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zhuan) 家演講

文章

汪玉凱: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 是黨政群聯動改革的新探索

發稿時間:2020-09-21 18:24:27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20年9月18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中共麗(li) 水市委、麗(li) 水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新時代地方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機關(guan) 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暨市域社會(hui) 治理麗(li) 水實踐研討會(hui) ”在浙江省麗(li) 水市舉(ju) 行。本文為(wei)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汪玉凱的主題演講內(nei) 容,題目係編者所加,未經本人審核。


尊敬的彭森主任、胡海峰書(shu) 記、吳曉東(dong) 市長,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xing) 參加這個(ge) 會(hui) 議。我認為(wei) ,機關(guan) 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黨(dang) 政群聯動改革的新探索。我談三點內(nei) 容:第一,這項改革是刀刃向內(nei) 的一場深刻變革;第二,這場改革為(wei) 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抓手;第三,這項改革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以及未來完善路徑在哪裏?

  首先,為(wei) 什麽(me) 說這項改革是刀刃向內(nei) 的一場深刻變革呢?這要從(cong) 政府自身管理的痛點和難點說起。

  中國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痛苦轉型中,最大的問題是出現了權力和利益的交織。這兩(liang) 者交織以後形成一個(ge) 審批結構的怪胎。和別的國家相比,我國政府的門檻太高,管理的事項太多,審批麵太寬,審批自由裁量權過大,審批中暗箱操作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造成什麽(me) 結果?一是給權力尋租提供了極大空間。二是給企業(ye) 、民眾(zhong) 在政府和公共部門辦事設置了諸多的門檻,帶來了很多不便。三是在政府內(nei) 部部門間存在大量的扯皮推諉,使協調變得異常困難,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很高。四是阻礙了市場營商環境的改善,極大影響了政府的形象。這幾年國務院之所以下這麽(me) 大的功夫改善營商環境,固然有中美貿易戰的倒逼,但是中國市場經濟到今天再不改善營商環境便會(hui) 寸步難行。

  我認為(wei) ,麗(li) 水政府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nei) 的深刻變革。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

  一是抓住了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矛盾。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是2012年、2013年這兩(liang) 屆政府以來李克強總理一直抓的工作重點。總理說簡政放權要壯士斷腕、要傷(shang) 筋動骨,簡政放權是一場革命。這說明政府內(nei) 部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嚴(yan) 峻的。在我看來,這種簡政放權的主要矛盾就在黨(dang) 政機構內(nei) 部。

  二是簡政放權的主要矛盾不在於(yu) 社會(hui) ,不在於(yu) 市場,主要矛盾在政府。麗(li) 水改革恰恰就在最難的內(nei) 部這塊上敢於(yu) 動刀子,解決(jue) 簡政放權最主要矛盾方麵。這項改革為(wei) 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戰略掃清政府內(nei) 部的體(ti) 製機製障礙。

  三是這場變革已經引發了政府內(nei) 部的業(ye) 務重組、流程再造、部門協同等多方麵發生重大變化。

  四是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改變了傳(chuan) 統政府管理的整體(ti) 運作格局,為(wei) 建設人民滿意高效、廉潔、有為(wei) 的服務型政府奠定了基礎。

  其次,為(wei) 什麽(me) 說“最多跑一次”改革為(wei) 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抓手。

  從(cong) 1999年到2020年的20餘(yu) 年,我見證了中國政府信息化轉型的過程,可以用四句話概括中國數字化轉型的成就;一是政府由碎片化轉向了整體(ti) 化;二是政府由封閉轉向了開放;三是政府部門協調轉向整體(ti) 協同;四是政府由手工作業(ye) 轉向智能智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數字化轉型很完整了,就當下來看,中國數字化轉型最主要的障礙和矛盾仍然在黨(dang) 政機關(guan) 內(nei) 部而不是在外部。而黨(dang) 政機關(guan) 內(nei) 部的主要衝(chong) 突在於(yu) “三難”,即,互聯互通難,數據共享難,業(ye) 務協同難。這三難直接影響了另外的“三跨”,即,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舉(ju) 個(ge) 例子,蘇州工業(ye) 園的人現在可以坐在紐約、矽穀辦理園區所有的事情,實現了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辦理。如果沒有機關(guan) 內(nei) 部的痛點和堵點被打通,是實現不了“三跨”的。從(cong) 這一點來講,麗(li) 水實踐的價(jia) 值在於(yu) 打通了堵點,把機關(guan) 內(nei) 部,不僅(jin) 僅(jin) 包括行政機關(guan) 、黨(dang) 的機關(guan) 、群團機關(guan) ,還有提供服務的事業(ye) 單位一體(ti) 化的聯動改革。一定意義(yi) 上講,此項改革也為(wei) 下一步全國一體(ti) 化政務平台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麗(li) 水部門間機關(guan) 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從(cong) 政府數字化轉型方麵概括的話,至少有幾點經驗。

  一是通過“五化改革”為(wei) 提高政府運行的整體(ti) 協同能力提供了一個(ge) 重要抓手。通過“五化改革”解決(jue) 了長期困擾政府運行中的內(nei) 部扯皮推諉、協同難的痛點、難點,打通了堵點。

  二是運用信息技術優(you) 化政府職能配置,重構政府內(nei) 部的業(ye) 務模型,實現黨(dang) 政群聯動。具體(ti) 體(ti) 現在:重構重塑部門關(guan) 係,重塑業(ye) 務環節,集成共享數據,黨(dang) 群政府聯動。

  三是在落實中央有關(guan) 推進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和協同性方麵有重要突破,防止改革的碎片化和重複性,避免改革流於(yu) 形式。當年李強同誌任浙江省省長時成立了一個(ge) 專(zhuan) 家團隊,我有幸到這個(ge) 團隊中。浙江省政府各個(ge) 部門一共報上來一萬(wan) 四千多項權力,通過對各個(ge) 部門的權力進行審核後,最後僅(jin) 保留了四千多項權力,李強省長創造性的增加了一張財政專(zhuan) 項資金使用清單。

  四是為(wei) 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的完善提供了新路徑。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去年5月31日上線,這一年運行下來,全國一體(ti) 化政務平台已經和32個(ge) 省、自治區聯網了。地方構建了省市縣三級平台,一直延伸到鄉(xiang) 鎮、社區,五級聯網,聯通了50個(ge) 部委,現在有300多萬(wan) 項事項在中央一體(ti) 化政務平台上運行。它的主要支撐是“七個(ge) 統一”。“七個(ge) 統一”中最核心的是“五個(ge) 統一”,即,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印章,統一電子證照,統一服務事項,統一數據交換平台。這“五個(ge) 統一”是支撐一體(ti) 化政務平台的五個(ge) 支柱。麗(li) 水經驗提供的完善政府內(nei) 部整體(ti) 協同的創新,具有新的指標意義(yi) 。

  最後,機關(guan) 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未來完善的路徑在哪裏?我認為(wei) 有三方麵。

  一是要進一步掃清觀念障礙,破除傳(chuan) 統的政府運行以及內(nei) 部管理模式的束縛,要敢為(wei) 人先。麗(li) 水機關(guan) 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定意義(yi) 上講已經是敢為(wei) 人先了。

  二是要在數據治理上下大功夫。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說到底是政務數據的共享問題。政務數據的共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數據往哪裏歸集?怎麽(me) 進行共享?數據主權怎麽(me) 確定?怎麽(me) 保護數據的運行安全?怎麽(me) 讓數據惠及老百姓,惠及社會(hui) ,這是非常大的文章,對我們(men) 完善內(nei) 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效息息相關(guan) 。

  三是要在法治、製度層麵有進一步的突破。現在我們(men) 整個(ge) 數字化時代的問題就是法治建設嚴(yan) 重滯後。所以,這項改革首先在製度層麵上要有創新,用法治化的形式加以規範,不要因為(wei) 一個(ge) 領導人的變動,一個(ge) 領導人喜好的改變,就讓它時過境遷。這是我們(men) 需要在製度方麵認真思考的課題。

  謝謝各位!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