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老莊思想有什麽不同

發稿時間:2020-04-21 18:31:1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王幹城

  談到道家文化,要麽(me) 說老莊,要麽(me) 說莊老,似乎二者本是一體(ti) 。實際上,兩(liang) 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簡單來說,老子關(guan) 注天下,莊子關(guan) 注個(ge) 人;老子是救世哲學,莊子是心性哲學;老子希望建設文明的社會(hui) ,莊子希望樹立自由的心靈。

  老莊之不同,從(cong) 文本上也能至少發現三處:

  首先,拯救社會(hui) 還是拯救個(ge) 人?

  老子撰寫(xie) 《道德經》著力於(yu) 拯救社會(hui) ,認為(wei) 明白天道的人越多越好。所以,老子說:“修之於(yu) 身,其德乃真。修之於(yu) 家,其德乃餘(yu) 。修之於(yu) 鄉(xiang) ,其德乃長。修之於(yu) 邦,其德乃豐(feng) 。修之於(yu) 天下,其德乃普。”

  莊子觀點相反。他認為(wei) ,勞心費力地拯救天下甚至不惜生命,是不劃算的。天道的最大價(jia) 值在於(yu) 修養(yang) 個(ge) 人的心靈,用於(yu) 拯救邦國是不重要的部分。

  其次,約束管理者還是成就個(ge) 人?

  老子對王侯說法,要義(yi) 是約束他們(men) 的欲望,包括享受的欲望和作為(wei) 的欲望;莊子的關(guan) 注重點則是成就個(ge) 人的心靈自由。

  老子的十二字箴言“生而不有,為(wei) 而不恃,長而不宰”,意思是說統治者開創時代,但天下是百姓所有;統治者為(wei) 天下操勞,但社會(hui) 成果由百姓享受;統治者在管理層級上高於(yu) 百姓,但不得插手百姓的作為(wei) 。

  莊子卻是這樣引用的:“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已,化貸萬(wan) 物而民弗恃,有莫舉(ju) 名,使物自喜。”意思就變成了百姓發揮自己的自由,不要依靠管理者。

  可見,老子強調管理者約束自己,莊子側(ce) 重講老百姓發揮自己。

  最後,政治哲學還是人生哲學?

  揭去莊子的遮蔽和掩蓋可以發現,老子幾乎純粹在講政治哲學,在講天下治理之道;而莊子主要講人生哲學,講個(ge) 人的心靈自由。這種思想的差異,甚至影響到了《道德經》的文本。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也”,出現兩(liang) 個(ge) “王”字。這正是老子政治哲學的顯著體(ti) 現。但經文至少在唐以後,常被篡改為(wei) 兩(liang) 個(ge) “人”字。這樣,政治哲學的特色就塗抹上人生哲學的色彩了。最先作出這一修改的人不一定是莊子,但一定是受莊子思想的影響。

  老莊思想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如此差異?主要是他們(men) 所處的時代及社會(hui) 地位造成的。老子生在春秋末年,雖然天下已躁動不安、禮崩樂(le) 壞,但還沒有壞到極點,似乎還能夠糾正。加之老子是天子的近臣,負有出謀劃策的責任,因此撰寫(xie) 《道德經》,孜孜以求於(yu) 怎樣拯救天下,使天下亂(luan) 而歸治、曲而歸正。

  莊子身處戰國時期,天下已亂(luan) 到極點、不可收拾。加之莊子不過是一個(ge) 楚國的沒落貴族、邊鄙小隸,因此徹底放棄了拯救天下的企圖,隻求個(ge) 人的長生與(yu) 心靈自由。由此,開創了影響後世2000多年的人生哲學,對接引佛學落地也產(chan) 生了重要作用。

  後世中國人之所以習(xi) 慣於(yu) 莊子對老子的詮釋,原因是自秦以來中國跌入漫長的集權體(ti) 製,天下士人再無先秦的自由,因此天然地成為(wei) 莊子的擁躉。事實上,老子不是“玄而又玄”的老子。其社會(hui) 理想主要有兩(liang) 點:一是小國寡民;二是不相往來。即,理想的社會(hui) 應立足於(yu) 兩(liang) 點:一個(ge) 是地方自治,一個(ge) 是依法交往。

  總之,隻有把老子從(cong) 莊子的遮蔽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理解老子的思想,才能把老子的思想加以落實並造福於(yu) 時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