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三農”工作 補上全麵小康“三農”領域短板
發稿時間:2020-03-31 12:27:37 來源:《求是》2020/06 作者:韓長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指揮、親(qin) 自部署,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作出了一係列重要指示,發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攻令,吹響了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集結號,為(wei) 做好今年“三農(nong) ”工作、打牢農(nong) 業(ye) 基礎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要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三農(nong) ”工作作為(wei) 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把疫情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黨(dang) 中央確定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重點任務如期完成,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三農(nong) ”工作具有重要意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越是麵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nong) 業(ye) ,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今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做好“三農(nong) ”工作,關(guan) 係到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關(guan) 係到經濟社會(hui) 穩定全局,關(guan) 係到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yi) 。
這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緊迫要求。農(nong) 村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鄉(xiang) 村量大麵廣,人口流動大,防疫基礎薄弱。把住農(nong) 村疫情防控關(guan) 口,構築起堅固防線,防止疫情向鄉(xiang) 村擴散蔓延,是鞏固拓展疫情防控積極向好態勢的重大任務,對於(yu) 贏得疫情防控全局戰略主動至關(guan) 重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後勤保障必須給力,農(nong) 副產(chan) 品不能斷供。抓好“米袋子”、“菜籃子”,保障主副食品供應,消除老百姓斷糧缺菜之虞,才能穩定民心、穩住陣腳,形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這是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的有力支撐。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嚴(yan) 峻,我國實體(ti) 經濟困難較多,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新冠肺炎疫情從(cong) 消費、生產(chan) 、就業(ye) 等方麵對我國經濟帶來新的衝(chong) 擊,經濟發展麵臨(lin) 更加複雜困難的局麵。“三農(nong) ”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後院。穩住農(nong) 業(ye) ,就穩住了物價(jia) 穩定的基礎;穩住農(nong) 民工務工,就穩住了就業(ye) 穩定的大頭;穩住農(nong) 村社會(hui) ,就穩住了社會(hui) 穩定的基本麵。恢複和發展經濟,鄉(xiang) 村是大有可為(wei) 的天地,推動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加快發展,擴大鄉(xiang) 村建設投資,挖掘農(nong) 村巨大市場潛力,將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能。
這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舉(ju) 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脫貧質量怎麽(me) 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nong) ”工作成效。本來脫貧攻堅還有一些最後的堡壘必須攻克,全麵小康“三農(nong) ”領域還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須補上,許多硬仗打起來就比較吃勁,現在又受到疫情影響,任務更加艱巨,時間更加緊迫。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必須再加把勁,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把全麵小康的“三農(nong) ”短板補得更牢靠,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確保全麵小康社會(hui) 成色十足。
二、高度重視疫情對“三農(nong) ”工作的影響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hui) 形成了較大衝(chong) 擊,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農(nong) 村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了較大影響,做好“三農(nong) ”工作麵臨(lin) 新的挑戰。疫情對“三農(nong) ”工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ge) 方麵:
一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禽類、蔬菜生產(chan) 遭受衝(chong) 擊較大。受前期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畜禽飼料供應不暢,活禽交易市場關(guan) 閉,家禽正常供種、運輸、屠宰、銷售渠道被阻斷,造成家禽養(yang) 殖業(ye) 暫時陷入困境。由於(yu) 消費需求不振、產(chan) 銷通道受阻,一些地區蔬菜、水果、花卉等出現賣難,部分地區水產(chan) 品滯銷“壓塘”。有些地方農(nong) 資下鄉(xiang) 、農(nong) 機上路、農(nong) 民下田受阻,耕田整地、備種備肥、田間管理延遲,春耕備耕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經營風險增大,受臨(lin) 時性勞務工流動管控嚴(yan) 格、部分產(chan) 品滯銷積壓的影響,用工難、用工貴、資金短缺等問題突出,維持再生產(chan) 困難加大。近期,隨著促春耕、保運輸、穩複工等政策措施的出台,這些影響正在逐漸減弱。
春耕時節,農(nong) 時緊迫。全國各地在嚴(yan) 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春管,確保不誤農(nong) 時,保障夏糧豐(feng) 收。圖為(wei) 2020年3月5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小麥育種基地,農(nong) 戶駕駛農(nong) 機進行除草作業(ye) 。 人民圖片 朱濤/攝
二是農(nong) 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增長受影響較大,保持“兩(liang) 個(ge) 快於(yu) ”勢頭難度加大。受疫情影響,農(nong) 副產(chan) 品消費需求不振,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基本停擺,直接影響農(nong) 民經營性收入增長。農(nong) 民工就業(ye) 密集的行業(ye) 都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e) ,這些行業(ye) 複工時間延遲、農(nong) 民工返崗時間推後,直接導致農(nong) 民工資性收入減少。如果不及時采取有力措施,農(nong) 民收入增速持續高於(yu) GDP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勢頭可能發生逆轉。
三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受到一定影響,因疫致貧、返貧壓力加大。突發疫情對貧困地區發展、貧困戶脫貧增收和扶貧工作項目推進都造成了一定影響。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wei) 59.7%、20.3%,外出務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00多萬(wan) 。疫情使東(dong) 西部扶貧勞務協作運轉受阻,一些貧困地區扶貧車間停工,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難,打工收入遭受較大損失。一些地方扶貧產(chan) 業(ye) 剛剛起步,農(nong) 副產(chan) 品運不出、銷不動,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一定衝(chong) 擊。這些影響增加了未脫貧戶脫貧難度,還可能造成已脫貧戶收入下降而返貧。在脫貧攻堅進入最後攻城拔寨之際,因疫致貧、因疫返貧問題不容忽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抓好農(nong) 村疫情防控、做好“三農(nong) ”工作作出一係列重要部署,密集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疫情防控和“三農(nong) ”重點工作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不誤、兩(liang) 促進,努力將疫情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一方麵,認真抓好農(nong) 村疫情防控。組織發動農(nong) 村黨(dang) 員幹部和廣大群眾(zhong) 開展群防群控,逐村逐戶落實防控措施。農(nong) 村疫情防控有條不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另一方麵,抓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複工複產(chan) 。嚴(yan) 格落實“綠色通道”製度,協調主產(chan) 區與(yu) 武漢等重點城市建立蔬菜“一對一”保供機製,及時受理並協調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的“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運輸、流通、銷售等環節突出問題。將飼料、養(yang) 殖、屠宰加工和水產(chan) 品加工等骨幹企業(ye) 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ye) 名單,推動盡早複工複產(chan) 。目前,“菜籃子”產(chan) 品產(chan) 銷循環逐步暢通,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求形勢總體(ti) 好轉。同時,全力組織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動員基層、農(nong) 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搶抓農(nong) 時、下田生產(chan) ,做好農(nong) 資供應和農(nong) 機調度,分區域、分作物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目前,春耕生產(chan) 正從(cong) 南到北全麵展開,農(nong) 資供應總體(ti) 有保障,糧油播種麵積總體(ti) 穩定,苗情、墒情普遍較好,為(wei) 夏季糧食豐(feng) 收打下了較好基礎。
經過前一階段的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複。當前,盡管疫情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影響還在持續,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總體(ti) 上是可控的,不會(hui) 改變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持續向好的基本麵。要看到,多年來我國“三農(nong) ”發展持續向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不斷鞏固,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5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庫存充裕,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有保障;農(nong) 業(ye) 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0%,綜合生產(chan) 能力邁上新台階;農(nong) 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日子更加殷實。這為(wei) 我們(men) 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社會(hui) 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也是我們(men)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三農(nong) ”工作的重點任務
當前,我們(men) 正處在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的關(guan) 鍵時期,處在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推進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時期,在農(nong) 村疫情防控上決(jue) 不能有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jiao) 幸心理、鬆勁心態,在完成“三農(nong) ”工作重點任務上決(jue) 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咬定全年“三農(nong) ”工作目標任務不鬆懈,主動擔當、精準施策,強化底線思維,防範重大風險,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工作,把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村疫情防控陣地,堅決(jue) 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jue) 補上全麵小康“三農(nong) ”領域短板,向黨(dang) 和人民交上合格的“三農(nong) ”答卷。
毫不鬆懈抓好農(nong) 村疫情防控。繼續抓好農(nong) 村疫情防控工作,嚴(yan) 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確保不發生疫情反彈,確保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把這次疫情防控作為(wei) 檢驗和提升鄉(xiang) 村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廣泛動員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yan) 密防線。加強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深入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引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xi) ,保持村莊環境整潔,養(yang) 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做好對農(nong) 村老弱孤殘等特殊人群的關(guan) 愛服務,壓實責任,全麵排查,精準救助,解決(jue) 好他們(men) 的生活困難,把黨(dang) 的溫暖送到群眾(zhong) 心坎上。堅持依法防控,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加強疫情期間農(nong) 村矛盾糾紛化解,維護農(nong) 村社會(hui) 穩定。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地方出現農(nong) 畜牧產(chan) 品賣難問題,各地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積極聯合電商平台開辟“綠色通道”,以打通產(chan) 銷梗阻。圖為(wei) 2020年2月23日,江西省撫州市東(dong) 鄉(xiang) 區畜牧水產(chan) 局幹部(右)化身直播間主播和網紅主播一起在電商平台銷售當地特產(chan) ——綠殼雞蛋。 中新社記者 何江華/攝
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既定脫貧目標不動搖、脫貧質量不下降,梳理明確疫情影響問題清單、對策清單、責任清單,整合幫扶資源,加快實施各項幫扶政策,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全麵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針對疫情對產(chan) 業(ye) 扶貧、就業(ye) 扶貧衝(chong) 擊較大的情況,把產(chan) 業(ye) 和就業(ye) 脫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夯實穩定脫貧的根基。多措並舉(ju) 解決(jue) 好農(nong) 畜產(chan) 品滯銷賣難,逐個(ge) 找問題解難題,暢通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抓好消費扶貧,防止農(nong) 產(chan) 品積壓。推動出台優(you) 惠政策,協調解決(jue) 好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實際困難,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chan) 。優(you) 先組織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推動勞務輸出地與(yu) 輸入地精準對接。支持扶貧龍頭企業(ye) 和扶貧車間盡快複工,吸納當地就業(ye) 。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建設,優(you) 先審批、盡快開工,加大生產(chan) 、銷售環節支持力度,提高項目帶貧益貧效果。
千方百計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今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之年。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確保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對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順利實現全麵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至關(guan) 重要。加大糧食生產(chan) 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製考核,主產(chan) 區要努力發揮優(you) 勢,產(chan) 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加快推動“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落實落地,加大對糧食生產(chan) 的投入力度,保障種糧基本收益,保持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穩定。加快恢複生豬生產(chan) ,切實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場到戶,持續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今年年底前生豬產(chan) 能基本恢複到常年水平。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督促各地把“菜籃子”產(chan) 品作為(wei) 生活必需品予以保障,做好“菜籃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
著力補上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農(nong) 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也是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農(nong) 村發展不充分最直觀的體(ti) 現。把補上全麵小康“三農(nong) ”領域短板與(yu) 應對疫情對經濟影響、擴大有效投資緊密結合起來,從(cong) 農(nong) 村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尊重農(nong) 民意願,把當務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決(jue) 好,加快補上農(nong) 村基礎設施、公共衛生、人居環境等短板,使各類惠民工程落地見效,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來的農(nong) 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薄弱、醫護力量不足、防護物資短缺、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控製不到位等問題,加強農(nong) 村公共衛生體(ti) 係建設,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更好保障農(nong) 民群眾(zhong) 健康安全。以防疫為(wei) 切入點紮實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分類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強化糞汙治理管控,把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變成組織動員農(nong) 民廣泛參與(yu) 的過程,變成改變農(nong) 民生活習(xi) 慣、提升生活品質的過程。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冷鏈物流體(ti) 係薄弱、儲(chu) 備調節能力不足的問題,盡快啟動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建設產(chan) 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cang) 儲(chu) 運輸、初加工等設施,提高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應急保障能力。
大力促進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農(nong) 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是群眾(zhong) 全麵小康獲得感的最直觀體(ti) 現。這次疫情已經對農(nong) 民收入帶來實實在在的衝(chong) 擊。要著力拓寬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渠道,確保全麵小康之年農(nong) 民增收勢頭不逆轉。有序引導農(nong) 民工返崗複工,用足用好失業(ye) 保險金援企穩崗政策,落實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戶扶持政策,穩定農(nong) 民工就業(ye) 。更大力度挖掘農(nong) 村吸納就業(ye) 潛力,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ye) 崗位,擴大以工代賑政策實施範圍,引導農(nong) 民通過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管護獲得工資性收入。進一步加大農(nong) 村雙創扶持力度,推動土地、財稅、金融、用電等扶持政策落實落地,加大實施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項目力度,加快建設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基地,發展富民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村就業(ye) 增收空間。瞄準疫情過後消費方式轉變和補償(chang) 性消費的契機,推動休閑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農(nong) 村電商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加快發展,增加優(you) 質綠色產(chan) 品供給,實現經營效益和農(nong) 民收入雙提升。
四、不誤農(nong) 時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糧穩天下安”。應對疫情衝(chong) 擊更加凸顯了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部署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三農(nong) ”工作,強調要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農(nong) 時不等人,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是做好今年“三農(nong) ”工作的當務之急,更是服務疫情防控大局的當務之急。當前,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抓好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為(wei) 奪取全年糧食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春季田間管理,奪取夏季糧油豐(feng) 收。今年夏糧生產(chan) 基礎較好,冬小麥播種麵積達3.32億(yi) 畝(mu) ,目前墒情和苗情有利,但奪取豐(feng) 收還要過“倒春寒”、病蟲害、“幹熱風”等關(guan) 口。當前越冬作物田間管理已全麵展開,各地要抓住關(guan) 鍵農(nong) 時季節,落實以縣為(wei) 單位分區分級防控疫情的要求,積極開展田間管理。今年是暖冬,小麥抗寒鍛煉不夠,生育期提前,病源基數大,要動員農(nong) 民下田,及時施肥、打藥、澆水,組織農(nong) 技專(zhuan) 家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指導服務,推動控旺防倒、促弱轉壯等技術措施落實到田,確保夏糧豐(feng) 收。
抓早抓好春耕備耕,贏得全年糧食豐(feng) 收主動權。春耕備耕正從(cong) 南到北陸續展開,當前要著力抓緊做好備春耕工作,切實穩定糧食播種麵積。經初步調度,今年春播糧食種植意向麵積9億(yi) 畝(mu) 左右,比上年略減300萬(wan) 畝(mu) ,主要是早稻減少200萬(wan) 畝(mu) 。推動出台臨(lin) 時性補助措施,引導南方地區恢複雙季稻,力爭(zheng) 早稻麵積不低於(yu) 去年。今年結構調整不再減少糧食麵積,玉米要穩定,輪作休耕試點將作適當調整,糧改飼主要支持北方農(nong) 牧交錯帶。受疫情影響,種子、化肥、農(nong) 藥等生產(chan) 經營受阻,要推動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加快複工複產(chan) 、經營門店盡快開業(ye) ,建立點對點保供運輸“綠色通道”,確保春耕前能到店到村。搞好農(nong) 機調配檢修,組織好跨區作業(ye) ,保障農(nong) 機順利上路下田。加強對規模經營主體(ti) 的幫扶引導,推廣“一站式”生產(chan) 托管服務。湖北及其他疫情較重的市縣也要在做好嚴(yan) 格防控前提下開展春耕生產(chan) ,做到不誤農(nong) 時。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nong) 資生產(chan) 。各地都在推動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加快複工複產(chan) ,保障農(nong) 資市場供應,助力春耕生產(chan) 。圖為(wei) 2020年2月27日,安徽省蕪湖市三山經濟開發區的中聯重科蕪湖工業(ye) 園內(nei) ,工人在智能農(nong) 機生產(chan) 線上工作。 中新社記者 程依寶/攝
組織好“菜籃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障當前供應。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關(guan) 於(yu) 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做好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工作的要求,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快恢複正常生產(chan) 流通秩序。目前全國冬春蔬菜麵積8400多萬(wan) 畝(mu) ,要搞好菜田管理和采摘,引導適當擴種,增加“春淡”期間蔬菜供應。幫助“南菜北運”和設施蔬菜重點省以及規模經營主體(ti) 打通流通堵點,加強與(yu) 武漢等重點城市“菜籃子”產(chan) 品點對點對接,切實保障供應。推進飼料、屠宰、加工企業(ye) 盡快複工複產(chan) ,搞好飼料及種畜禽調運,落實活禽交易市場分類管理的要求,指導屠宰企業(ye) 與(yu) 養(yang) 殖場戶對接,推動壓欄肉禽集中屠宰上市。部分地區水產(chan) 品“壓塘”嚴(yan) 重,要推動加工企業(ye) 盡快複產(chan) ,拓寬銷售渠道,解決(jue) “賣魚難”問題。要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防止發生係統性、區域性問題。
落實落細各項扶持政策,加快生豬生產(chan) 恢複。當前生豬產(chan) 能仍處於(yu) 曆史低位,今年特別是上半年生豬穩產(chan) 保供任務十分艱巨。各省(區、市)要將國務院批準的生豬穩產(chan) 保供承諾目標細化分解到縣市,製定配套政策措施,確保如期實現。加大政策落實督促檢查力度,繼續推動養(yang) 殖用地納入設施農(nong) 業(ye) 用地管理、環評實行承諾製備案製等政策落地,對禁養(yang) 區清理整改情況進行核查。生豬養(yang) 殖抵質押貸款試點已由4省擴大到全國,養(yang) 殖場戶貸款貼息補助範圍從(cong) 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至500頭以上,要抓緊擴大貸款規模,使更多養(yang) 殖場戶受益。市縣農(nong) 業(ye) 部門要建立聯係養(yang) 殖場戶製度,推動新建擴建生豬養(yang) 殖項目盡快開工,早日形成產(chan) 能。堅持“抓大帶小”,實施好龍頭企業(ye) 帶萬(wan) 戶生豬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帶動中小養(yang) 殖戶補欄增養(yang) 。著力解決(jue) 家禽養(yang) 殖因疫情遇到的困難,支持養(yang) 殖場戶加快補欄、擴大生產(chan) ,確保全年禽肉產(chan) 量繼續增加。
疫情防控期間,更要重視組織農(nong) 業(ye) 種植戶做好蔬菜管護和育苗栽培工作,保障“菜籃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圖為(wei) 2020年3月3日,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戶正在管護蔬菜。 人民圖片 陳洋/攝
立足抗災奪豐(feng) 收,切實抓好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今年動植物疫病防控壓力大,各地要及早做好應對準備。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區域性、階段性極端天氣發生幾率較高,要重點抓好抗旱防澇。強化四川、陝西等小麥條鏽病和江蘇、安徽等小麥赤黴病菌源區監測防治。特別要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防治,及早準備好藥劑藥械,開展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實施防線前移、劃區布防,首先抓好雲(yun) 南、廣西等地監測防治,堅決(jue) 遏製暴發成災。加強沙漠蝗入侵監測預警,做好一旦發生立即消滅的準備。冬春也是動物疫病高發期,要密切監測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快速規範處置新發疫情,加快落實鄉(xiang) 鎮動物防疫特聘計劃,妥善解決(jue) 防疫人員進村難、疫苗采購運送受阻等問題,確保集中免疫等防控措施落實落地,防止出現多種疫情疊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