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貧困治理的中國方案
發稿時間:2020-01-17 14:09:43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李雲(yun) 龍
貧困問題自古存在。消除貧困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重要任務。貧困治理不僅(jin) 需要各國自身努力,而且需要國際社會(hui) 的協助。全球貧困治理成績顯著,但也麵臨(lin) 重大挑戰。中國是全球貧困治理的積極參與(yu) 者和貢獻者,為(wei) 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全球貧困治理任重道遠
聯合國是全球貧困治理的主要機製。自從(cong) 聯合國大會(hui) 於(yu) 1961年決(jue) 定設置聯合國“發展十年戰略”以來,國際社會(hui) 一直致力於(yu) 全球貧困治理,以解決(jue) 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多年來,很多機構和組織參與(yu) 了全球貧困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負責落實《聯合國千年宣言》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等發展規劃,為(wei) 減貧提供專(zhuan) 業(ye) 建議、培訓及其他支持措施。世界銀行向低收入國家提供優(you) 惠長期貸款和贈款,從(cong) 金融上支持全球貧困治理。發達國家提供減貧資金和技術援助,低收入國家具體(ti) 實施減貧行動。國際非政府組織募集資金和人員參與(yu) 減貧。在各方麵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貧困治理取得積極進展。按照2011年國際購買(mai) 力平價(jia) (PPP)每人每天1.9美元的極端貧困標準估算,全世界極端貧困人口從(cong) 1990的18.95億(yi) 人減少到2015年的7.36億(yi) 人,貧困率從(cong) 35.85%下降到10%。
不過,全球貧困治理仍然麵臨(lin) 巨大挑戰。第一,貧困人口規模龐大。盡管30年來貧困人口減少了70%,但剩下的30%仍然是一個(ge) 不小的數字。同時也要看到,1.9美元的貧困標準並未反映貧困全貌,世界上有更多人口處於(yu) 貧困之中。聯合國開發署2019年發布的 《全球多維貧困指數(MPI)》報告顯示,全球共有13億(yi) 人處於(yu) “多維貧困狀態”。第二,各國貧困治理效果參差不齊,有些國家貧困人口有增無減。根據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的分析,千年發展減貧目標得以實現,主要依靠中國。中國之外的發展中國家減貧速度相當緩慢,甚至還在增加。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極端貧困人口從(cong) 1990年的2.78億(yi) 人,增加到2015年的4.13億(yi) 人,占世界貧困人口的一半以上。第三,全球貧困治理資金不足。解決(jue) 全球貧困問題必須投入巨額資金,但目前籌集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減貧需要。作為(wei) 主要的多邊發展援助機構,世界銀行每年的資金承諾額維持在600億(yi) 美元左右。這同廣大發展中國家減貧和發展需求有很大差距。同時,多數發達國家沒有實現官方發展援助不低於(yu) 國民生產(chan) 總值0.7%的承諾,在相當大程度上限製了全球貧困治理的進展。2017年,隻有丹麥、盧森堡、挪威、瑞典、英國等國達到了0.7%的援助標準,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均未達標,美國甚至隻有0.18%。第四,發展中國家貧困治理能力不足。貧困治理需要國際國內(nei) 協同。國際社會(hui) 可以為(wei) 減貧創造條件,但真正進行減貧工作的終究是具體(ti) 的發展中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沒有能力根據本國國情製定減貧戰略規劃,也沒有能力很好地執行減貧規劃,從(cong) 而製約了減貧工作的開展。
全球貧困治理的中國貢獻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貧困問題,設立了專(zhuan) 門的扶貧機構,投入大量財力物力解決(jue) 貧困問題。黨(dang) 中央、國務院連續製定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兩(liang) 期《中國農(nong) 村扶貧開發綱要》等扶貧規劃,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實施精準扶貧方略,開展脫貧攻堅行動,著力消除貧困。改革開放以來,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8億(yi) 多貧困人口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這是中國對全球貧困治理的最大貢獻。
與(yu) 此同時,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貧困治理,為(wei) 國際減貧事業(ye) 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全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消除貧困與(yu) 饑餓等許多方麵取得巨大進展,提前實現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的目標。中國積極參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磋商,率先發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方立場文件》《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等文件,闡明中國在減貧和發展方麵的立場,提出明確的減貧路徑和減貧方案。中國政府和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等民間組織積極參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活動,多角度介紹中國減貧進展和減貧經驗。國務院扶貧領導機構於(yu) 2015和2019年主辦“減貧與(yu) 發展高層論壇”,推動中國與(yu) 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減貧交流。
中國創新全球貧困治理機製,為(wei) 減貧提供資金支持。多年來,中國一直通過向世界銀行等國際開發組織提供捐款的形式參與(yu) 全球治理。但是,現有金融機構無法充分滿足巨額減貧資金需要。為(wei) 解決(jue) 全球貧困治理資金不足問題,中國倡議設立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亞(ya) 洲等地區的發展和減貧。與(yu) 此同時,中國出資設立絲(si) 路基金,為(wei)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chan) 業(ye) 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yu) 互聯互通有關(guan) 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推動這些國家的發展和減貧。中國人民銀行與(yu) 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開展聯合融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這些資金投入有力促進了相關(guan) 國家的發展和減貧。
中國秉持正確義(yi) 利觀,在義(yi) 利相兼、以義(yi) 為(wei) 先原則指導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60多年來,中國向166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派遣60多萬(wan) 名援助人員,7次免除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債(zhai) 務,為(wei) 120多個(ge) 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2015年,習(xi) 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hui) 時宣布,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中國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yi) 美元資金,已在30多個(ge) 國家實施了200餘(yu) 個(ge) 發展合作項目。2017年,中國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
非洲是世界上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也是全球貧困治理的重點。中國是非洲貧困治理的主要參與(yu) 者之一,為(wei) 非洲減貧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中非貿易和投資促進了非洲經濟發展,改善了非洲經濟狀況,減緩了非洲貧困。2015年,習(xi) 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nei) 斯堡峰會(hui) 時宣布,中國將在未來3年同非洲國家開展包括“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在內(nei) 的十大合作計劃,在非洲實施200個(ge) “幸福生活工程”和以婦女兒(er) 童為(wei) 主要受益者的減貧項目,在非洲100個(ge) 鄉(xiang) 村實施“農(nong) 業(ye) 富民工程”,向非洲受災國家提供10億(yi) 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
全球貧困治理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在長期扶貧脫貧實踐中,黨(dang) 和政府不斷總結扶貧經驗,摸索扶貧規律,創造性地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中國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第一,扶貧脫貧首先要找到貧困根源,對症下藥,靶向治療,要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第二,扶貧脫貧要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根據貧困人口不同情況,分別通過扶持生產(chan) 和就業(ye) 、易地搬遷安置、生態保護扶貧、教育扶貧、低保政策兜底等方式實現脫貧。第三,扶貧脫貧要堅持製度優(you) 勢,構建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製的治理格局。第四,扶貧脫貧要廣泛動員全社會(hui) 力量,支持和鼓勵全社會(hui) 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yu) 扶貧事業(ye) 。
中國扶貧經驗得到聯合國高度認可。2018年12月,第73屆聯合國大會(hui) 通過《消除農(nong) 村貧困以執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決(jue) 議。這是聯合國大會(hui) 第一個(ge) 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貧困問題的決(jue) 議。這個(ge) 決(jue) 議把中國農(nong) 村扶貧脫貧的經驗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提出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思路,為(wei) 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中國智慧。該決(jue) 議以中國農(nong) 村扶貧實踐為(wei) 基礎,提出消除農(nong) 村貧困問題基本政策框架,要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包容性金融、消除數字鴻溝、增加就業(ye) 、推進高質量教育、加強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設等,呼籲實行精準扶貧方略,加強國際合作,製定農(nong) 村發展戰略,幫助發展中國家農(nong) 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是一套消除全球農(nong) 村貧困的完整方案,且經過中國數十年扶貧實踐檢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巨大參考價(jia) 值。
“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全球90%以上的貧困人口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及其延長線上。這些地區貧困的根源是發展不足。“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沿線國家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沿線中心城市為(wei) 支撐,以重點經貿產(chan) 業(ye) 園區為(wei) 合作平台,打造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ge) 宏大的發展和繁榮倡議,為(wei) 亞(ya) 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廣闊發展前景,也為(wei) 消除沿線國家貧困現象帶來新的希望。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一帶一路”實際上是一個(ge) 針對性極強的減貧倡議。撇開發展帶來的減貧效應不談,僅(jin) 僅(jin) 通過“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就能產(chan) 生巨大的減貧效果。世界銀行201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一帶一路經濟學》顯示,“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縮短走廊沿線經濟體(ti) 的運輸時間,從(cong) 而降低貿易成本,擴大貿易,增加外資,減少貧困。到2030年,“一帶一路”倡議相關(guan) 的投資能夠使760萬(wan) 人口擺脫極端貧困(按購買(mai) 力平價(jia) 計算日均生活費低1.90美元)。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相關(guan) 的投資還能使高達3200萬(wan) 的人口脫離中度貧困(按購買(mai) 力平價(jia) 計算日均生活費低於(yu) 3.20美元的人口)。“一帶一路”倡議對相關(guan) 國家的減貧有顯著影響。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