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家“點名”後 互聯網醫療加速走進“春天裏”
發稿時間:2020-03-24 14:34:20 來源:科技日報
疫情暴發後,醫院成了高危區域,大量非急症門診關(guan) 閉,求醫不便的患者,開始轉向線上問診。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互聯網醫療頻頻被“點名”。
據統計,疫情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同時,一些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台的診療谘詢量也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因為(wei) 疫情的催化,互聯網醫療“流量井噴”。隨著國家政策的加持,蓄勢已久的互聯網醫療貌似迎來了春天。
隔空問診“爆發式增長”
“醫生,我有點輕微咳嗽,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肺炎?”
“不要急,跟我詳細說說你的情況……”
不用“麵對麵”,隔著屏幕就能尋醫問診。疫情期間,阿裏健康上線了義(yi) 診服務,不少醫生在脫下白大褂後變身“淘寶主播”。江西省廬山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張沛,首次直播就吸引近10萬(wan) 人次觀看。短短一小時,他回答了100多個(ge) 問題。用他的話說,一場直播的強度絲(si) 毫不亞(ya) 於(yu) 一台小手術。
在有“中國大數據之都”美譽的貴州省貴陽市,有家叫“朗瑪信息”的上市公司,同樣運用“互聯網+醫療”技術為(wei) 全國各地民眾(zhong) 提供免費遠程問診服務。視頻問診8000餘(yu) 次、圖文問診50000餘(yu) 次、瀏覽量近400萬(wan) 人次……這是一個(ge) 月內(nei) “朗瑪信息”交出的成績單。
疫情期間,阿裏健康、好大夫、微醫、丁香園等眾(zhong) 多互聯網醫療企業(ye) 反應迅速。隔空問診“爆發式增長”,無疑大大緩解了線下門診的壓力,也避免了交叉感染,讓互聯網醫療得到了一次集中檢閱。
開辟抗疫“第二戰場”
疫情期間,一些傳(chuan) 統的公立醫院積極擁抱互聯網,整合醫療力量,用互聯網醫療開辟了抗疫“第二戰場”。
2月10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上線“互聯網門診”,首批103名醫生在線服務,患者可以通過圖文或視頻的方式在線谘詢。3月3日,“互聯網門診”升級,可以實現線上支付、醫保線上實時結算、藥品快遞到家等功能。運行一個(ge) 多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互聯網門診”服務患者近6000餘(yu) 人次。
“雲(yun) 診療”更是打破了優(you) 質醫療力量的地域界限。
疫情期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積極協調,多次通過遠程視頻,為(wei) 湖北襄陽“線上馳援”。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區,寧夏目前已構建起覆蓋到鄉(xiang) 村的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ti) 係。在抗疫中,“雲(yun) 診療”發揮獨特作用,全區22家互聯網醫院形成聯盟,開展在線問診3萬(wan) 餘(yu) 例,約40萬(wan) 人受益。
“我們(men) 支援襄陽的醫護人員名額有限,但目前雙方已建立了聯絡員機製,更多專(zhuan) 家可以通過遠程會(hui) 診發揮作用。”寧夏人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寧說。
互聯網醫療靜待春暖花開
疫情催化“流量井噴”,與(yu) 餐飲、酒店、旅遊等行業(ye) 經曆的“寒冬”相比,此前並不活躍的互聯網醫療行業(ye) 悄然間好像迎來了“春天”。特別是疫情期間,國家層麵相繼出台政策,助推互聯網醫療發展。
“整個(ge) 互聯網行業(ye) 在疫情期間開展了大規模的谘詢和義(yi) 診,進行了一次很好的用戶教育。疫情促使在線問診完成了從(cong) 醫到藥的整個(ge) 過程,是對用戶習(xi) 慣更深層次的培養(yang) ,更是對行業(ye) 發展更進一步的促進。”小鹿醫館聯合創始人兼CEO劉欣悅表示。
不過,互聯網醫療的短板也很明顯。
寧夏衛生健康係統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實體(ti) 醫院診療過程中的臨(lin) 床檢查優(you) 勢,是互聯網診療手段無法比擬的。坐享便利的同時,不少患者更擔心它存在診斷不準確、用藥不合理等問題。另外,當前醫保報銷尚未納入網上醫療體(ti) 係,行業(ye) 監管和行業(ye) 規範都有待完善。
“技術的進步、政策的鬆綁、企業(ye) 戰略選擇比疫情的影響更大。”劉欣悅認為(wei) ,從(cong) 客觀上來講,疫情作為(wei) 偶發事件很難成為(wei) 互聯網醫療行業(ye) 爆發的拐點。
不管怎樣,經此一“疫”,互聯網醫療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一個(ge) 好的開端。(王祝華 陳 曦 王迎霞 記者 何星輝)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