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公共衛生體係改革全麵鋪開

發稿時間:2022-04-18 13:31: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公共衛生體(ti) 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為(wei) 此,從(cong) 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到多次深改委會(hui) 議上,公共衛生體(ti) 係改革、增強衛生健康治理體(ti) 係整體(ti) 效能被多次提及。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健全預警響應機製,全麵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等重點任務。多位專(zhuan) 家指出,深化公共衛生體(ti) 係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務之一,這不僅(jin) 是近期的任務,也是我國未來幾年改革重點。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陳其廣表示,今年深改委會(hui) 議三次召開三提公共衛生體(ti) 製改革,從(cong) “點”到“麵”,全麵布局,為(wei) 我國未來幾年公共衛生體(ti) 製改革思路定調。

  由中央深改組牽頭的公共衛生體(ti) 係改革正在全麵鋪開。有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目前由深改組牽頭的我國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的總體(ti) 文件的製定初稿目前已完成,後續還會(hui) 經過深改組討論、各部門會(hui) 簽等多個(ge) 環節。但從(cong) 地方來看,各個(ge) 地方已先行啟動有關(guan) 的各項改革。

  日前,福建省印發《福建省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方案》明確,堅持“大衛生、大健康”,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包括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完善傳(chuan) 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機製、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ti) 係、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ti) 係、加強公共衛生人力資源人才隊伍建設。同時,強化政府辦醫和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分級診療服務體(ti) 係建設,強化縣域醫共體(ti) 公共衛生服務。

  湖北省更是提出將打造疾病控製體(ti) 係改革、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的“湖北樣板”,並出台“1+N”係列配套文件。日前,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塗遠超介紹,《關(guan) 於(yu) 推進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和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的意見》為(wei) 統領,《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的實施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ti) 係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院前急救體(ti) 係建設的實施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4個(ge) 配套文件,作為(wei) “N”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堅持用好改革這個(ge) 關(guan) 鍵一招、突出製度建設這條主線,切實把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煙台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葵陽提出要補齊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早期疫情監測能力、疾控隊伍專(zhuan) 業(ye) 化建設等短板,精準破解關(guan) 鍵矛盾,全麵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張葵陽表示,煙台將從(cong) 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製、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提升重大傳(chuan) 染病救治水平、強化公共衛生執法監管、完善應急物資保障等6個(ge) 方麵推進改革。

  為(wei) 推進改革進程,從(cong) 中央到地方積極優(you) 化調整投資結構,全力做好公共衛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工作。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了2020年衛生領域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共安排456.6億(yi) 元,支持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加強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未來將按月進行調度,加快推動項目實施。指導地方統籌用好抗疫特別國債(zhai) 、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等資金渠道,積極調整自身財政支出和投資結構,確保疫情防控設施建設資金足額到位,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為(wei)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chan) 生活秩序全麵恢複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加強公共衛生、傳(chuan) 染病防治領域供給側(ce) 的全麵深化改革,將成為(wei) 推動中國社會(hui) 與(yu) 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此前也表示,公共衛生改革是民生問題,更是經濟問題。他認為(wei) ,公共衛生與(yu) 傳(chuan) 染病防治領域一直是中國經濟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相對落後領域、甚至是盲點。擴大對公共設施的投資,提高公共衛生領域的供給質量,將從(cong) 另一方麵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史漢夫也表示,雖然我國醫療衛生方麵的支出近年來不斷增長,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他介紹,一個(ge) 國家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例用於(yu) 衡量國家或地區的衛生醫療服務所消耗的公共資源與(yu) 社會(hui) 經濟產(chan) 出間的關(guan) 係。根據2018年全球國家地區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百分比排名顯示,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占GDP比重為(wei) 6.4%,在榜單上的183個(ge) 國家和地區中排在倒數第28位。與(yu) 美國這一支出17.8%、德國的11.6%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也低於(yu) 日本8.2%、韓國的7.7%。

  “除了推進公共體(ti) 係這個(ge) ‘麵’的改革,還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繼續推進集采、醫保控費等醫療體(ti) 製改革,以進一步降藥價(jia) 、惠民生。”陳其廣說。

  最近一次召開的深改委會(hui) 議便指出,加快推進健全分級診療製度、完善醫防協同機製、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等重點任務,完善相關(guan) 配套支撐政策,打好改革組合拳。

  近兩(liang) 年來,我國醫改進入攻堅期,其中降藥價(jia) 減患者負擔是改革的重要方麵。2018年底,我國成功啟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試點,直擊虛高藥價(jia) 的要害;創新藥品目錄談判方式,將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價(jia) 格優(you) 勢。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前兩(liang) 批國家帶量采購的57個(ge) 中選藥品費用一舉(ju) 從(cong) 此前的427億(yi) 元降低到83億(yi) 元,節約費用344億(yi) 元。以糖尿病患者常吃的拜糖平為(wei) 例,集采後價(jia) 格從(cong) 61.2元下降到5.4元,患者每年可減少藥費1800元。

  前述人士強調,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是藥品采購機製的重大改革。下一步,我國集中帶量采購將逐步實現運作常態化,並開展國家組織冠脈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同時在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將更多非過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采範圍,形成不可逆轉的改革態勢和全麵推進的局麵。(記者 梁倩)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