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華:信息化為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提供原動力
發稿時間:2019-09-24 10:38:27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19年9月21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hui) 指導,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中共淄博市委聯合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推動改革再出發——信息化推動製度創新暨‘淄博實踐’現場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淄川區召開。本文為(wei) 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主席郭福華的演講內(nei) 容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主席 郭福華
尊敬的彭森主任、盧中原主任、江敦濤書(shu) 記,以及各位領導、各位專(zhuan) 家、各位企業(ye) 家、各位來賓,很高興(xing) 來參加今天的會(hui) 議。會(hui) 議主辦方給我一個(ge) 題目就是信息化為(wei) 中國工業(ye) 轉型升級提供原動力。我談幾個(ge) 觀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ge) 觀點:中國70周年最有競爭(zheng) 力,發展成就最大的是工業(ye) 和信息化。
一方麵,目前我國製造業(ye) 擁有世界門類最齊全最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成為(wei) 世界製造業(ye) 第一大國。從(cong) 2010年製造業(ye) 增加值躍居全球首位以來,到2018年年底我國工業(ye) 增加值規模首次超過30萬(wan) 億(yi) ,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的創新能力也日益強化。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勢頭良好,多個(ge) 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當前隨著新一輪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加速興(xing) 起,我國製造業(ye) 正在處於(yu) 由大變強的關(guan) 鍵階段,正在向加快製造業(ye) 強國邁進。
另一方麵,中國工業(ye) 高速發展成就了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目前我國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超過全球的1/4,在全世界500多種大宗產(chan) 品中我國有220多種大宗產(chan) 品產(chan) 量躍居世界第一,除了鋼鐵、建材、化工等工業(ye) 產(chan) 品規模居世界第一以外,我國的彩色電視機和空調產(chan) 量均超過兩(liang) 億(yi) 台,冰箱接近八千萬(wan) 台,洗衣機七千多萬(wan) 台,超過全球產(chan) 量50%以上,汽車產(chan) 量接近三千萬(wan) 輛,占全球30%,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127萬(wan) 輛,占全球的50%以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製造業(ye) 已經形成了體(ti) 係化的產(chan) 業(ye) 鏈和全球化的供應鏈,建成了一批規模化的產(chan) 業(ye) 基地和產(chan) 業(ye) 集群,在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全球貿易中我國的出口絕大部分都是工業(ye) 產(chan) 品。
此外,中國製造業(ye) 很多領域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雖然我國製造業(ye) 整體(ti) 上還是處於(yu) 大而不強的階段,但是在一些重要領域也實現了重大突破,而且都是世界先進水平或者是領先水平。比如我國的高鐵、航天、工程機械、船舶製造、挖沙設備、發電設備、特高壓輸變電、北鬥導航、新能源汽車等已處於(yu) 世界先進水平,我國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是世界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全,用戶數最多的。
第二個(ge) 觀點:智能化與(yu) 5G通信商用將為(wei) 我國工業(ye) 轉型升級全麵賦能。
一是數字經濟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數字經濟不但是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也是我國拉動內(nei) 需擴大就業(ye) 的重要領域。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超過34.8%,位居全球第二。現在美國的數字經濟還是排在第一位,但是我國跟它差不多快並肩了。另外數字經濟帶動就業(ye) 成為(wei) 主力軍(jun) 。有關(guan)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ye) 人數達到1.71億(yi) 人,占當年總就業(ye) 人數的22.1%,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麵臨(lin) 較大經濟下行壓力,數字經濟發揮了就業(ye) 穩定器和倍增器的作用。
另外,5G運用將快速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5G與(yu) 人工智能的結合將為(wei) 世界帶來巨大增加值。據普華永道的測算,到2030年5G和人工智能可能為(wei) 全球帶來15.7萬(wan) 億(yi) 美元的增加值,其中中國大約占7萬(wan) 億(yi) 美元,占了將近一半,占中國GDP比例達到26%左右,其中幾大運用領域,醫療、汽車、金融、零售、娛樂(le) 、製造、人員、運輸等領域,所以人工智能和5G的商用將會(hui) 推動我國數字經濟更大更快的發展。
二是從(cong) 長遠來看中國將全麵實現智能化。智能化提出是基於(yu) 近幾年來我國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的機遇和市場空間是我們(men) 無法想象的,尤其是中國的互聯網科技和人工智能將會(hui) 創造無可估量的市場應用。在智能化的推動下,今後5到10年將出現巨大的跨界融合機遇,智能化革命是關(guan) 鍵主題,全球新興(xing) 科技會(hui) 有巨大的跨界融合,智能產(chan) 品和智能化服務的增量可能呈爆發式的增長。
三是智慧城市創新發展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要的途徑。我國智慧城市發展從(cong) 城市管理社會(hui) 服務向生產(chan) 製造、交通運輸、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研發創新等多領域不斷深入發展。去年7月份莫斯科召開了國際智慧城市論壇大會(hui) ,從(cong) 參會(hui) 國的嘉賓演講和發言來看,世界各國正在興(xing) 起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潮,許多國家都已認識到運用IT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把現有城市改造發展成數字城市是大趨勢和主要方向。當今世界都是以地區為(wei) 中心,同時處於(yu) 人口爆炸階段,正如聯合國指出那樣,如果不盡快采取對策,城市麵臨(lin) 功能癱瘓、交通堵塞、失業(ye) 犯罪及環境疾病等風險,所以智慧城市建設不僅(jin) 在中國也在世界快速推進。總之,有一種說法是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hui) 。5G商用環境下,無論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革命、還是智慧城市都會(hui) 有重大的創新和突破。
第三個(ge) 觀點:用信息化和智能化來賦能淄博工業(ye) 實踐。
淄博是山東(dong) 的重要城市之一,特別是基礎工業(ye) 占有重要地位,運用信息化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製度創新,逐步推動製造業(ye) 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是全麵提升淄博工業(ye) 實力的一個(ge) 重要途徑。
第一,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思想來提升淄博製造業(ye) 的能力和水平。我國製造業(ye) 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其發展模式、組織結構、組織方式、運行機製和生產(chan) 環境等顛覆了傳(chuan) 統的工業(ye) 概念。必須尋求新思維、新思路、新途徑闖出新的發展路子。要以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發展理念,結合淄博實際情況探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製造業(ye) 與(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有機融合,產(chan) 品製造與(yu) 現代物流有機融合,推動淄博製造業(ye) 向更高層次發展。
第二,抓住智能化機遇實現互聯網+和智能+。在今年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liang) 會(hui) 上,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壯大數字經濟,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台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同時還提出要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圍繞推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ye) 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賦能。淄博應該在現有的工業(ye) 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和智能+,瞄準智能製造,先進製造業(ye) ,融合新一代智能技術、網絡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全麵提升淄博工業(ye) 實力和能力。
第三,抓住國家新一代輪改革開放契機,實現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合作。國家深化改革措施逐步到位,特別是支持實體(ti) 經濟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大,包括堅持市場機製與(yu) 政府作用相結合,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的作用。大力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堅持產(chan) 學研緊密結合,構造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的生態體(ti) 係。中央提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包括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推動飛機、船舶、汽車、電信等領域的開放政策,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領域範圍。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深化放管服改革。這些改革和開放政策對淄博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種資源,兩(liang) 個(ge) 市場提升科技創新實力,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提升淄博工業(ye) 實力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
第四,利用好工信部相關(guan) 平台和政策支持。近幾年來工信部為(wei) 了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些鼓勵和扶持的政策措施。比如對先進製造業(ye) 、智能製造、工業(ye) 轉型升級、平台經濟、兩(liang) 化融合、創業(ye) 創新、工業(ye) 互聯網、信息消費、中小企業(ye) 服務平台等都有一些鼓勵政策和支持措施。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是分兩(liang) 部分:一些是有專(zhuan) 項資金的,有些是試點示範,雖然這些申報條件和要求比較高,但是每個(ge) 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ou) 勢和項目,隻要符合條件,突出自己的優(you) 勢,也是有可能爭(zheng) 取到。
謝謝大家!
友情鏈接: