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毛澤東為何說"我可以當衛生部長"

發稿時間:2020-04-14 17:22:0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曹應旺

  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dong) 曾說過“我可以當衛生部長”。國家部委有幾十個(ge) ,除衛生部之外,毛澤東(dong) 從(cong) 沒有提出過可以當別的什麽(me) 部的部長。他為(wei) 何單單提出“我可以當衛生部長”呢?

  具體(ti) 情況是這樣的:1955年4月15日,毛澤東(dong) 針對中醫講了這樣一段話:“針灸是中醫裏麵的精華之精華,要好好地推廣、研究,它將來的前途很廣。有些同誌堅持努力,是有成績的,也證實了中醫政策的提出是正確的。中國醫學的經驗是很豐(feng) 富的,它有幾千年的曆史了,要有同誌去整理它。這項工作是難做的,首先是衛生部行政領導上不支持,去年七月以後可能好一些,但還沒有具體(ti) 行動。我是支持的,我可以當衛生部長,也可以把這項工作做起來。不要以為(wei) 我不懂醫就不能做,這不是懂不懂醫的問題,而是思想問題。”

  關(guan) 注中醫、重視中醫

  早在江西革命根據地鬥爭(zheng) 時,毛澤東(dong) 就將“建設較好的紅軍(jun) 醫院”看成鞏固根據地的三個(ge) 方法之一。這個(ge) 紅軍(jun) 醫院是包括中醫的,“用中西兩(liang) 法治療”。這與(yu) 北洋軍(jun) 閥和國民黨(dang) 政府重視西醫、輕視中醫,甚至要廢止中醫是截然不同的。

  延安時期,毛澤東(dong) 在重視邊區的軍(jun) 事工作、經濟工作的同時,也重視文化衛生工作,高度關(guan) 注中醫。他提出邊區“每個(ge) 鄉(xiang) 要有一個(ge) 小醫務所”。針對當時疫病流行,他指出:“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在這裏管事,就應當看得見,想辦法加以解決(jue) 。”怎樣解決(jue) ?要發揮西醫的作用,更要發揮中醫的作用。毛澤東(dong) 說:“我們(men) 邊區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銘同誌是中醫,還有些人學的是西醫,這兩(liang) 種醫生曆來就不大講統一戰線。我們(men) 大家來研究一下,到底要不要統一戰線?我不懂中醫,也不懂西醫,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作用都是要治好病。”“能把娃娃養(yang) 大,把生病的人治好,中醫我們(men) 獎勵,西醫我們(men) 也獎勵。我們(men) 提出這樣的口號:這兩(liang) 種醫生要合作。”當時邊區成立了中西醫藥研究會(hui) ,為(wei) 幫助研究改造中醫中藥,還通過了好幾個(ge) 發展中醫的提案。當時延安生動活潑、紅紅火火的局麵,與(yu) 重視預防和醫治人民的疾病,重視發揮中醫和西醫兩(liang) 個(ge) 方麵的作用,有著密切的關(guan) 係。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西醫的發展,很多人認為(wei) 中醫藥不科學,輕視甚至排擠中醫的現象有所抬頭。毛澤東(dong) 旗幟鮮明地提出重視中醫、發展中醫。1953年12月,他對衛生部的領導說:對中西醫的團結要加強,對中西醫要有正確的認識。1954年6月,他又對北京醫院的院長周澤昭說:對外來的東(dong) 西重視了,對自己本國的東(dong) 西倒輕視了。看不起本國的東(dong) 西,看不起中醫,這種思想作風是很壞的,很惡劣的。他提出要建立中醫研究機構,並說:“這項工作,衛生部沒有人幹,我來幹。”7月,他明確指出:“中西醫團結問題沒有做好,原因是西醫存在很大問題,主要是西醫有宗派作風。西醫傳(chuan) 到中國來以後,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把中醫忽視了。必須把中醫重視起來。”這之後,全國加強了對中醫的重視和研究。1955年12月,成立了中醫研究院,後來又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成立了多所中醫學院。

  中醫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載體(ti)

  毛澤東(dong) 為(wei) 什麽(me) 能夠那樣深切地關(guan) 注中醫、重視中醫呢?第一個(ge) 原因是他深刻地認識到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世世代代傳(chuan) 下來的,它溶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基因中,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載體(ti) 。

  毛澤東(dong) 有一句名言:“我們(men) 這個(ge) 民族有數千年的曆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在他眼中,中醫就是我們(men) 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中的一個(ge) 突出的珍貴品,是可以讓全世界享用的一大筆重要遺產(chan) 。1953年12月,他說:“我們(men) 中國如果說有東(dong) 西貢獻全世界,我看中醫是一項。”1954年6月,他指出:“對中醫問題,不隻是給幾個(ge) 人看好病的問題,而是文化遺產(chan) 問題。”7月,他又指出:發展中國醫藥科學,“這不僅(jin) 是為(wei) 了中國的問題,同時是為(wei) 了世界。”中醫問題“是關(guan) 係到我們(men) 中華民族的尊嚴(yan) 、獨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據毛澤東(dong) 身邊醫生徐濤回憶,毛澤東(dong) 說:“我看中國有兩(liang) 樣東(dong) 西對世界是有貢獻的,一個(ge) 是中醫中藥,一個(ge) 是中國菜飯,飲食也是文化”。毛澤東(dong) 認為(wei) 中國飲食文化中也包含著飲食治療的中醫內(nei) 容。“我們(men) 祖先在尋找食物過程中也發現了藥物,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中醫都可入藥,像百合、山藥、山楂、大棗,連蔥薑蒜都可以治病”。中醫傳(chuan) 遞著什麽(me) 樣的傳(chuan) 統文化呢?從(cong) 毛澤東(dong) 的談話和講述中可以看到“中”“本”“預”三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

  第一是個(ge) “中”字。這個(ge) “中”不是從(cong) 表麵上講的中國的“中”,而是從(cong) 實質上講的中庸的“中”、中道的“中”、陰陽平衡的“中”。毛澤東(dong) 指出:“中國古書(shu) 上這樣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意思就是強調人的整體(ti) 性,和巴甫洛夫學說是一致的。中醫在幾千年前就用了新技術,如‘體(ti) 育’、‘按摩’等,裏麵雖有些唯心的東(dong) 西,但我們(men) 可以將其中好的提煉出來。”這就是說,中醫是醫人之醫;是不走極端,重視陰陽平衡,從(cong) 整體(ti) 上為(wei) 人服務之醫。

  第二是個(ge) “本”字。這個(ge) 本是本來、本源、根本的“本”。國以民為(wei) 本,民以食為(wei) 本,生命以氣為(wei) 本,氣絕身亡。《黃帝內(nei) 經》分《素問》《靈樞》兩(liang) 部分,素問就是本問。毛澤東(dong) 終生都重視這個(ge) 本字,重視醫人醫病要把本來的情況搞清楚。他說:“醫生看病是先診斷,中醫叫望、聞、問、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後處方。”每一個(ge) 人都是有特殊性的,“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醫人醫病,要遵循和而不同之道,做好每一個(ge) 特殊的“望、聞、問、切”。

  第三是個(ge) “預”字。這個(ge) “預”就是預防,醫國醫人都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毛澤東(dong) 在黨(dang) 的七大會(hui) 議上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就提出“應當積極地預防和醫治人民的疾病,推廣人民的醫藥衛生事業(ye) 。”1954年4月21日,他在審閱修改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中醫工作的指示(草案)時,在“治療疾病”之前加上“預防疾病”。毛澤東(dong) 深知中醫文化中預防疾病是第一位的,治療疾病是第二位的;預防做不好,等到疾病臨(lin) 頭再去治,那是見事遲。

  中醫對人民防治疾病有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古老、最偉(wei) 大的醫生在中國,那就是中國曆史上的中醫,如:神農(nong) 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李時珍。5000多年前的炎帝、黃帝被稱為(wei) 中華民族的始祖,而炎帝、黃帝又是傳(chuan) 說中最早的中醫。那本稱為(wei) 黃帝醫經的《黃帝內(nei) 經》,雖不是黃帝所作,但與(yu) 黃帝的傳(chuan) 說多少有點聯係。炎帝因農(nong) 業(ye) 上的貢獻被稱為(wei) 神農(nong) 氏,傳(chuan) 說他善於(yu) 用草藥為(wei) 人民治病,最後因嚐斷腸草丟(diu) 了性命。他可以說是中醫最早的發明者、實踐者。毛澤東(dong) 曾為(wei) 此稱讚他。毛澤東(dong) 著名詩篇《送瘟神》,神醫華佗的名字進入其中:“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毛澤東(dong) 關(guan) 注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關(guan) 注曆史上的中醫重視解決(jue) 瘟疫問題。毛澤東(dong) 稱讚曆史上的中醫,不僅(jin) 因為(wei) 他們(men) 為(wei) 中華民族、為(wei) 人類留下了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更重要的是因為(wei) 他們(men) 為(wei) 人民防病、治病崇高的為(wei) 人民服務的精神。能夠發揮為(wei) 人民防病治病的作用,這是毛澤東(dong) 關(guan) 注中醫、重視中醫的第二個(ge) 原因。

  毛澤東(dong) 是揣著為(wei) 民之心的領袖,“人民”二字在他心中有比天大、比地重的分量。在延安時,毛澤東(dong) 關(guan) 注中醫、重視中醫已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原因就是毛澤東(dong) 認為(wei) 中醫對人民健康、對為(wei) 人民治病能發揮大作用。周恩來說:“在陝北時,西醫隻有百把人,其中許多都是小醫生,但廣大群眾(zhong) 需要醫生。毛主席就號召中西醫團結,給人民治病。”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衛生部。毛澤東(dong) 認為(wei) 衛生部管的是全國人民的生老病死,任務很大。“我們(men) 的西醫少,廣大人民迫切需要,在目前是依靠中醫。”“中醫問題,關(guan) 係到幾億(yi) 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問題”。在毛澤東(dong) 眼裏,中華民族人口的繁衍和曆史的連續性,與(yu) 中醫大有關(guan) 係。他說:“中國人口能達到六億(yi) ,這裏麵中醫就有一部分功勞嘛。”

  為(wei) 人民服務,不是為(wei) 少數人服務,而是要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服務。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dong) 同身邊醫務人員談話,對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廣大農(nong) 民得不到醫療提出了批評。他認為(wei) 醫生放到農(nong) 村去,要像華佗、李時珍那樣在實踐中提高醫療本領。他說:“中國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農(nong) 村,不為(wei) 農(nong) 村服務,還叫什麽(me) 為(wei) 人民服務。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謂尖端,高、難、深的疾病研究上,對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預防,如何改進,不管,沒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隻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農(nong) 村,重點在農(nong) 村。”他要求“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nong) 村去”。在毛澤東(dong) 關(guan) 心下,城市到農(nong) 村去的醫療隊多起來了,中西醫結合特別注重於(yu) 用針灸、中草藥為(wei) 農(nong) 民防病治病的“赤腳醫生”在農(nong) 村大地大批地成長起來了。

  中西醫結合創造中國新醫學

  毛澤東(dong) 提出“我可以當衛生部長”,與(yu) 他關(guan) 注中醫、重視中醫,重視保護和傳(chuan) 承中醫傳(chuan) 統文化,重視醫療衛生為(wei) 人民服務密切相關(guan) ,也與(yu) 他重視中西醫結合創造中國新醫學密切相關(guan) 。

  中西醫結合是毛澤東(dong) 的一貫主張。在井岡(gang) 山時期,他就提出“用中西兩(liang) 法治療”。延安時期,他號召中西醫團結。新中國成立後,他為(wei) 第一屆全國衛生會(hui) 議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wei) 開展偉(wei) 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正是這次會(hui) 議經毛澤東(dong) 同意確定了麵向工農(nong) 兵、預防為(wei) 主和中西醫結合的三大衛生工作方針。

  為(wei) 什麽(me) 要中西醫結合?毛澤東(dong) 認為(wei) 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將其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創造中國的新醫學,不僅(jin) 為(wei) 了中國,同時是為(wei) 了世界。中醫“強調人的整體(ti) 性”,“曆史是最久的,有豐(feng) 富的內(nei) 容”。中醫是在農(nong) 業(ye) 與(yu) 手工業(ye) 的基礎上產(chan) 生的,“中醫的金、木、水、火、土是不合理的,西醫說大腦、小腦、細胞、細菌是科學的。”“西醫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的要批判。”他認為(wei) 中醫和西醫可以相互促進,如研究針灸對醫學理論的改革將發生極大的作用,針灸將來世界各國都要用它。有中醫的基礎,經過中西醫的結合,“我們(men) 是有條件創造自己的新醫學的”。

  怎樣實現中西醫的結合?毛澤東(dong) 認為(wei) 中西醫之間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義(yi) 。如果西醫沒有宗派作風的話,對中醫能治好病的效能,可以用科學方法把它整理起來。他說:“掌握中醫中藥,必須要有西醫參加,也要吸收有經驗的中醫,靠單方麵是不夠的,單有西醫沒有中醫不行,有中醫沒有西醫也不行。”他倡導中醫要進大醫院,要進醫科大學,還要出國。他既肯定中醫學習(xi) 一點西醫是好的,又提出西醫要跟中醫學習(xi) ,具備兩(liang) 套本領,以便中西醫結合,有統一的中國新醫學、新藥學。

  毛澤東(dong) “可以當衛生部長”的這些重要思想,對創造中國新醫學已經產(chan) 生並將繼續產(chan) 生重大影響。屠呦呦團隊研究中醫藥學,發現青蒿素,在中國和世界上救了許多患者的命,得了諾貝爾獎,是一個(ge) 證明。這次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取得的成績,更是一個(ge) 有力的證明。這次舉(ju) 國上下疫情防控阻擊戰所取得的成功,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計防止疫情蔓延、堅持中西醫結合等指導、指揮密不可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