,政府掌握和分配的資源,按2011年計算超過17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高於(yu) 36%。這麽(me) 大量的政府支配的資源是怎麽(me) 花出去的?
例如,發達國家的政府財政支出,超過50%是用於(yu) 社會(hui) 保障、公共服務,用於(yu) 全社會(hui) 福利。而我們(men) 這方麵的支出,不到政府總支出的三分之一。相反,我們(men) 的政府行政管理費支出大大高於(yu) 國際一般標準,這裏包括大量的“三公消費”和非正常支出。再加上政府用於(yu) 公共投資項目的支出的腐敗、資金流失,加劇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如果不去解決(jue) ,那麽(me) 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問題也很難解決(jue) 。所以財稅體(ti) 製改革是需要優(you) 先考慮的問題。
二是土地出讓製度。現在地方政府嚴(yan) 重依賴賣地,地方財政變成土地財政。這個(ge) 局麵怎麽(me) 形成的?首先是中央和地方分配關(guan) 係可能存在問題,地方政府常規預算不夠,履行一些公共職能沒有資金來源。而一年3萬(wan) 多億(yi) 元資金的管理又非常不透明、不規範,漏洞非常多,有很多的流失。是不是應該考慮改革現行的土地征用製度,開放土地市場。商業(ye) 性用地,讓農(nong) 民和需求方雙方在市場上見麵,政府起監督作用。
如果要改革土地製度,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guan) 係就要重新調整。現在實際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數量很大,但有一半的轉移支付是通過專(zhuan) 項轉移方式,而專(zhuan) 項轉移常常又沒有一個(ge) 統一的、客觀的標準,很大程度上是部門領導自己說了算,造成了地方政府“跑部錢進”,到中央來爭(zheng) 取項目、爭(zheng) 取撥款,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大量的資金通過這種方式分配出去,也不可能保證公平分配。應該通過調整財政分配方式,減少專(zhuan) 項支付,充實地方常規預算,以此來保證各級地方政府擔負的公共職能。
三是對壟斷收益和資源性收益的稅收問題。比如石油部門的成本利潤率大約是整個(ge) 工業(ye) 平均成本利潤率的7到8倍,資源稅改革實行了5%的從(cong) 價(jia) 稅,這是資源收益很小的一部分。澳大利亞(ya) 是對礦產(chan) 資源部門的利潤征稅,資源稅稅率是利潤的30%,我們(men) 5%的從(cong) 價(jia) 稅如果折算成利潤的比率,不到15%。從(cong) 價(jia) 稅很容易通過提高價(jia) 格把稅負轉移給下遊、消費者,等於(yu) 這個(ge) 部門可以不承擔稅賦。如果變成針對利潤征稅,那麽(me) 這個(ge) 問題就可以解決(jue) 。
四是壟斷問題。我們(men) 的一些壟斷問題是行政保護造成的。比如說銀行,一年超過1萬(wan) 億(yi) 的淨利潤怎麽(me) 來的?是靠通過人為(wei) 規定基準利率這樣一個(ge) 行政的辦法,保證了銀行遠遠高於(yu) 一般競爭(zheng) 性行業(ye) 的高利潤。對這樣的壟斷利潤是不是應該征收壟斷利潤調節稅?
同時也要考慮利率更加市場化的問題。當前更重要的是降低金融領域的門檻,讓更多民間的、小型的、地方性的金融機構能夠進入。小企業(ye) 貸款難,很大程度上是現在的金融市場結構決(jue) 定的,因為(wei) 我們(men) 是大銀行主導的金融體(ti) 製,幾家大銀行麵對千千萬(wan) 萬(wan) 小企業(ye) ,它不是一個(ge) 適合給小企業(ye) 提供金融服務的體(ti) 製。如果沒有大量民間的、小型的金融機構來參與(yu) 競爭(zheng) 的話,那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就沒法解決(jue) 。
五是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現在說農(nong) 村勞動力供應減少了,出現勞動力短缺,我認為(wei) 在很大程度上是現行製度造成的。改革三十多年以來,城鄉(xiang) 分割的戶籍製度到現在還沒有一個(ge) 根本改變,同時社會(hui) 保障沒有跟上,所以造成了今天這麽(me) 一種情況。農(nong) 村40歲以上的勞動者從(cong) 打工城市返回農(nong) 村的非常多,回去以後常常沒有充分的就業(ye) 機會(hui) 。如果這些勞動資源能夠充分利用的話,中國現在不應該麵臨(lin) 勞動力短缺。現在的城市化率才50%,將來如果到80%,還要有三、四億(yi) 人變成城市居民。但是這個(ge) 過程受到現行製度的阻礙,這些方麵的製度需要改革。
要說到改製度,可能馬上就會(hui) 有人提出來,錢從(cong) 哪兒(er) 來?這麽(me) 多人要解決(jue) 福利和保障問題,財政拿不出錢來。這又和前麵的財稅體(ti) 製改革聯係在一起了。如果能把非正常的支出都壓下來,把該收的壟斷利潤都收上來,那麽(me) 解決(jue) 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問題,資金應該是充裕的,用不著增加老百姓的負擔。
六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的問題。前一階段世界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men) 搞政府投資、搞寬鬆貨幣政策,這中間由於(yu) 一係列的製度沒有跟上,一些壟斷部門、壟斷性企業(ye) 、大企業(ye) 從(cong) 宏觀政策中獲得了巨大利益,而一般的中小型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在這中間是處於(yu) 弱勢的一方。所以接下來,改善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zheng) ,應該成為(wei) 改革重要方麵,圍繞這個(ge) 方麵,有很多體(ti) 製和政策是需要改革的。■
(kaiyun官方地址基金會(hui) 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