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區塊鏈新時代正在到來
發稿時間:2019-12-06 14:56:08 來源:人民網
區塊鏈與(yu) 比特幣相伴而生。近年來,所謂的“數字貨幣”(虛擬貨幣)成為(wei) 投機資本追逐的“風口”。隨著中國監管政策的日趨完善,投機者熱情逐漸退卻,作為(wei) 底層技術的區塊鏈也被人們(men) 廣泛認知。
“幣圈涼了”,區塊鏈回歸本源,行業(ye) 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
2008年11月,“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一文,闡述基於(yu) P2P網絡、加密、時間戳、區塊鏈等技術的電子現金係統的構架理念,標誌著比特幣的誕生。
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看來,區塊鏈發展分成三個(ge) 階段,目前總體(ti) 處於(yu) 早期。第一階段是比特幣網絡建立的支付係統,完成點對點的電子支付過程。第二階段是以太坊集成了智能合約等技術,建立了分布式應用係統、基於(yu) 區塊鏈技術的生態。第三階段是從(cong) 小規模應用探索向局部大規模應用過渡階段。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網絡背後的一種基礎設施,由密碼學、分布式通訊、分布式計算等組成,在區塊鏈出現之前已經存在,所以這不是新技術。” 百度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feng) 說。
從(cong) 技術層麵,區塊鏈是一個(ge) 去中心化的數據庫,集合了分布式數據存儲(chu) 、共識機製、加密算法等技術,具備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信息公開透明、同步更新、數據庫安全可靠等優(you) 點。
區塊鏈主要的技術特性包括:一是從(cong) 集中式存儲(chu) 賬本演進到分布式共享賬本。區塊鏈打破了原有的集中式記賬,變成“全網共享”的分布式賬本,參與(yu) 記賬的各方之間通過同步協調機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提升了支付清結算效率。二是解決(jue) 傳(chuan) 統中心化的信任機製問題。網絡中沒有中心節點,所有節點都是平等的,通過共識機製達成整體(ti) 共識。三是數據安全且難以篡改。每個(ge) 區塊的數據都會(hui) 通過非對稱密碼算法加密,並分布式同步到所有節點,確保任一節點停止工作都不影響係統的整體(ti) 運作。四是以智能合約方式驅動業(ye) 務應用,係統由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自動運行,無需人工幹預。
“數字貨幣”≠區塊鏈
提起區塊鏈就不能不提“數字貨幣”,但區塊鏈不等於(yu) 幣,各種幣隻是區塊鏈經濟生態和模型中的一部分。
“區塊鏈技術與(yu) ‘數字貨幣’存在關(guan) 聯,但兩(liang) 者絕不相同。”李豐(feng) 說,區塊鏈技術誕生於(yu) 比特幣,但比特幣出現後,人們(men) 發現支撐比特幣的底層計算機技術,還可以應用到“數字貨幣”之外的其它領域,所以這類底層技術應該統稱為(wei) 區塊鏈技術。
李豐(feng) 說,區塊鏈是中立的計算機技術,可以應用到數字貨幣,也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而“數字貨幣”是一類虛擬應用,其本質是計算機的一串二進製數字,存在於(yu) 虛擬網絡和計算機世界。
“數字貨幣可以基於(yu) 區塊鏈技術構建,也可以不用區塊鏈技術。”李豐(feng) 說,在區塊鏈技術提出之前,學界已經有多種數字貨幣,但現在大家所說的“數字貨幣”,很多指的是炒作幣,這完全是一種純粹的營銷活動,與(yu) 區塊鏈技術沒有任何關(guan) 係。
2017年8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防範以各類ICO(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貨幣”的行為(wei) )名義(yi) 吸收投資相關(guan) 風險的提示》,提醒投資者,國內(nei) 外部分機構采用各類誤導性宣傳(chuan) 手段,以ICO名義(yi) 從(cong) 事融資活動,相關(guan) 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同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發布公告,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hui) 先後發布《關(guan) 於(yu) 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關(guan) 於(yu) 防範境外ICO與(yu) “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等文件,就境內(nei) 外的機構或個(ge) 人組織開展所謂的幣幣交易和場外交易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定性與(yu) 風險提示。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與(yu) ICO平台退出數據,並將虛擬貨幣交易平台與(yu) ICO平台列入互聯網金融專(zhuan) 項整治工作之中。
“有些區塊鏈公司在募資過程中,沒有用到加密‘數字貨幣’概念,而是改為(wei) 通證、積分等,這同樣會(hui) 給社會(hui) 增加金融風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係教授、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說。
區塊鏈價(jia) 值凸顯
2015年,經濟學人把區塊鏈作為(wei) 解決(jue) 信任問題的重要技術。第五屆世界經濟論壇上也提到區塊鏈是繼蒸汽機、電腦計算機、互聯網絡外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區塊鏈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信任基礎設施,對於(yu) 中國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創新經濟發展,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係主任劉曉蕾看來,區塊鏈在對外貿易、供應鏈管理等方麵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她說,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方麵的落地,可以將垂直行業(ye) 的數據進行整合。如果可以在各個(ge) 行業(ye) 沿供應鏈打通數據,不僅(jin) 可以提高管理運營效率,也可以更好解決(jue) 沒有資信的小供應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整個(ge) 行業(ye) 升級。
在李鳴看來,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數據的服務創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這個(ge) 過程需要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應用,為(wei) 數據的服務創新提供有力保障,從(cong) 而最大化利用數據,加速數字經濟發展。
李鳴說,區塊鏈技術自創建以來,主要應用於(yu) 金融領域,但其合規性尚未得到全球認可。此外,其他領域的應用多是基於(yu) 實驗環境下的驗證,所以需要推動在具體(ti) 領域的試點應用,倒逼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同時,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公共服務等領域麵臨(lin) 轉型升級的需要,區塊鏈技術可以作為(wei) 一種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傳(chuan) 統行業(ye) 數字化轉型。
“區塊鏈分布式共識的技術特點可以作為(wei) 社會(hui) 管理和誠信體(ti) 係建設的基礎設施,為(wei) 社會(hui) 管理相關(guan) 方提供數據共享和協同的支持,為(wei) 誠信體(ti) 係變革提供信任基礎,從(cong) 而降低協作成本,提升協作效率,加速價(jia) 值交換。”李鳴說,基於(yu) 區塊鏈技術構建產(chan) 業(ye) 共享和服務平台,創新產(chan) 業(ye) 服務模式,提升經濟交換收益,完善和升級產(chan) 業(ye) 形態,促進產(chan) 業(ye) 鏈重塑。
“技術要符合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不要作為(wei) 極客們(men) 的玩具。”李鳴說,如今“幣圈”涼了,“鏈圈”方興(xing) 未艾。浮華褪卻後,區塊鏈技術才能凸顯真正價(jia) 值。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