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相王旦的人品與家風
發稿時間:2020-09-03 13:42:34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李煒永
王旦是與(yu) 寇準同期的一代名相。980年(北宋太平興(xing) 國五年),兩(liang) 人同榜錄為(wei) 進士,且同朝為(wei) 官,因此互稱同年。與(yu) 寇準性情張揚、耿直率真不同,王旦低調內(nei) 斂,胸懷大度,亦任人唯賢,為(wei) 政清廉。
心懷坦蕩 寬厚待人
王旦為(wei) 人十分寬厚,極具雅量。所謂雅量,就是能夠容忍或接納他人的氣量。具有雅量的人,遇事平靜,待人寬厚,凡事總替他人考慮,體(ti) 諒他人。王旦就是這種有雅量的人,因而使人十分敬佩。
據《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與(yu) 王旦同朝為(wei) 官的寇準,對他總有些不滿,幾次在宋真宗麵前講他的壞話。對此,王旦似乎一無所知。他還是在皇帝麵前經常稱讚寇準。有一次,宋真宗實在忍不住,就對王旦說:“卿雖談其美,彼專(zhuan) 道卿惡。”王旦答曰:“臣在相位久,闕失必多,準對陛下無所隱,益見其忠直,此臣所以重準也。”由此,真宗更認為(wei) 王旦賢明寬厚,對他更加敬重。
《宋史·王旦傳(chuan) 》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中書(shu) 省有公文送到樞密院,但公文不合詔令格式。當時王旦負責中書(shu) 省,寇準則掌管樞密院。寇準見公文不合要求,就把這事報告給宋真宗,結果王旦受到皇帝的責備。麵對皇帝的批評,王旦沒作任何辯解,隻是很誠懇地檢討自己。不到一個(ge) 月,樞密院有文書(shu) 送中書(shu) 省,也不合詔令格式。辦事員高興(xing) 地呈給王旦,想趁機報複一下樞密院。沒想到王旦看完以後,就吩咐將公文送回樞密院更正,讓他們(men) 修改,並沒有去報告皇帝。後來寇準知道後,想起自己此前的做法,心中非常慚愧。他見到王旦時說:“王同年大度如此耶?”
知人善用 舉(ju) 賢薦能
北宋有一套用人製度,選拔、推薦人才,是宰相的主要任務之一,別人推薦或毛遂自薦的,皇帝一般都要征求宰相的意見,然後任命。王旦任宰相時推薦了很多人才,而且事實證明王旦很有知人之明,既能識人之賢,還能察人之奸。
負責管理秦州的曹瑋調任他職,需要派人接任。王旦覺得李及忠厚謹慎,便推薦了他。這時卻有人反對,認為(wei) 李及才能欠缺。王旦堅持了自己的意見,讓李及去治理秦州。後來李及政績斐然,名聲遠播,人們(men) 這才佩服王旦的知人善用。
王旦推薦人才,總是以江山社稷為(wei) 重,從(cong) 不計較個(ge) 人恩怨,也不對人求全責備。如前所述,寇準的優(you) 點是剛正秉直,嫉惡如仇,敢說敢幹。而短處也很明顯,好剛使氣,自以為(wei) 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過於(yu) 好強,在同僚中關(guan) 係也很不好。特別是寇準在皇帝麵前多次說王旦壞話,連真宗都看不下去,但王旦不以為(wei) 意,依然極力推薦他。後來,王旦病重,宋真宗去看望,問王旦:“誰可代卿者?”王旦毫不含糊地說:“以臣之愚,莫若寇準。”王旦看重的是寇準的長處,是他剛直不阿、果敢勇毅的治國才能。
嚴(yan) 於(yu) 律己 家風簡樸
王旦貴為(wei) 宰相十多年,一直對自己嚴(yan) 格要求,生活簡樸。他所居宅第極其簡陋,皇帝多次要為(wei) 他修治,他都以“先人舊廬”為(wei) 由婉言謝絕。每有賜予,他都感歎說:“生民膏血,安用許多。”晚年因病告退,真宗秘賜黃金50兩(liang) ,王旦辭曰:“已恨多藏,況無用處。”最終也沒有接受。
王旦家中被服質樸素淡,就連家人想用繒棉鋪飾氈席他都不允許。家人中有服飾稍奢者,他閉目不視。有一次,有人來家售賣玉帶,家中子弟都覺得不錯,便將玉帶呈送給王旦看,意欲購買(mai) 。王旦就讓子弟係在身上,問道:“還見佳否?”家人回答說係在身上自己怎麽(me) 看得見?王旦說:“自負重而使觀者稱好,無乃勞乎!”立刻令其退還。王旦生平不置田宅產(chan) 業(ye) ,告誡子孫不要依靠祖輩而要自立,僅(jin) 僅(jin) 為(wei) 了錢財而爭(zheng) 就是不義(yi) ,要注意道德修養(yang) 。
王旦在相位多年,從(cong) 沒有為(wei) 子弟謀求過一官半職。他侄子王睦曾寫(xie) 信請他幫助自己舉(ju) 進士,王旦卻勸他不要與(yu) 寒士相爭(zheng) 。他的女婿蘇耆在科舉(ju) 考試中,被阻格在諸科之外,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向皇帝稟報了這件事。宋真宗問王旦,王旦立而不答。事後陳堯叟對王旦說:“公一言,則耆及第矣。”王旦笑著說,皇帝親(qin) 自主試,以示至公,我身為(wei) 宰相,在皇帝麵前舉(ju) 薦自己的親(qin) 屬,不是失禮嗎?等蘇耆獻上所作文章後,被召在學士院應試,才得以進士及第。王旦大女婿韓億(yi) ,也曾獻上所作文章,皇帝極想召見測試他,王旦卻極力推辭。按例韓億(yi) 應當去守邊疆,皇帝特意召見後改太常博士,知洋州。王旦對女兒(er) 說:“韓郎如川,汝第歸吾家,勿憂也,吾若有求於(yu) 上,他日使人指韓郎緣婦翁奏免違適,則其為(wei) 損不細矣。”至王旦死,其子王素仍不能為(wei) 官,可見王旦對其子女的要求也是嚴(yan) 格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