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將給產業帶來哪些改變
發稿時間:2020-03-23 12:17:1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向坤(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yu) 資源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近期,中央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些被稱為(wei) “新基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承擔著疫情後經濟複蘇的使命,是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很快便成了產(chan) 業(ye) 界熱門概念。目前,已有數個(ge) 省份相繼公布2020年投資計劃,其中新基建備受關(guan) 注。可以期待,新基建將對互聯網乃至整個(ge) 科技行業(ye) 產(chan) 生影響。
首先,2008年以來的高強度基建計劃,給中國帶來了高效率的高鐵等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效率。然而,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結構離不開高效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在這方麵我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比如,我國工業(ye) 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從(cong) 長遠來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同設備之間、不同標準之間的相互統一,仍有不小的完善空間。數字化基建提升了基建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從(cong) 而提升企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以及供需匹配效率。傳(chuan) 統基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交通效率,而新基建則在信息化效率上起到提升作用,讓商務交流更加便捷高效。
其次,新基建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主方向——數字經濟,並更加重視綠色化和可持續化。中國的數字經濟已經有了龐大的規模,在全球範圍內(nei) 處於(yu) 前列。數字基建將帶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過去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消費互聯網,充分發揮了市場作用。而未來,我國將借助新基建,重點提升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強化產(chan) 業(ye) 互聯網和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的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長,進一步提升產(chan) 業(ye) 效率。
當然,數字基建的投資規模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追求投資規模。此外,相關(guan) 部門也應積極創新製度安排,吸引更多的民營企業(ye) 加入到數字基建中來,共同推動數字基建,推動原創性技術的創新。
當前,有觀點認為(wei) 應加大新基建投資規模,以帶動更多就業(ye) 。這個(ge) 問題不能孤立地看待,數字基建需要具備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儲(chu) 備的人才,由此會(hui) 帶動我國勞動力素質提升。未來,隨著數字基建的發展,將孵化出很多新職業(ye) ,如數據標識行業(ye) 等。這些新職業(ye) 所需要的程序員、工程師隊伍將形成相對穩定的人力資源結構,從(cong) 而持續拉動就業(ye) 。
曾經有經濟學家認為(wei) ,計算機時代的蹤影無處不在,唯獨沒有體(ti) 現在生產(chan) 率的統計數字中。也就是說,他們(men) 對通過技術進步來保持一個(ge) 比較高的全要素生產(chan) 率持懷疑態度。但是,新技術對於(yu) 經濟增長的作用具有滯後性,很多技術都是在一段時間後才對經濟增長顯示出作用,而通過新基建這種對技術的高強度投資,可能使很多技術成果實現連接,最終產(chan) 出一係列新的重要技術成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