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改30多年還沒完全實現
發稿時間:2015-10-19 00:00:00
全麵深化改革的關(guan) 鍵一步
價(jia) 格機製是市場經濟製度的核心。市場經濟有效配置稀缺資源和形成兼容激勵機製的兩(liang) 大基本功能,都是通過價(jia) 格機製實現的。正因為(wei) 如此,早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經濟體(ti) 製改革的決(jue) 定》中就已指出,必須改革既不反映成本、又不反映市場供求關(guan) 係變化的計劃價(jia) 格製度,“價(jia) 格體(ti) 係的改革是整個(ge) 經濟體(ti) 製改革成敗的關(guan) 鍵”。可惜的是,由於(yu) 某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牽製,30多年後價(jia) 格改革還沒有完全實現。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要問題的決(jue) 定》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地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場決(jue) 定價(jia) 格的機製。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jia) 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定價(jia) 範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ye) 、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hui) 監督”。
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通過的《關(guan) 於(yu) 推進價(jia) 格機製改革的若幹意見》,就是在商品和服務領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的綱領性文件。《意見》要求到2017年,競爭(zheng) 性領域和環節的價(jia) 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市場決(jue) 定價(jia) 格體(ti) 製基本完善,價(jia) 格監督製度和執法體(ti) 係基本建立,價(jia) 格調控機製基本建立。這意味著建立我國市場價(jia) 格體(ti) 係的關(guan) 鍵性戰役即將全麵展開。
在我看來,這份文件有以下亮點。
第一,《意見》明確區分了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這兩(liang) 個(ge) 不同的經濟領域,避免宏觀經濟管理陷入誤區。
在經濟學的術語中,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是兩(liang) 個(ge) 不同的經濟領域。由變動不居的供求狀況決(jue) 定的個(ge) 別商品的價(jia) 格(或稱相對價(jia) 格)屬於(yu) 微觀經濟範疇。由社會(hui) 總供給和社會(hui) 總需求的狀況決(jue) 定的價(jia) 格總水平則屬於(yu) 宏觀經濟範疇。市場機製有效運作,既要求各種物品的相對價(jia) 格能夠靈活地反映該物品的供求狀況,即相對稀缺程度的變化,又保持物價(jia) 總體(ti) 水平的穩定。
過去我國經濟中一種常見的認識誤區和政策誤區,就是把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宏觀調控和微觀幹預混為(wei) 一談。當宏觀經濟出了問題,例如由於(yu) 貨幣超發引起了通貨膨脹(即物價(jia) 總水平持續上升)或資產(chan) 價(jia) 格膨脹(如房價(jia) 股價(jia) 泡沫生成)時,不是針對它的宏觀經濟根源采取對策,卻企圖用管製物價(jia) 、限製購房等微觀幹預手段去平抑價(jia) 格。這種南其轅而北其轍的做法,自然不但不能解決(jue) 價(jia) 格猛漲問題,反而會(hui) 因為(wei) 相對價(jia) 格扭曲造成資源誤配和效率降低,從(cong) 而使宏觀經濟進一步陷入泥淖。
《意見》把微觀經濟上的個(ge) 別價(jia) 格問題和宏觀經濟上的價(jia) 格總水平問題區分開來,指出前者要交給市場去處理;後者則靠運用財政、貨幣、投資等政策手段,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調控來加以解決(jue) 。這樣才能避免過去經常發生的偏差。
第二,《意見》堅持了“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jia) 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幹預”的基本原則。
目前絕大多數人對於(yu) 一般商業(ye) 領域價(jia) 格應由市場決(jue) 定具有共識,因而改革推進的阻力也較小。但是,“凡是能由市場形成的價(jia) 格都交給市場”的原則是否適用於(yu) 供水、電力、軌道交通等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行業(ye) ,則存在異議。理由是在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領域內(nei) 不存在競爭(zheng) ,因而價(jia) 格形成需要有社會(hui) 管理。於(yu) 是這些行業(ye) 的價(jia) 格改革就特別滯後。其實,二戰後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men) ,即使是這些行業(ye) ,其大部分經營環節也並不具有自然壟斷的性質。為(wei) 了實現凡是能由市場形成的價(jia) 格都讓市場去決(jue) 定的原則,這些競爭(zheng) 性環節的定價(jia) 機製也應當放開。以電力行業(ye) 為(wei) 例,在它的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等四個(ge) 經營環節中,隻有輸電和配電兩(liang) 個(ge) 環節具有自然壟斷性質。因此,前後兩(liang) 端都可以放開,從(cong) 而實現電價(jia) 市場化和售電的市場競爭(zheng) 。一些國家實行這項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2年國務院批準的電力改革方案,也計劃通過(輸配電)網(發電)廠分開、競價(jia) 上網、輸(電網)配(電網)分開、售電放開實現這項改革。可惜的是,在網廠分開之後改革就停頓了下來,至今沒有完全實現。《意見》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重申水、石油、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ye) ,也要“放開競爭(zheng) 性環節價(jia) 格,充分發揮市場決(jue) 定價(jia) 格作用”。按照這一基本原則,這些行業(ye) 的價(jia) 格改革就能進一步推進。
由於(yu) 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環節的價(jia) 格還是要由政府和社會(hui) 機構決(jue) 定,《意見》對於(yu) 政府定價(jia) 過程中要建立明晰、規範、公開、透明的工作程序,也作了明確規定。
第三,《意見》既體(ti) 現了原則上的堅定明確,又強調了具體(ti) 操作上的謹慎穩妥。
一方麵,價(jia) 格是一個(ge) 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利益的經濟變量。特別是一些民生用品的價(jia) 格變動,直接影響到大眾(zhong) 的生產(chan) 和生活。因此在進行改革的時候,必須慎重從(cong) 事。另一方麵,價(jia) 格改革要求有一個(ge) 總供給和總需求比較協調的所謂“寬鬆的經濟環境”來保證在改革過程中不發生劇烈的價(jia) 格波動。因此,價(jia) 格改革要有宏觀經濟政策的配合。在價(jia) 格變動對民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產(chan) 生較大影響時,要采取適當措施加以彌補。
《意見》對於(yu) 保證價(jia) 格改革審慎推進規定了統籌協調、把握節奏、防範風險、確保平穩有序的方針和“保護農(nong) 民生產(chan) ”“兜住底線”“做好輿論引導”等一係列具體(ti) 措施。加上在改革實施過程中本著穩妥審慎推進精神而采取的補充保障措施,我國價(jia) 格改革取得成功將是可期的。
這份《意見》隻涵蓋商品和服務領域的價(jia) 格改革,而沒有涉及要素領域的價(jia) 格改革,但這兩(liang) 個(ge) 領域改革的基本原則是相通的。我國各類要素價(jia) 格改革的進度差別很大。利率(貨幣價(jia) 格)、匯率(外匯價(jia) 格)的市場化改革已經取得長足進步。資本市場還有比較多的行政管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必須強調的是,不管是哪個(ge) 領域的改革,都應該比照《意見》的原則和精神加快推進。■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