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河江:衢州市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發稿時間:2019-09-24 14:44:35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19年9月21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hui) 指導,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中共淄博市委聯合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推動改革再出發——信息化推動製度創新暨‘淄博實踐’現場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淄川區召開。本文為(wei) 衢州市人民政府黨(dang) 組成員,市政府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鄭河江圍繞“信息化推進製度創新”的地方實踐經驗交流內(nei) 容。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黨(dang) 組成員、市政府辦公室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 鄭河江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xing) 今天能代表衢州市來參加信息化推動製度創新暨“淄博實踐”現場會(hui) ,也非常感謝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和中共淄博市委共同搭建的這樣一個(ge) 平台,讓衢州有機會(hui) 與(yu) 其他省、市同仁共同交流改革經驗,互相學習(xi) 、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升。
首先,請允許我簡要介紹一下衢州。衢州市位於(yu) 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源頭、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市域麵積8844平方公裏,人口258萬(wan) 。衢州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一千八百多年的建城史,是聖人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xiang) ,偉(wei) 人毛澤東(dong) 的祖居地,圍棋文化的發源地,“南孔聖地、衢州有禮”是我們(men) 的城市品牌;衢州是一座生態山水美城,是浙江的重要生態屏障、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18年12月獲聯合國“國際花園城市”稱號;衢州是一座開放大氣之城,是中國經濟最活躍三大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是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hui) 、杭州都市圈成員,也是浙江乃至整個(ge) 長三角地區向中國中西部內(nei) 陸地區輻射的橋頭堡。衢州是一座創新活力之城,我們(men) 努力打造中國營商環境最優(you) 城市、中國基層治理最優(you) 城市和“一座最有禮的城市”,“雪亮工程”成為(wei) 全國標杆,與(yu) 阿裏共建的城市數據大腦讓城市更智慧,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主題就是《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近年來,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我們(men) 充分發揮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先行試點的先發優(you) 勢,將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為(wei)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目標。以列入2018年國家發改委全國首批營商環境試評價(jia) 城市為(wei) 契機,對標國內(nei) 、國際先進水平,大膽探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推進業(ye) 務協同、環節整合、流程優(you) 化、網上辦理,推出了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成效顯著。我市企業(ye) 開辦、不動產(chan) 登記、獲得電力等指標評價(jia) 走在全國前列,接近世界銀行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的前沿水平,去年在全國22個(ge) 首批試評價(jia) 城市中排名第四,位列北京、廈門和上海之後;2018年9月,栗戰書(shu) 委員長來衢視察調研,對衢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予以高度評價(jia) ;“衢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多跑一次’示範市”作為(wei) 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之一,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我們(men) 的做法是:
一、構建“一個(ge) 基礎”,打造全市統一的數據支撐平台。
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基礎在於(yu) 政府數字化轉型,而數字政府建設的前提基礎是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資源在線共享,進而實現業(ye) 務流程再造、部門業(ye) 務協同,最終打造現代新型政府。
(一)建設一個(ge) 中心,服務市縣兩(liang) 級。自2017年開始,我市結合同城雲(yun) 計算災備中心建設,全力加快衢州市數據中心建設,全麵推進政務數據的歸集、存儲(chu) 、分析、處理和共享,為(wei) “網上辦”、“掌上辦”提供強大支撐。數據中心向上可上報歸集數據至省數據中心,向下覆蓋市縣兩(liang) 級政府部門,實現市縣兩(liang) 級政務數據的統一歸集和共享數據。目前已經歸集45個(ge) 市級部門47億(yi) 多條數據。
(二)建設兩(liang) 大平台,歸集數據資源。公共數據交換平台著力構建基於(yu) 東(dong) 方通技術架構的主要通道和燕雲(yun) Daas技術架構的輔助通道兩(liang) 大數據通道,實現省市縣三級之間各類數據“縱向+橫向”的數據存儲(chu) 、交換、共享和對接,確保數據實時交換、暢通無阻。公共數據共享平台采用省公共數據共享平台技術路線,實現與(yu) 省級平台的對接,承擔本市範圍內(nei) 的接口申請、注冊(ce) 和使用任務。截至目前,共發布接口1160個(ge) ,各應用係統共提出6200餘(yu) 次接口應用申請,完成調用數據2330多萬(wan) 次。
(三)建設六大專(zhuan) 庫,確保數據規範。我們(men) 圍繞數據資源著重開展“人口綜合庫”、“法人綜合庫”、“信用信息庫”、“電子證照庫”、“材料庫”、“檔案庫”六大專(zhuan) 項主題庫建設。除全省統建外,我們(men) 重點推進“電子證照庫”和“材料庫”建設。作為(wei) 全省“電子證照庫”試點市,2016年我市率先建成啟用了“可信電子證照管理係統”,目前已歸集403類、100餘(yu) 萬(wan) 本電子證照、批文和證明,直接為(wei) 審批服務部門提供電子證照管理、真實性甄別、信息共享等服務,辦事主體(ti) 反複提交紙質證照材料已成為(wei) “過去時”。
二、深化“三個(ge) 應用”,進一步簡政放權、優(you) 化服務。
將“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和信用體(ti) 係建設作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三大應用場景,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監管的“加法”和優(you) 化服務的“乘法”。
(一)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依托國家級信息化試點“政務信息係統整合和公共服務數據共享應用示範工程試點”項目和省數字化轉型試點,著力推動更多事項實現“一網通辦、一證通辦、全市通辦”,全力打造“掌上辦事之城”“無證明辦事之城”。圍繞政府數字化轉型總體(ti) 架構設計,對衢州市線下辦事大廳、網上辦事係統進行數字化改造,簡化辦事流程,減少用戶現場辦理次數,提高辦事效率,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無差別全科受理”,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裏”,促進政務服務智慧便捷。依托“一窗受理”雲(yun) 平台,已完成對接46個(ge) 國省級係統、所有市級係統;除因涉密等不適合網上申報外,依申請事項100%實現網上辦理;市本級民生事項100%實現“一證通辦”。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開展的2018年浙江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排名中,衢州市位列地級市第一。
(二)強化“互聯網+監管”運用。以完善機製、整合平台、共享數據和協同應用為(wei) 主線,加強監管數據歸集、整理和應用。全麵推廣應用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平台和浙政釘掌上執法係統,推行精準監管和智慧監管,將信用信息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製,市場主體(ti) 的監管檢查按信用程度增減頻次和力度,逐步構建“事前管標準、事中管檢查、事後管處罰、信用管終身”的新型監管機製。通過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進一步健全了監管製度和規則,創新了監管模式,規範了行政執法。通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麵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有效規避了隨意監管、人情監管、執法不公、執法不嚴(yan) 等問題,實現了“進一家企業(ye) 查多項事”,減少了企業(ye) 應付政府部門監管檢查的次數,同時科學控製監管覆蓋率,避免了因監管過度而產(chan) 生的擾企現象,有效減輕了企業(ye) 負擔。
(三)全麵推進信用體(ti) 係建設。充分發揮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基石作用,以打造“信用示範之城”為(wei) 目標,把信用體(ti) 係建設作為(wei) 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構建完善具有衢州特色的信用工作體(ti) 係。建成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歸集企業(ye) 、自然人等5類主體(ti) 信用信息數據2000多萬(wan) 條。同時,將行政審批領域作為(wei) 信用信息應用的突破口,進一步拓展在金融服務、社會(hui) 民生等領域的多樣化應用場景。全省率先將聯合獎懲應用係統嵌入行政審批係統,實現了聯合獎懲信息交換共享、實時響應、守信失信應用和直接反饋的閉環管理;推出衢州特色個(ge) 人“信安分”,讓信用良好的市民享受各類優(you) 待服務。今年1-8月,衢州市在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中位列全國地級市第8名。
三、建設“五個(ge) 平台”,服務企業(ye) 、項目全生命周期。
我們(men) 聚焦項目、企業(ye) 的全生命周期,打破部門行政壁壘和數據壁壘,以信息化為(wei) 支撐建設5個(ge) 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務平台,最大程度上滿足項目、企業(ye) 全生命周期服務需求。
(一)建設涉企通辦平台,實現企業(ye) 開辦、注銷便利化。圍繞企業(ye) 全生命周期,開發涉企通辦平台,打通了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交通廳等業(ye) 務係統,應用身份認證、電子簽章、物流快遞、統一支付、消息通知等技術,實現市場監管與(yu) 環保、交通、衛健等多部門業(ye) 務協同。平台可辦理65個(ge) 經營許可審批事項,25個(ge) 事項實現“一照(碼)通辦”。企業(ye) 開辦實現了“110”,即開辦“一件事”“一次辦結”“零成本”,企業(ye) 注銷實現了“111”,即注銷“一件事”“一鍵預約”“一攬子辦理”。
(二)建設投資在線3.0平台,實現項目審批“最多90天”。我市承擔了浙江省投資在線平台3.0試點工作,全麵整合各審批係統,實現了項目審批的立項許可、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ge) 階段全生命周期覆蓋,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投資項目多事項、多層級、多部門帶來的審批碎片化問題。通過取消、合並、調整和轉變管理方式等形式,項目審批涉及事項從(cong) 122項精簡至84項,申報材料由411件減少為(wei) 153件,材料數減少60%以上。
(三)建設水電氣協同辦理平台,實現水電氣報裝便利化。開發水電氣網報裝協同辦理平台,水電氣公司線上發起外線接入審批,申請材料自動推送審批部門開展同步審批,牽頭部門開展組團服務,形成“一網通辦、數據共享、並聯審批、集中反饋”線上服務體(ti) 係。在審批中引入承諾製,各審批部門按照外線接入工程施工要求和監管重點,製定承諾內(nei) 容和監管標準,進一步減少企業(ye) 審批時限和申請材料。水電氣網報裝“一件事”所需時間最短為(wei) 14個(ge) 工作日,最長為(wei) 50個(ge) 工作日,提速80%以上。
(四)建設政策信息服務平台,實現涉企政策全周期服務。針對涉企政策多、不知曉、兌(dui) 現難、多頭跑等問題,以企業(ye) 政策兌(dui) 現“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為(wei) 目標,開發全市統一的政策信息服務平台,所有產(chan) 業(ye) 政策獎勵全部上網,實現政策谘詢查詢智能問答、政策信息主動精確推送、政策兌(dui) 現網上辦理。同步推進移動端開發,企業(ye) 可通過“浙裏辦”申報,部門通過“浙政釘”審批。目前全市已可辦理50多項政策兌(dui) 現。
(五)建設金融服務平台,有效緩解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開發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政府、金融機構、企業(ye) 信息壁壘,實現“政銀企”三方信息互通,推進政府與(yu) 金融機構信用信息共享共用,降低金融機構盡職調查成本,在融資準入、貸款利率、授信額度、增信措施、對接資本市場等方麵給予信用良好的企業(ye) 重點支持。在全省率先推出“互聯網+不動產(chan) 抵押登記”新模式,與(yu) 科技、財政等部門推出科技金融合作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止今年8月,轄內(nei) 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940.17億(yi) 元,同比增長13.13%,小微企業(ye) 貸款戶數7.6萬(wan) 戶,較年初增加5648戶。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刀刃向內(nei) ”的自我革命。今後,衢州將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持續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中國營商環境最優(you) 城市”。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