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
發稿時間:2020-09-29 14:36:2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鍾 山
“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決(jue) 勝階段。麵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重大風險挑戰,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商務部門開拓進取、迎難而上,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逐步健全、全麵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為(wei) 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就輝煌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紮實推進經貿強國建設,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wei) 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you) 勢加快形成,中國商品、中國投資、中國服務的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
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我國對外貿易加快優(you) 化升級,實現穩中提質。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從(cong) 2015年的3.95萬(wan) 億(yi) 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4.58萬(wan) 億(yi) 美元,連續3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連續11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國地位。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從(cong) 2015年的6542億(yi) 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7850億(yi) 美元,穩居世界第二。貿易結構持續優(you) 化,2019年機電產(chan) 品出口占比提升至58.4%,高新技術產(chan) 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速;國際市場布局更加優(you) 化,對新興(xing) 市場出口占比增加至49.2%;國內(nei) 區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區出口占比增加至18.3%;民營企業(ye) 出口占比2019年首次超過50%,增加至51.9%;一般貿易出口占比增加至57.8%。貿易新業(ye) 態成為(wei) 新增長點,2019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比2015年增長4倍、市場采購貿易出口額增長2.2倍。外貿對國民經濟貢獻愈加突出,帶動就業(ye) 約1.8億(yi) 人,2019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1%,有力保障了國際收支平衡。
利用外資大國地位提升。我國利用外資水平不斷提高,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在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低迷背景下,我國利用外資逆勢增長,2017年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2016—2019年吸收外資合計達5496億(yi) 美元。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2016—2019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3.9%,2019年占比達27.7%,比2015年提高15.5個(ge) 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中,外資企業(ye) 研發投入占比約為(wei) 1/5。對外資企業(ye) 吸引力不斷增強,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不斷提升,尤其是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複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對國際要素資源形成巨大“引力場”。外資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創造了2/5的對外貿易、1/6的稅收收入,帶動了近1/10的城鎮就業(ye) 。
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穩定。我國對外投資有序發展,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2016—2019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合計達6344億(yi) 美元,穩居世界前列。截至2019年末,共在188個(ge) 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4萬(wan) 家企業(ye) 。投資結構更加均衡,主要投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製造業(ye) 、批發和零售業(ye) 等領域,2019年製造業(ye) 投資占比14.8%,全球產(chan) 業(ye) 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國際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2020年,有117家內(nei) 地企業(ye) 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74家企業(ye) 上榜“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企業(ye) 數量和市場份額均居世界前列。經濟社會(hui) 效益充分顯現,2016—2019年,我國企業(ye) 通過對外投資合作,累計帶動出口5000多億(yi) 美元。截至2019年末,“走出去”企業(ye) 外籍員工超過220萬(wan) 人,部分項目填補了當地產(chan) 業(ye) 空白,促進了當地發展。
開放型經濟發展舉(ju) 措有力
“十三五”時期,我們(men) 推動實施了一係列對外開放新舉(ju) 措,特別是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我們(men) 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2016—2019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額4.6萬(wan) 億(yi) 美元、占外貿比重提升至29.4%,直接投資721億(yi) 美元、占比提升至13.7%。做優(you) 做精重大項目,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項目落地生根,促進了互聯互通和當地經濟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產(chan) 業(ye) 聚集效應和輻射作用明顯增強。完善經貿合作機製平台,認真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經貿成果和中非合作論壇“八大行動”,設立中國—上合組織等經貿合作示範區,累計建立90多個(ge) 貿易投資等雙邊工作組,與(yu) 14個(ge) 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出版《共同夢想》“一帶一路”故事叢(cong) 書(shu) ,線上訪問量超過2000萬(wan) 人次,成為(wei) 宣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和“一帶一路”建設成就的特色名片。
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鞏固外貿傳(chuan) 統優(you) 勢,培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我們(men) 加快外貿轉動力調結構,著力提升貿易質量。深入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nei) 區域布局、商品結構、經營主體(ti) 、貿易方式“五個(ge) 優(you) 化”,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台、國際營銷體(ti) 係“三項建設”。強化貿易領域科技創新、製度創新、模式和業(ye) 態創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增加到105個(ge) ,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增加到31個(ge)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不斷深化。不斷擴大與(yu) 人民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增加有助於(yu) 轉型升級的技術裝備進口,鼓勵生產(chan) 性服務進口,有效促進了國內(nei) 產(chan) 業(ye) 和消費升級。在鼓勵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chan) 品開拓國內(nei) 市場,使國內(nei) 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促進雙向投資協調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麵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chan) 、服務網絡”。我們(men) 堅持高質量引進來、高水平走出去,不斷提升雙向投資水平。深化管理體(ti) 製改革,取消外資逐案審批製,全麵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ti) 係,完善聯絡服務平台和境外中資企業(ye) 商會(hui) 聯席會(hui) 議機製。擴大外資市場準入,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分別壓減至33條和30條,製造業(ye) 基本放開,金融等服務業(ye) 加快開放。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讓外商在中國放心、安心、有發展。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ye) 走出去,樹立中國投資形象。
加快建設對外開放新平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造開放新高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我們(men) 不斷開拓創新,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目前已在東(dong) 西南北中設立21個(ge) 自貿試驗區,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向全國複製推廣260項製度創新成果,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wei) 重點,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推進國家級經開區開放創新、科技創新、製度創新,提升對外合作水平,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台作用,辦成國際一流博覽會(hui) ,樹立了新時代對外開放裏程碑。創新廣交會(hui) 、服貿會(hui) 辦展模式,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
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我們(men) 不斷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完善國際經濟治理體(ti) 係。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ti) 製,積極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提出kaiyun官方地址建議。加快建設麵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累計與(yu) 25個(ge) 國家和地區簽署17個(ge) 自貿協定,推動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整體(ti) 結束談判,推進中日韓自貿區、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推動全球治理平台發揮作用,加強與(yu) 聯合國交流合作,在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平台積極發聲,拓展瀾滄江—湄公河等次區域合作,提出一批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向150個(ge) 國家和4個(ge) 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暢通運轉,彰顯大國擔當。
開放型經濟發展啟示深刻
“十三五”時期,我國開放理論持續創新,開放製度更加完善,開放實踐不斷深化,在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中積累了重要經驗。
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出了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等一係列重大部署,為(wei) 推進對外開放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我們(men) 堅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對外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在開放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所需所急所盼。通過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助力脫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給人民群眾(zhong) 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開放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我們(men) 堅定不移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堅持互利共贏。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我們(men) 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參與(yu) 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實現了自身發展,為(wei) 各國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加強了南南合作,為(wei) 國際減貧事業(ye) 作出了貢獻,以實際行動推動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贏得了廣泛國際支持。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我們(men) 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堅持獨立自主與(yu) 擴大開放有機結合,不斷健全開放安全保障體(ti) 係,著力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和開放監管能力,為(wei) 發展開放型經濟構築安全防線。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基礎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ge) 五年。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全麵提高開放水平,推動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多作貢獻。
(作者為(wei) 商務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