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chan) 經

文章

國企改革推向縱深活力大增

發稿時間:2020-01-08 14:06:57   來源:人民日報  

  加快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ti) 製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製經濟、激發微觀主體(ti) 活力、推動企業(ye) 兼並重組……2019年,國企改革蹄疾步穩,呈現出向縱深推進的態勢。“改革是增強微觀主體(ti) 活力、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企業(ye) 的關(guan) 鍵一招。”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郝鵬表示,過去一年,國資委緊緊圍繞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推動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落地,有效激發了央企活力。

  “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you) 化調整”“要製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又對國企改革作出新的部署。

  國企改革改了什麽(me) ,未來要往哪裏改?新年伊始,我們(men) 盤點過去一年的改革成效、展望未來的改革重點。

  激發企業(ye) 內(nei) 生活力

  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探索中長期激勵機製

  “自2017年8月實施混改以來,企業(ye) 效益明顯提升。”中國聯通總會(hui) 計師朱可炳表示,聯通混改之後,從(cong) 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ye) 、提高效率等方麵推進改革,使不同資本實現了相互融合和股權有效製衡;從(cong) 業(ye) 務板塊看,混改激發出資源協同效應,推動聯通實現業(ye) 務轉型,2019年前三季度,產(chan) 業(ye) 互聯網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約40%。

  2019年,作為(wei) 新一輪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製改革在我國有序推進、範圍穩步擴大。全年中央企業(ye) 新增混合所有製企業(ye) 超過1000戶,通過資本市場、產(chan) 權市場引入社會(hui) 資本超過1500億(yi) 元。目前,已有2/3的央企引進了各類社會(hui) 資本,半數以上國有資本集中在上市公司,各省區市混合所有製企業(ye) 占比達到49%。看成效,2013—2018年實施混改的央企子企業(ye) 中,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ye) 超過七成。

  激發企業(ye) 活力,要靠變革體(ti) 製,也要靠完善機製。近年來,國有企業(ye) 在中長期激勵機製等方麵開展了積極探索。

  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ye) 股權和分紅激勵。2017年以來,國家電網下屬科技型企業(ye) ——中國電科院對關(guan) 鍵崗位一線科研人員開展了崗位分紅激勵。“分紅激勵保障了科研隊伍穩定性,使企業(ye) 核心人才保留率上升至98%,也讓科研成果同激勵對象收益緊密相連,有力推動了新技術研發。”中國電科院副院長王繼業(ye) 表示。

  試點國有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ye) 員工持股。東(dong) 航物流在2017年混改之後,拿出10%的股權進行了核心員工持股試點。“員工持股,需要拿出真金白銀購買(mai) 股權,有的還作了資產(chan) 抵押。”東(dong) 方航空集團公司黨(dang) 組副書(shu) 記李養(yang) 民說,員工持股使個(ge) 人利益與(yu) 企業(ye) 發展真正綁定在了一起。近年來,全國已有181戶企業(ye) 開展此項試點,央企層麵10戶試點子企業(ye) 已全部完成出資入股。

  此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也在穩步實施。目前,共有45家央企控股的95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約占央企控股境內(nei) 外上市公司的23%。2019年10月,國資委又出台通知,從(cong) 權益授予數量、授予價(jia) 格、收益等方麵入手,加大激勵力度。

  薪酬製度改革方麵,國資委於(yu) 2019年初出台了《中央企業(ye) 工資總額管理辦法》。一年來,與(yu) 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yu) 企業(ye) 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chan) 率掛鉤的工資決(jue) 定和正常增長機製全麵施行,企業(ye) 自主權更大,分配靈活性更高。

  優(you) 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

  推進戰略性重組、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央地重組”

  保利與(yu) 中絲(si) 重組,“南北船”合並為(wei) 中國船舶集團,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掛牌……2019年,央企重組整合步伐加快。十八大以來,先後已有22組、41家企業(ye) 重組整合。

  “央企重組整合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也是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資本、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e) 的必然要求。”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星表示。

  近年來,重組整合也出現了多種方式——

  為(wei) 更好發揮規模效應,推動戰略性重組。

  “南北船”牽手,正是這方麵的典型案例。“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船舶業(ye) 進入‘寒冬’,盡管近兩(liang) 年有所複蘇,但形勢仍不樂(le) 觀,造船企業(ye) 的兼並重組也成了國際趨勢。”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wei) ,成立中國船舶集團,有利於(yu) 企業(ye) 優(you) 勢互補、優(you) 化資源配置,也讓中國有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造船公司,有了建設世界一流船舶強國的底氣。

  南車與(yu) 北車重組、寶鋼與(yu) 武鋼重組、中遠集團與(yu) 中國海運重組……近幾年,央企間戰略性重組動作頻頻。國務院國資委秘書(shu) 長彭華崗表示,戰略性重組使國有資本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ye) 、關(guan) 鍵領域集中,推動了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升級。

  以做強做精主業(ye) 為(wei) 目標,開展專(zhuan) 業(ye) 化整合。

  2019年12月,新成立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揭開麵紗。此前分屬“三桶油”的油氣管網由此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全國一張網”,未來可有效避免重複投資建設,“三桶油”也可將精力集中於(yu) 上遊油氣勘探開發、下遊煉化銷售業(ye) 務。“專(zhuan) 業(ye) 化整合通過梳理央企同質化業(ye) 務,推動資源向優(you) 勢企業(ye) 、主業(ye) 企業(ye) 集中,解決(jue) 了原來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也提升了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李明星說。

  過去一年,國企重組還呈現出“央地重組”的新動向。2019年5月底,安徽省國資委將馬鋼集團51%股權無償(chang) 劃轉至中國寶武,中國寶武與(yu) 馬鋼集團的重組落地;2019年7月20日,南航集團宣布在集團層麵引入廣東(dong) 省和廣州市、深圳市確定的投資主體(ti) ,成為(wei) 多元股東(dong) 的中央企業(ye) 。“‘央地重組’基於(yu) 企業(ye) 自身發展需要,有利於(yu) 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彭華崗認為(wei) 。

  “2020年,我們(men) 將以發展先進製造業(ye) 、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為(wei) 重點,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you) 化調整,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整體(ti) 功能。”郝鵬表示,今年國資委將重新厘定央企主責主業(ye) ,各企業(ye) 要嚴(yan) 格執行新版投資項目負麵清單,嚴(yan) 控非主業(ye) 投資比例和投向,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主責主業(ye) 集中。李錦認為(wei) ,未來國有資本將更多投向重要行業(ye) 、關(guan) 鍵領域、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企重組有望迎來更多‘好戲’。”

  優(you) 化國資監管方式

  實行清單管理,推進改革專(zhuan) 項工程,向“管資本”轉變

  從(cong) “管企業(ye) ”轉向“管資本”,是近年來國資監管體(ti) 製改革的明確方向。2019年,國資監管體(ti) 製改革步伐加快、眉目漸清:國務院出台《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ti) 製方案》,國資委發布授權放權清單、關(guan) 於(yu) 加快職能轉變的方案……

  ——更多實行清單管理,“清單之外不幹預”。

  2018年,國資委出台了“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明確9大類、36項權責事項,“清單之外無權力”,近期,國資委又對這份清單進行了修訂。2019年6月,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發布,重點選取了規劃投資與(yu) 主業(ye) 、產(chan) 權、選人用人、薪酬激勵、重大財務事項等5大類、35項授權放權事項。

  “一份權責清單、一份授權放權清單,形成了有機整體(ti) 。哪些事項出資人直接管,哪些事項授權給企業(ye) ,哪些事項由企業(ye) 依法自主決(jue) 策,一目了然、方便執行。”李明星認為(wei) ,清單管理有利於(yu) 準確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也可以更好調動和激發企業(ye) 積極性。

  ——推進改革專(zhuan) 項工程,充分發揮改革合力。

  2018年3月以來,國資委先後遴選出400多家央企子企業(ye) 和地方國有企業(ye) ,實施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不同於(yu) 以往的專(zhuan) 項試點,“雙百行動”要在試點企業(ye) 全麵落實國企改革“1+N”政策體(ti) 係,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此外,2019年7月,上海、深圳、沈陽等地陸續啟動了“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國企改革正從(cong) 點到麵、全麵鋪開。

  ——強化有效監管,實現放活與(yu) 管好相統一。

  “改革,在‘放活’的同時,也要強化有效監管、實現‘管好’。”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做到“管好”,除要整合各種監督資源、健全違規經營責任追究製度之外,還要完善國資國企在線監管係統。

  未來改革重點在哪裏?李錦認為(wei) ,未來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一是積極穩妥推進混改,推動各類所有製企業(ye) 互利合作、共同發展,二是要轉變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有資產(chan) 監管體(ti) 製,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全麵增強國有經濟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郝鵬表示,今年國資委將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wei) 契機,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製、剝離辦社會(hui) 職能和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推進改革示範工程等方麵實現新突破,著力提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用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激活發展潛能,有效對衝(chong) 風險挑戰和經濟下行壓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